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貂蝉有哪些未解之谜,貂蝉究竟何许人也

貂蝉有哪些未解之谜,貂蝉究竟何许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2/5 8:15:07

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也都知道貂蝉是谁。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应该是被提及最多的一位,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很多虚构出来的内容,那历史上真正的貂蝉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实际上貂蝉有很多未解之谜,包括她的身世、容貌、死因等,甚至貂蝉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有争议。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出了关于貂蝉的各种说法,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美女貂蝉的生卒年却不详,后来她顺理成章成为"三国第一好汉"吕布的妻室后,两人相敬如宾,有一段短暂的幸福日子。殊不知,吕布于建安三年陨命白门楼,貂蝉则去向不明,隐匿于无形,再也不见其踪迹。

这是何故?也许是作者罗贯中认为美女貂蝉已完成他心目中的历史使命,就此打住,有意制造小说的悬念吧。

1、出身之谜

貂蝉到底何年出身,没有人知道。流行之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据《三国志平话》中记载,貂蝉被司徒王允收留为婢女后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可见貂婵出身临洮(今隶属甘肃定西,古称狄道),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自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由此,临洮县于2002年打造貂蝉湖公园,有其2、8米高的雕像。

元杂剧《连环计》中将貂蝉写成是忻州(今隶属山西)人,剧中如此记述:貂蝉告诉义父王允,您孩子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

由此,貂蝉原名任红昌的说法便流传至今。剧中还特意点了她之所以称"貂蝉",是由于她在宫中负责专管貂蝉冠之故。

还有说貂蝉是米脂(今隶属陕西)人,因当地石沟镇至今还留有遗迹"貂蝉洞"。

在《三国演义》中,则说貂蝉原本不认识吕布,只因避十常侍之乱,司徒王允见貂蝉貌美聪慧,便收留她,后来还认为义女抚养。

凡此种种说法,莫衷于是,这便是貂蝉"生于露"的千古未解之谜。

2、美貌之谜

但不管貂蝉怎样的出身,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她很美: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有闭月羞花之貌。

《三国演义》特别描写了貂蝉之美:

貂蝉在义父王允府邸的后花园拜月时,只见轻风吹来,浮云便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王允为宣扬貂蝉之美,逢人便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貂蝉由此得名"闭月",于是有了演义中的吕布戏貂蝉、王允巧施连环美人计等精彩的华章。

还有诗可证:

天香美誉数貂蝉,闭月佳人貌若仙。

千古凤仪成绝剧,连环妙计巧周旋。

后来《三国演义》拍成电视剧后,《貂蝉已随清风去》谱成歌谣,作为插曲褒扬传世。

3、连环美人计与吕布戏貂蝉

连环美人计与吕布戏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戏份很重,在浪漫多情中点燃血色的缕缕硝烟:

一天夜晚,貂蝉见义父王允为风雨飘摇的东汉因遇残忍暴戾的董卓专权而滥杀无辜,十分忧心。便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要报答义父养育之恩,甘愿用自己的美色迷惑祸乱朝纲的董卓,相机怎样除掉他。

司徒王允大为感动之下,便定下连环美人计,通过貂蝉献身,离间太师董卓与其义子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二人之间的关系后,再由吕布怒杀董卓。

王允先暗地里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为妾。貂蝉嫁入董府后,便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不时向吕布暖昧送情。

一天,吕布乘董卓上朝时,便回董府与貂蝉在风仪亭约会。貂蝉借机向吕布哭诉被糟老头董卓霸占之苦,激起吕布的愤怒。貂蝉有意将约会的时间拖得很久,正好被上朝回来的董卓撞见,董卓大怒,一下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离,从此与义父董卓关系疏离。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故事:"连环美人计"与"吕布戏貂蝉"。

为此,《三国演义》以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风仪亭"专章的篇幅钩沉描写,很是精彩,后来还形成皮影戏《风仪亭》,现北京颐和园还存留有"风仪亭吕布戏貂蝉"的璧画。

"连环美人计"得以成功实施,在王允不断离间董卓与吕布关系下,吕布"冲冠一怒为红颜",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戮杀后,貂蝉便成为吕布的妻室。

4、吕布命丧白门楼,貂蝉下落不明

貂蝉追随吕布后,二人"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十分恩爱,有了短暂的辛福日子。

不过,尽管吕布武功盖世,但他"三姓家奴",仅是匹夫之勇,属《三国演义》刻意丑化的人物。于是在19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章节里,吕布被曹操大军包围于下邳后,仍只管与貂蝉作乐,置战事于不顾,最终被曹操擒杀。

关于貂蝉,此章回仅交待她陪着吕布上了白门楼。吕布被捉身死后,貂蝉的去向就不了了之。于是,又留下她"死于影"的千古未解之谜。

5、死因之谜

据元杂剧《白门楼吕布被擒》的记述,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也不好,还背上害死吕布的骂名后,亦被处死。

