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武力在三国属于什么水平,公孙瓒有没有称霸的可能

公孙瓒武力在三国属于什么水平,公孙瓒有没有称霸的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69 更新时间:2024/1/17 13:49:29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可以说是刘备的一大恩人,他曾在讨伐董卓,还有汜水关之战时帮助刘备渡过难关。但公孙瓒的经历就没刘备那么好了,公孙瓒生于贵族,全盛期是北方最强的割据诸侯之一。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便开始一蹶不振,而且失去部下的信任,最后兵败自焚。可能不少读者会对公孙瓒抱有一种好感,那这次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下公孙瓒的武力在三国中属于什么水平,大家也可以一起来讨论看看。

在汉末三分时代,乱世纷纭,征战不休,危机四伏,谁也不能保证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所以作为诸侯级别的枭雄,舞刀弄枪就不仅仅是麾下众将们的事,许多时候,作为主公,也必须会两下子,到了关键时刻也能够招架两下。

公孙瓒武力如何

诸侯级别的人物,还确实有不少能打的,比如说吕布,不仅是独霸一方的主公,还是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武艺绝伦,单挑两个“超级猛将”都不在话下,可谓天下无敌;再如江东孙策,号称“小霸王”,少年英勇,武艺高强,战斗力极强,横行江东所向披靡,战斗效率极高;即使是刘备,在桃园三兄弟中武艺最弱,但也是戎马一生,屡经战阵,和吕布、夏侯惇、张任等都曾阵前交手,马上厮杀,颇具勇力。

那么,作为雄据北平的公孙瓒,他的武艺又如何呢?咱们就通过他的武力展现来分析一下。公孙瓒总共经历过两场厮杀,但对手都非常强大:一个是天下第一勇士吕布,一个是“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

1.虎牢关之战

十八路诸侯讨董,兵进虎牢关,吕布奉董卓之命率领大军前来与十八路诸侯较量。吕布先是“无五合”刺死王匡麾下的“河内名将”方悦,再“手起一戟”干掉了上党太守张杨帐下的部将穆顺,北海孔融手下大将武安国抡锤迎战,“战到十余合”,被吕布一戟斩断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在十八路诸侯各个惊惧之际,为了鼓舞士气,公孙瓒亲自上阵,“挥槊亲战吕布”,但是实力差距确实太大,“战不数合”败下阵来,吕布追击,张飞斜刺里杀出来,截住吕布,救下公孙瓒。

2.磐河之战

公孙瓒为替自己的兄弟报仇,率兵讨伐袁绍,双方在磐河摆开战阵,隔桥对峙。“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率先挺枪出战,“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挺槊相迎,在桥边与文丑杀到一处,“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

公孙瓒的兵器是“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骑兵在马上冲锋时所使用的武器,用来对付敌方的重甲骑士,破甲效果比较好,长度比较长,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臂力。这说明公孙瓒是很有些力气的。

能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交锋数合,还能在文丑马前走过“十余合”,看来公孙瓒的战斗力并不算差。方悦号称是“河内名将”,在吕布马前也不过是“无五合”就丢了性命,公孙瓒支撑了数合,还能脱身逃命,武艺不会低于方悦;文丑能够与初出山的赵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完全可以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进入前十名的行列,属于“超级猛将”的范畴。以赵云为参照,赵云曾经在新野之战对敌曹将李典,“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拔马败走。这也说明公孙瓒的武力值接近于李典。

公孙瓒实力分析

类似的战例还有徐州之战时,张飞“斗无十合”大喝一声刺死纪灵。虽然文丑武力值当低于张飞,但公孙瓒能够“战不到十余合”保住一条性命逃脱,武力值也应接近于纪灵,更胜于“战不十合”被张飞生擒的严颜

通过以上战例可以判断:公孙瓒的战斗力略低于李典、纪灵,而高于严颜、方悦,他的武力值应与刘备、于禁等人相当。

作为雄镇北平,力拒匈奴不敢冒犯的一方诸侯,公孙瓒这个人对朋友关心,乐于扶持,多次为刘备撑腰,他没有什么架子,对底层士卒也从来不以身位低微而蔑视,他很欣赏关羽和张飞,为他们担任马弓手和步弓手而鸣不平,“如此可谓埋没英雄”。公孙瓒性情刚硬,宁折不弯,不愿意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委屈别人,宁可自杀也决不肯认怂投降,导致他举火自焚,一败而殁。

