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2/11 10:47:51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曾经找到过司马徽,而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也是他后来请诸葛亮出山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徐庶,在临别前往曹营之前,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当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两人应该是齐名的,可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却没有推荐庞统?

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一直到201年投靠刘表后才算暂时稳定了下来,在荆州刘备收获颇丰,先后招揽了徐庶、诸葛亮和庞统等几位三国最顶级的谋臣,从演义来看徐庶是第一个投效于刘备麾下的,后来因为母亲被曹操骗去许都无奈之下徐庶只能离开刘备。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既然“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无论是徐庶临走之前“走马荐诸葛”,还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再荐名士”,都只对诸葛亮赞誉有加,要么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要么说诸葛亮可比姜子牙张良,对庞统却并未提及,那么卧龙和凤雏齐名,为何徐庶和司马徽力荐诸葛亮,却对庞统只字不提?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和诸葛亮是外来户隐居荆州南阳不同,庞统出身荆州大族庞氏,刘表当初单骑入荆州之所以能迅速稳定荆州局势,和荆州本土士族蔡氏、蒯氏、庞氏、黄氏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比如刘表就曾请出蒯越与庞季说降了据守襄阳的江夏贼张虎和陈生。

对于蔡氏、蒯氏、庞氏、黄氏这些大族而言,乱世中选择一个强有力的主公投靠和辅佐才是根本,当时的最佳选择无非是刘表和孙权;刘备本身就是投靠刘表客居荆州的,兵微将寡实力不强,在局势远没有明朗之前,这些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弟是不会这么快做出选择的,徐庶和司马徽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这是他们只推荐客居荆州的诸葛亮,而没有推荐本土大族出身的庞统的根本原因。

第二,具体到徐庶而言,司马徽举荐诸葛亮时说过:“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后还不放心,特意直接向诸葛亮说明了来意,说明徐庶和诸葛亮关系很好。

从司马徽的话中可以得知,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包括诸葛亮五人都不是荆州人士,所以自成一个小圈子,庞统是荆州本地人,和徐庶、诸葛亮认识但却不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平时或许有来往但是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对于徐庶而言,他认为刘备是一个值得辅佐的好主公,所以理所当然推荐的是和他关系密切的好友诸葛亮,而不是平时来往不多的庞统。

第三,诸葛亮当时隐居在隆中,离刘备驻守的新野并不远,那么庞统呢?庞统虽然是襄阳人,但是此刻却并不在襄阳甚至也不在荆州,而是在江东,为什么这么说?演义中蒋干中计后再次前往江东时,周瑜再次设计让蒋干巧遇庞统,使得庞统顺利前往曹营为曹操送上连环计,此时的庞统效力于周瑜,“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

也就是说无论是徐庶还是司马徽举荐之时,卧龙诸葛亮近在眼前,凤雏庞统却远在江东,两人何必舍近取远,这是他们只举荐诸葛亮而对庞统只字不提的现实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国连出3位明君,依然敌不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三国都有入列七雄之一,但赵国前期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也不是很高。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接连出现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三位明君,带领赵国迅速强势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大幅提升,而赵惠文王重用廉颇、蔺

  • 夏朝和三星堆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夏朝的疑惑一直都存在,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朝的都城没有找到,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与夏朝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证明夏朝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一切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疑问都将被破除。而有些人则提出了一个猜想,现如今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夏朝都城呢?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

  •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王允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是东汉末年朝廷大臣,任司徒一职。早年和张让的斗争中失败后,王允曾辞官归隐,直到何进掌权后才重新回到朝廷。此后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一众汉臣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反抗董卓。王允则想出一招连环计,顺利将董卓给除掉。事成之后王允以为自己可以收获大权,结果董卓余党重新杀回长安,王允无力抵

  • 邓通与汉文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邓通与汉文帝之间,一直都流传着一些故事,这其中认为,邓通不仅是汉文帝的宠臣,更是汉文帝的男宠,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而且邓通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船夫,后来却成为了西汉的首富,自然还是依靠了汉文帝的帮助。那邓通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际遇,他为什么会受到汉文帝的宠爱?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古代的人好像

  • 宋高宗当了36年皇帝后,为何主动选择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虽然他延续了宋朝的寿命,但严格来说宋高宗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靖康之变以后,赵构在南京建立南宋,但他对于抗金的态度一直让人难以接受,最后还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对抗金军。结果最后还亲手除掉了一批抗金名将,例如大家十分熟悉的大将军岳飞。宋高宗对待金国一直很软,每次都要靠议和,此

  • 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姜维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卫瓘这个人,可能都还没有那些被他除掉的邓艾、钟会、姜维这几位大将有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出名的人,却一举干掉了三位大将,而且卫瓘还只是一个文官。在邓艾、钟会、姜维最后的故事里面,几乎还找不到任何卫瓘的痕迹,可见卫瓘此人究竟是有多老谋深算,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而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后三国时代,

  • 甘龙为何要杀掉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甘龙是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时候,一位持反对意见的秦国旧贵族,但是甘龙的反对却非常有智慧,他不是那种每天敲锣打鼓说我反对的人,而是什么也不说,随秦孝公和商鞅怎么变法他看起来都不愿意理会,但是等到秦孝公一死,就想尽办法弄死商鞅。但是甘龙应该也知道秦国的变法不是没有作用,秦国的确强大起来了,但是他为何还是想

  •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为什么秦始皇允许她拥有私人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对于拥有军队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来说当然只有朝廷才可以拥有军队,即便是王侯将相也不可以私自招兵买马,否则就会被看作是造反,就算是没有兵马,有甲胄也是不可以的。但是,秦始皇时期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巴寡妇清,就是一位名叫巴清的寡妇,她竟然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还是秦始皇允许的

  • 唐宣宗李忱真的是傻子吗?他为何要装疯卖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皇帝,似乎自从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出名的皇帝了,但是唐朝的历史毕竟并没有就此结束,只不过是最强盛,最盛世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然而在后世,还是有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小太宗”,其能力之强,从这个外号中就可见一斑了。但是历史上却还有另外一种形象,那就是这个皇帝他

  • 武则天的母亲真的与外孙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发生的各种令人惊骇的事情并不少,私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祖母和外孙私通的吧?据说,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就是因为与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最终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处死的。但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究竟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武则天为了除掉贺兰敏之而编造出来的借口呢?若论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