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非要坚持分封藩王?

朱元璋为何非要坚持分封藩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3/29 14:37:34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不简单的,真正的屌丝逆袭,这样上位的皇帝也一定是有自己的一些诀窍的,其实分封藩这件事情在古代已经证明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当时力排众议还是坚持选择了分封藩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背后的故事吧!

朱元璋之所以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这自然是出于当时巩固大明江山的考虑,主要因为以下原因:

【1】国都设置所决定的。在朱元璋取得革命节节胜利的时候,在哪定都就成了重要的问题,一般只有两种方案,一个是靠近北方,这样虽然远离经济富庶之地,但是能够巩固边防,另一种就是靠近南方富庶之地,但是不利于巩固北方边境,在这两种方案中,朱元璋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案,选择在定都南京,最主要的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正所谓“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另外就是吴王时代奠定的宫阙基础,如选择他地为国都,还需要重新建设,第三就是朱元璋左右的武重臣大多数都出自江淮地区,所谓故土难离。所以,最终定都南京。

随之问题就来了,既然定都南京,那就远离北方边境,而北方边境还有北元等诸多势力存在,如果北部边境不能得到巩固的话,大明王朝还是十分危险。于是,朱元璋采取了分封制,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北部驻守,自己儿子为自己守天下那绝对会尽职尽责,确保天下太平。

【2】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朱元璋对于历史是很了解的,秦、汉、唐、的灭亡,就在于在国家危难之时,没有强大的亲藩支持屏卫。但是周代分封子弟,又造成枝强干弱,中央威令地方不执行,导致周代一盘散沙最后崩盘。而这两种制度的折中方案就是西汉前期的郡国制,一面立郡县,设官分治,大权还在朝廷,另一方面又建藩国,分封子弟,付以精兵,使他们拱卫国都,确保国家的稳定长久。

所以,朱元璋将自己二十几个儿子陆续进行了分封,都将他们分封到大明朝的各地当王,这些王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他们的冕服车旗仅下皇帝一等,公侯大臣见亲王都要俯首拜谒,地位极其高贵,但他们没有土地,也不能统治人民,不能干预民政。王府之外便归朝廷所任命的各级官吏治理。

但他们却有统兵和指挥军事的权力,每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有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的达一万九千人。《皇明祖训》规定,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从王调遣。也就是在国家发生危险的时候,这些守镇兵和护卫兵都要统一听从亲王的调遣,但是对亲王还有一个约束以防其叛变,那就是必须要有皇帝的御宝文书,再加上亲王的命令才可以调动。

【3】朱元璋在国都北方构建起两道坚固防线巩固国家。第一线的诸王都是最靠近北方的边境,防止北元入侵,凭天然险要建立军事要塞,所以这些王也叫塞王。这些塞王沿长城立国,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外防守,针对的是外敌的入侵。另外第二道防线是第一线以里的太原、西安等地,如开封的周王、武昌的楚王、青州的齐王、长沙的潭王、兖州的鲁王等等,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对内的,主要是防止朝廷内部一旦有人叛乱或起义,他们会立即回应进而反扑,保障朝廷的安全。

所以,主要因为以上的三点原因,朱元璋采取了这种分封的方式,定国都于东南富庶之地,封子弟于北边据点这样在经济和军事上双重保险,让天下更加的太平和稳固。他的最初愿望是美好的,但也为子孙后世埋下了大大的隐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姜,堪称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太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姜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后来的齐襄公,两人之间存在乱伦的关系。这一点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而历史上的很多美女,都会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文姜也有类似的情况,历史上的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呢?齐僖公有两个被诗经百般

  •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洛阳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次,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刘曜和石勒,话说刘曜当时在洛阳之战就被石勒打败了,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聪死后,汉赵分裂成了三部分,分别是关中的刘曜,河北的石勒,平阳老巢的刘粲。刘粲

  •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太子建?司马奋扬舍命救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楚平王曾做过一件荒唐事,他霸占了自己儿子太子建的妻子,此后还准备派人刺杀太子建。当时楚平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司马奋扬,司马奋扬是太子建的侍从,所以最有机会接近他。但奋扬知道这件事与太子无关,最后还是不忍心下手,便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楚平王复命。但楚平王并没有处置奋扬,而是让他继续当官,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

  • 李渊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渊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毕竟建立起了唐朝,今天我们不说李元吉,我们来说说他的一些儿子,大家或许发现了,李渊的儿子里面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直在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他儿子为什么不斗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三兄弟为什么争斗,公

  • 越国为何不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其实越国只差一步之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越国一度成就霸业,强盛一时。可惜的是,越国此后发生了连续弑君事件,导致国力逐渐走衰,也就没能继续延续霸主的地位。楚越战争爆发,越国惨败楚国,也预示着越国将从中原争霸的梯队中彻底失去希望。所以越国就没能跻身战国七雄,如果历史上是战国八雄可能越国还有机会一试。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越国究竟是如何自毁

  • 洪武四大案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制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这样,一开国就有“洪武四大案”,死亡不计其数,因为这四大案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处斩的人多达十几万,但是再看看案件本身,多多少少都有些漏洞,或者说是统治者,也就是朱元璋自己太“神经”,杀掉了这些他认为可能会给明朝带损失的人,但是

  • 孙传庭和袁崇焕的死对明朝造成哪些影响?或加速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孙传庭和袁崇焕都是明朝末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孙传庭曾因不满魏忠贤权倾朝野,从而辞官回乡,后来还是崇祯皇帝即位后,孙传庭才被重新启用。后来孙传庭率军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但最后战死沙场。袁崇焕和孙传庭的经历有些相似,他也因不满魏忠贤从而主动辞官,后来成为抵抗清军的主要将领,并且击退过皇太极。但崇祯

  •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宣告灭亡,蜀国虽然灭了,但是对于庞会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他将关羽全家灭门。灭门这种事情,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究竟庞会和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私人仇恨呢?公元21

  •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

  • 奉天之难唐德宗做了什么?奉天之难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