相传貂蝉是被关羽斩杀的,这在《关公月下斩貂蝉》、《关大王月夜新貂蝉》中似乎可以印证。

一说是曹操擒杀吕布后,貂蝉也被活捉,曹操将貂蝉送给了关羽,但关羽不满意,视之为"红颜祸水",便将其斩首。

一说是貂蝉被张飞俘获,知二哥关羽喜欢貂蝉,便把貂蝉押送到关羽处,关羽正夜读《春秋》,对貂蝉还是很敬重。谁知,偏偏青龙偃刀刚好倒下,以为是貂蝉的影子而误杀。

一代绝色美女,就这样,在"生不详,死也离奇"中落幕。于是,民间就有了貂婵"生于露、死于影"的说法。

不过,在《三国志.关羽》中,则有另外一种说法:关羽并没有斩杀貂蝉,而是将她送回了木耳村(今天的木芝村),貂蝉至此未再嫁,在那里虔诚向佛,素食终老。据说此地还留存有貂蝉墓及纪念殿堂,后殿还塑着关公像。

也有说貂蝉见吕布殒命后,心灰意冷,不愿再成为牺牲品,便独自去往一个清宁的尼姑庵出家,从此青灯古佛,诵经终老。这是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记》中的说法,这部剧的原始资料即出自她的回忆录。

还有一说是,"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三国第一好汉"吕布遇害后,临死前曾悄悄安排一个叫路斌的心腹,将貂蝉护送回老家,后来两人隐姓埋名,以夫妻相称生活,幸福终老。

无论何种传说,"生是谜,死也是谜"的美女貂蝉,虚构也好,历史性凸现也罢,已如云烟而去。

不过,貂蝉的美及她的感恩、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业已成为精气神的化身,灵动而又鲜活,生生不息地感召着人们"与时俱进"地前行,让人感怀,是为记。

作者:李大奎,七O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永乐时期的明朝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成祖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即位,在位22年,年号为永乐。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

  • 宫中叛乱宋仁宗差点被杀身亡,为何不追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莫名其妙的宫廷叛乱,当时因为宋仁宗的曹皇后指挥有度,叛乱最终被平定下来,也幸亏如此,否则宋仁宗很可能就被杀掉了,然而事后宋仁宗坚持认为这就是曹皇后一手导演的,不仅怪罪皇后,还把什么都没做的张美人升为贵妃,听起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宋仁宗差一点就死了,却对这场叛乱幕后的

  •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娥大家也知道的吧,她垂帘听政了11年,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选择当皇帝的,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娥为什么不称帝,是不敢呢?还是不另外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其实这个事情还是值得一说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吧!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朝第一位临朝称

  • 金吕布银马超什么意思,马超实力仅次于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研究三国武将的朋友,应该听说过“金吕布,银马超”、“一吕二马三典韦”等说法,这些类似的排名基本都是把吕布放在第一位,马超位居次席。看的出来民间喜欢把吕布和马超放在一起比较,也算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但马超真的就弱于吕布吗?那今天就打算跟大家一起分析下

  • 诸葛亮每天能吃一斤米,为何司马懿说诸葛亮阳寿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对头,最终很多人都还是非常可惜,司马懿熬死了那么多人,最终成功篡权,但诸葛亮“鞠躬尽瘁”,结果自己却被繁重的事务累死了。而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使者之间有一段对话,一直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一天能吃多少饭,而使者回答说能

  • 宋仁宗的孩子为什么都早亡?是有人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一直在热播的《清平乐》这部剧也是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了,剧中故事的主角宋仁宗,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然而这样一个以“仁”出名的皇帝,他自己的孩子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有十几个女儿和几个儿子,但是让人很可惜的是,这些孩子中,大部分都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几个女儿,尤其

  • 为何关羽四次中箭都没事,徐晃张辽一箭就挂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大将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总是在战场上,刀剑无眼难免挂彩,就算是因此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同样是中箭,却也有很多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关羽,他中箭的次数可以说是非常多了,先后一共有四次都被箭射中了。不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关羽中箭居然中了四次都没什么事,对比之下,徐晃和张辽两人,只中箭一次

  • 安乐公和山阳公谁大,刘禅待遇远不如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220年,曹丕迫使刘协禅位,刘协为了保命只能妥协。后来刘协就从皇帝被贬为山阳公,据说曹丕还跟刘协说:“这天下的好东西,我都可以跟你一起分享。”曹丕这番话不知是不是在试探刘协,不过以刘协的性格来说可能他早就不想坐在这皇位之上了。不少朋友都好奇,刘协的这个山阳公到底是个什么地位的

  • 王敦、桓温为何先后放弃称帝?东晋皇位为什么不好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有非常大的诱惑力的,因此皇帝们对于权臣也是非常忌惮的,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臣子,因为他们会让皇帝感到威胁,因此不管是手段强硬的皇帝,还是比较柔和的皇帝,都会想尽办法把臣子的权力收走。而在东晋时期,有这样两位权臣,一个是王敦,另一个就

  • 曹皇后和宋英宗关系,赵宗实差点遭到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因为无子,迟迟无法下定决心拟定太子人选。后来在百官的劝说下,宋仁宗决定过继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养子,赵宗实就这样成了皇位继承人。不过赵宗实的继位之路也不平坦,问题就出在他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上。虽然赵宗实不是曹皇后亲生,但他从小是被曹皇后带大,但曹皇后却一度萌生废黜宋英宗的想法,这究竟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