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86 更新时间:2024/1/11 7:13:13

李道宗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对于他来说,李世民的堂弟这个身份,可能还没有文成公主的父亲这个身份来的更有名吧。毕竟皇室中,李世民或许不止有李道宗一个堂弟,但是文成公主却只有一个父亲。历史上李道宗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但是为什么最终却没有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功臣当中呢?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道宗的?

历史上有很多人,明明没干什么坏事,却让小说家言给黑得体无完肤。比如著名的王朗,这老头儿在正史上形象不错,而且是富贵善终。偏偏罗贯中看他不顺眼,编造了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桥段,这下子,王朗的的坏形象,算是深入人心。唐朝的江夏王李道宗,情况也和王朗类似,正史对他的评价是“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李道宗本来是一个挺贤明的王爷,却被隋唐演义类小说写成大坏蛋。由于隋唐演义类小说的流行,李道宗的民间形象,也和王朗一样,被黑化了。正史上的李道宗,跟演义里完全不一样,笔者今天得空,就给大家讲一讲正史上的李道宗。

李渊登基称帝的时候,大唐朝地盘只有山西和关中两个地区。这个时候的李渊,说好听点是个皇帝,说实在点就是个地方割据势力。偏偏这个时候,李渊的大唐遭到了定杨可汗刘武周的攻击。从刘武周的可汗称号就可以知道,他得到了突厥的支持。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打下了李渊的龙兴之地太原。李渊派出了裴寂迎战刘武周,又被打得大败而归。李渊没办法,只好让李世民带着能打的家族子弟去对抗刘武周。当时的李道宗只有17岁,他跟随堂哥李世民一道,击败了刘武周。(此事典出《新唐书》语:“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贼逼河东,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也是文成公主的爸爸。他小小年纪就跟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剪灭群雄,统一天下立下了大功。李道宗的爷爷,跟李世民的爷爷是亲兄弟。李道宗的血统,与李世民有点疏远了。因为血统的问题,李道宗一开始的爵位只是郡公,他在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被李渊封为任城王。李道宗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一直追随李世民,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嫡系人马。他的内战功勋,被光芒万丈的堂哥李世民掩盖了。李道宗真正厉害的地方,是他在开疆拓土,与北方游牧政权的战争所立的功勋。

李道宗所立的第一个功勋,就是驱逐突厥,收复五原。五原地处河套平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三国时期的名将吕布,就是五原人。此事典出《三国志》语:“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隋朝末年的时候,中原军阀混战,突厥乘机占据了五原。李道宗奉旨出征,把突厥的部队赶出了五原,为大唐朝开拓了一千多里的疆土。(此事典出《新唐书》语:“突厥郁射设入居五原,道宗逐出之,震耀威武,斥地赢千里。”)

李道宗的第二个功勋,就是活捉突厥颉利可汗。大唐讨伐突厥的时候,李靖是前敌总指挥,李绩是副总指挥,李道宗是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的主要职责是辅助李靖,战争的结果是李靖和李绩打得颉利可汗狼狈而逃。颉利可汗逃进了李道宗所部的战区,结果被李道宗的部将活捉了。这一战的胜利,主要功劳是李靖和李绩的,但是运气最好的是李道宗,他撞了大运,活捉了颉利可汗。(此事典出《新唐书》语:“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助李靖破虏,亲执颉利可汗。”)

李道宗的第三个功勋,就是协助李靖,大破吐谷浑。这个功劳和前面的几个功劳比,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就不细说了。李道宗有这么大的功劳,按道理,他应该可以入选凌烟阁功臣的行列,而且排名应该还很高。现在问题来了,本来绝对有资格入选凌烟阁功臣的李道宗,为什么没被堂哥李世民选进凌烟阁功臣的行列呢?

