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为什么要杀掉胡亥,改立子婴为王?

赵高为什么要杀掉胡亥,改立子婴为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6 13:03:01

秦始皇病逝后,赵高不惜更改秦始皇医嘱,也要帮助胡亥继位。当然,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忠于胡亥,而是想借用胡亥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此后秦二世也成了赵高手上的傀儡。不过既然胡亥已经各方面都逃脱不了赵高的手掌,为什么赵高还要逼死胡亥,改立子婴为秦王呢?赵高的这个举动也是将他给害死,子婴仅仅继位五天后就将赵高诛杀,终于除掉了秦朝的罪人。

很多人可能对赵高杀掉秦二世立子婴很不理解。要知道,赵高已经完全控制了秦二世,而子婴却是个清醒睿智的人。赵高杀掉一个糊涂的傀儡,立一个清醒睿智的人,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吗?事实正是如此,子婴被赵高扶起来仅5天,就把赵高给诛杀了。那么,赵高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赵高并不知道子婴不好掌控,不是这么睿智,这可就错了,当年秦二世欲诛杀蒙氏兄弟的时候子婴直言进谏:“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这么一番话入情入理,赵高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不知道子婴不好控制的说法无法成立。那赵高为什么要立子婴呢?

赵高追逐权力,自以为把天下操纵于掌心,但是权力就是一个大坑,一不留神,就会把自己给玩死。当刘邦的西征军挺进到关中时,赵高上演最后的疯狂。秦国局面不可收拾,赵高就是第一罪魁祸首,坏事干久了,也会担心遭到报复。每当皇帝问及东方暴动之事,赵高总是拍胸脯说:“关东盗毋能为也”,战败的消息传来,他就归咎于前线将领,毫不留情地诛杀。

为了保证自己的大权独揽,他搞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当时秦二世可能也是只感觉自己糊涂了,如果他反应过来赵高是在夺权,他决不会饶了赵高。但是纸毕竟包不住火,本来他在秦二世面前保证,关东贼寇很容易剿灭,但是刘邦的军队却很快就打了过来,“及项羽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他怕的不是刘邦,而是秦二世算账,这时候的秦二世已经“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一旦秦二世知道自己的无能,按照秦二世的性格一定会杀了他。于是赵高才决定先下手为强。

不过当时的胡亥还是信任赵高的,这从“望夷宫之变”就可以看出。当时赵高的女婿阎乐冲进去要秦二世自行了断,胡亥还问:“丞相可得见否?”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看出在胡亥的心里赵高还是值得信任的。杀了胡亥之后,赵高本来打算自己登基,毕竟他是“诸赵疏远属也”,虽然远了点,但是毕竟还算是秦国的宗室,不过没想到商讨这件事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不开腔。换句话说,当时的百官没人答应他,所以赵高只得在宗室中选人扶立。

之前赵高劝胡亥说这些兄弟姐妹都有可能威胁他的皇位,所以秦二世才把这些人都杀掉了,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秦二世也是个狠心的人,更能看出他对自己的皇位的重视,所以胡亥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皇权,这也是赵高要杀胡亥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到这个时候赵高亟需找一个宗室当一个过渡人物,然后自己再让其“禅让”或者“突然死亡”,自己接手就合理、有支持者了。不过当时秦国宗室除了子婴也实在找不到谁可以扶上去,所以立子婴也是赵高的无奈之举。他立了子婴之后不久就被子婴诛杀,还赔上全家人性命,三族被夷。

比起秦二世,子婴人品算是好的,一上台便诛杀赵高,振作朝纲。只是经过秦二世与赵高多年的折腾,秦国早已朽烂,不是一个人可以挽救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300年前的清朝在西方欧洲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了特使团来到北京觐见大清国的顺治皇帝,试图想要叩开大清国的贸易大门。6月19日,一对由16人所组成的荷兰使团从巴达维亚出发,两个月后到达了中国海岸。9月初的时候,清政府便安排了师团下榻广州,次年3月份荷兰的使团有清国护送到了北京。10月2日紫禁城觐见顺治皇帝,1657年1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家乡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了皇帝,而一个地方出了个皇帝的话,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的,毕竟这里是皇帝的家乡,他就算是给这里一些优惠政策也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历史上,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

  • 唐宪宗在位期间开启元和中兴,为何唐朝依然无法扭转颓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唐宪宗曾被认为是唐朝中后期的希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艰难的开启了中兴局面,史称“元和中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已经很久没有迎来这样的盛世了,但从长远来看,唐宪宗的这番努力并没有改变唐朝走衰的颓势,这点还是十分可惜的,而且唐宪宗晚年也曾做过一些糊涂事。那&ldq

  •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其实和刘邦早期定都汉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那在古代自称汉人就是因汉朝得名。所以不少小伙伴就好奇,为什么当年刘邦要定国号叫“汉”呢?其实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刘邦生于楚国,但他肯定没必要延续“楚”这个号。当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他将自己的都城定在汉中,当时谁能

  •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了,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关羽看起来是死在了孙权的手上,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他其实是死在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手上,是他们借刀杀人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关羽之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吗?1.刘备可能

  • 萧衍掌权后为什么要将国号改为梁,而不是沿用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萧衍掌权后要更改国号。当时萧衍大权在握,曾想废黜萧宝融,自己登基称帝,不过萧衍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后来朝中有人想拥立萧衍为帝,然后逼萧宝融禅位,并且在民间为萧衍造势,说他登基是顺应天意。萧衍此后便在百官的请求中接受了称帝的请求,后来还将萧宝融赐死。南

  • 郭松龄有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为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郭松龄其实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也有一定的实力,话说当时他都打到奉天城下了,而且手握7万金兵,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奉军内部有三大派系。第一大派系,是以张作相为首的元老派。这一派,是张作霖起家的老班底、老弟兄,与张作霖的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的

  • 武则天为什么处死鱼保家?鱼保家铸造铜箱却害死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鱼保家是唐朝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据说鱼保家从小就十分热衷各项发明,而且他不想通过科举这条路入仕,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特长来获得皇帝的青睐。鱼保家为了方便武则天体察民情,决定铸造一个铜箱,这个铜箱可以四面投书,每一面的内容都不相同。武则天看过此方案后,觉得这是一个上意下达的妙计,便马上派人去建造,鱼保家也

  • 夷陵之战蜀国损失有多大?有多少战死的主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三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结果其实还是和之前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很大的不同的,蜀国虽然输了,但其实更像是嬴家,而吴国尽管打赢了,却似乎并不是一件太值得高兴的事情。蜀国战败,那你知道蜀国在这场战役中究竟输的有多惨吗?很多人可能觉得后来吴国来修好,所以蜀国没有太大损失,但其实远远

  • 隋朝杨素是一位怎样的将领?杨素感情生活秘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和杨坚感情十分深厚,他曾以元帅身份南下灭陈,此后被封为越国公。据说杨广能够顺利继位,杨素也是功不可没,在背后帮了隋炀帝很多忙。不过这次我们重点不是讲述杨素的功绩,而是他的感情生活,恐怕这是杨素鲜为人知的一面。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杨素虽然是位军事家,但面对儿女情长之事就好像变成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