总的来说,公孙瓒是个勇士,是个好人,是个坚强刚直的“大哥”,但他忠厚率真,过分刚硬。只能做割据一方的诸侯,没有雄霸天下的才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能逆袭李建成,原因在于他身边的人更敢放手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各个评选杰出皇帝的排行榜中,唐太宗李世民基本都能排进前十,因为他在位期间对大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功开创贞观之治。不过李世民继位的方式并非走的正常流程,而是通过大义灭亲,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杀死,然后迫使李渊将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李世民此举是剑走偏锋,不是生就是死,但他最后的确是胜出的那一方。当

  • 曹操杀吕布为何要先勒死后再砍下头颅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198年,曹操与刘备联手一起攻打驻守在下邳的吕布,并且还将吕布生擒活拿了。在刘备的挑拨下,曹操不顾吕布的爱囚,毅然决然要杀掉吕布。然而奇怪的就是杀吕布的这个过程,是先勒死,后砍头枭首。而在杀陈宫时,却是直接砍头了事。为何曹操要做这么麻烦的事?直接砍头不是更好吗?曹操之所以要这么做,还得从&ldquo

  • 宋朝女性社会地位高吗?为何刘娥曹皇后都是二婚还能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事情了,似乎只要一说到古代女子,那就一定是一个以“三从四德”作为人生的主要纲领的人物形象,而不管做什么事情,也永远都比男性矮一头。然而最近一部《清平乐》,剧中不管是太后刘娥,还是皇后曹皇后,她们其实在历史上都是二婚

  • 徐晃为何是三国武将的标杆,徐晃参战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徐晃是三国时期名将之一,他曾击败关羽,解救樊城之围,深受曹操重用。据说徐晃为人节俭,一直对自己保持高要求,而且就算是立下战功,也很少替自己邀功。所以徐晃名声一直很好,后人对他的品行也十分崇敬。虽然徐晃不是三国中最强的武将,但我们能从他身上分辨出当时各个武将的实力基本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想必大家都很好奇

  • 司马炎为何害死亲弟?西晋短命是否与此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西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名为大一统,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的一个时代。西晋前面是三国,后面的是东晋,而这两个时代都是动乱年代,西晋虽然统一,但是时间很短,而且也并不是像汉唐宋这些朝代那样,是一个发展起来的朝代。西晋也是短命而亡,之后再一次进入割据战乱时代,东晋,或者也可以说南北朝。而造成西晋短命

  • 李治为何会被武则天压制,李治性格真的软弱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一般他给人的印象是性格软弱,可能因为有武则天的存在,所以就有了对比。不过李治真是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帝吗?如果你真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是极大的误解他了。其实李治态度也有强硬的一面,他在位期间接连灭掉高句丽和西突厥等,使得唐朝领土达到鼎盛。至于李治在对待武则天方面,的确是比较柔软,但这

  • 宋朝皇帝怎么称呼,官家、皇上、陛下哪个才是正确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一般听的最多的,称呼皇帝的词都是叫皇上或者陛下,皇帝则自称朕、寡人等。但在《清平乐》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新的称呼“官家”。所以很多观众发出了疑问,宋朝的皇帝到底应该如何称呼呢?其实古时候各个朝代对于皇帝的叫法都不完全相同,宋朝时期皇帝的确是用“官家&rdquo

  • 先轸为什么选择自杀,先轸真正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他曾分别率军战胜秦、楚两国,帮助晋国坐上霸主的位置。先轸先后辅佐晋文公和晋襄公,期间深受重用,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即拥有元帅头衔又拥有元帅战绩的统领。但先轸最后下场却让人唏嘘不已,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竟然脱下盔甲冲入战场作战,最后以死明志,能做到如此令人敬佩。而先轸会有这番举动

  • 刘禅究竟是不是大智若愚,刘禅恐被误会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的影视形象基本都不怎么好,往往给人一种能力低下的感觉,导致很多观众对刘禅的印象就是突出“无能”二字。刘禅根本没有继承父辈的遗愿,等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也正式开始死亡倒计时。但有个冷知识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如果刘禅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怎么可能稳

  • 宋朝历史中宋江真实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江,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了,因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影响力而名声大噪的宋江起义。最初也就只有36个人参与,因宋江起义规模太小,所以并未闹出多大响动。历史文献记载: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山东郓城人宋江率先在河北扯旗起事。史料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