电视剧《贞观之治》里有一个镜头,李渊语重心长的教他的太子李建成说:“为君之道,不要和臣子们争功,臣子们的功劳再大,归根结底,也都是君主的功劳”。

《贞观之治》的历史顾问是隋唐史大家孟宪实教授,这部连续剧是被认为最接近史实的影视作品。正史上的李唐皇室,也一直奉行不跟臣子争功的策略。大家去看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就会发现,李唐皇室入选凌烟阁功臣的人,只有李孝恭一人。跟李孝恭一起并列唐初宗室二贤的李道宗,没进入凌烟阁功臣的行列。

依笔者愚见:李世民认为大唐皇室没必要和臣子们争功,皇室只要派一个代表人物进入凌烟阁功臣行列就行了。李孝恭作为皇室代表人物进入凌烟阁功臣行列之后,李道宗没有进入凌烟阁功臣行列的必要性。李道宗是王,他没必要二十二个国公外加一个县公论功劳争排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勋为何想要复辟帝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王国之后,在民国政府的倡议下,很多人都将蓄了多年的长辫子给剪掉了,以表示与清朝彻底决裂。不过还有一个人却表现出了对清朝皇室的忠诚,公然与北洋政府唱反调,不仅没把辫子给剪掉,而且还禁止他所统辖的军队也不得把辫子给剪掉。搞得当年身为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也只能是干瞪眼。这个人就是张勋。那么张勋为什么不肯

  • 朱元璋为何非要坚持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不简单的,真正的屌丝逆袭,这样上位的皇帝也一定是有自己的一些诀窍的,其实分封藩王这件事情在古代已经证明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当时力排众议还是坚持选择了分封藩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背后的故事吧!朱元璋之所以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

  • 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姜,堪称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太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姜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后来的齐襄公,两人之间存在乱伦的关系。这一点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而历史上的很多美女,都会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文姜也有类似的情况,历史上的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呢?齐僖公有两个被诗经百般

  •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洛阳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次,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刘曜和石勒,话说刘曜当时在洛阳之战就被石勒打败了,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聪死后,汉赵分裂成了三部分,分别是关中的刘曜,河北的石勒,平阳老巢的刘粲。刘粲

  •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太子建?司马奋扬舍命救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楚平王曾做过一件荒唐事,他霸占了自己儿子太子建的妻子,此后还准备派人刺杀太子建。当时楚平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司马奋扬,司马奋扬是太子建的侍从,所以最有机会接近他。但奋扬知道这件事与太子无关,最后还是不忍心下手,便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楚平王复命。但楚平王并没有处置奋扬,而是让他继续当官,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

  • 李渊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渊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毕竟建立起了唐朝,今天我们不说李元吉,我们来说说他的一些儿子,大家或许发现了,李渊的儿子里面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直在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他儿子为什么不斗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三兄弟为什么争斗,公

  • 越国为何不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其实越国只差一步之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越国一度成就霸业,强盛一时。可惜的是,越国此后发生了连续弑君事件,导致国力逐渐走衰,也就没能继续延续霸主的地位。楚越战争爆发,越国惨败楚国,也预示着越国将从中原争霸的梯队中彻底失去希望。所以越国就没能跻身战国七雄,如果历史上是战国八雄可能越国还有机会一试。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越国究竟是如何自毁

  • 洪武四大案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制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这样,一开国就有“洪武四大案”,死亡不计其数,因为这四大案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处斩的人多达十几万,但是再看看案件本身,多多少少都有些漏洞,或者说是统治者,也就是朱元璋自己太“神经”,杀掉了这些他认为可能会给明朝带损失的人,但是

  • 孙传庭和袁崇焕的死对明朝造成哪些影响?或加速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孙传庭和袁崇焕都是明朝末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孙传庭曾因不满魏忠贤权倾朝野,从而辞官回乡,后来还是崇祯皇帝即位后,孙传庭才被重新启用。后来孙传庭率军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但最后战死沙场。袁崇焕和孙传庭的经历有些相似,他也因不满魏忠贤从而主动辞官,后来成为抵抗清军的主要将领,并且击退过皇太极。但崇祯

  •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宣告灭亡,蜀国虽然灭了,但是对于庞会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他将关羽全家灭门。灭门这种事情,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究竟庞会和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私人仇恨呢?公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