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姜维的?

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姜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1/11 7:13:19

卫瓘这个人,可能都还没有那些被他除掉的邓艾钟会姜维这几位大将有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出名的人,却一举干掉了三位大将,而且卫瓘还只是一个文官。在邓艾、钟会、姜维最后的故事里面,几乎还找不到任何卫瓘的痕迹,可见卫瓘此人究竟是有多老谋深算,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而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

后三国时代,最精彩的一次对决,就是魏灭蜀之战。但战后的结局,并没有皆大欢喜。战争中的三个主角:姜维、邓艾、钟会都惨死,反而让配角卫瓘,成为最大的赢家。邓艾被认为密谋造反,先被抓,后被杀。钟会和姜维是真的密谋造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确,他们都算死于卫瓘之手。有人为姜维叹息、有人为邓艾鸣不平,甚至有人认为,卫瓘阴毒,害死了这三个主角。本人认为,这三人都是自取灭亡,跟别人没关系,即使卫瓘不出手,也有人灭他们。

姜维败军之将,寄希望于伙同钟会密谋割据,可惜遇到个猪队友钟会错失良机,天命不在、大势已去,最后的挣扎也很无力,抱憾而亡,没什么说的。但是,他想要活下去也很简单,只要不参与钟会的造反就可以。看看蜀国亡国后,司马昭对蜀国老臣基本优待有加,刘禅做着安乐公一直老死,姜维要是去了洛阳,也能得个一官半职,做魏臣或者晋臣,安度晚年。起码,写《三国志》的陈寿就是例子,蜀臣摇身一变成魏臣、晋臣。

邓艾,他的死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他功高震主,必须死;有人认为,他一心为国,刚灭蜀就筹划着灭吴,死的冤。咱们是马后炮,也是局外人,当然知道他没想要造反。但是,那个时候的局中人怎么想呢?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邓艾的军事能力,毋容置疑,靠着军功一步步起来,最后,阴平小道出奇兵,一锤定音灭蜀成功。邓艾对司马家的忠诚,也毋容置疑,司马师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在司马师的提拔栽培下成长,并且帮助司马师剿灭“诸葛诞之乱”。

灭蜀他的功劳当然大,但是,假如没有钟会的魏军主力与姜维纠缠,邓艾能不能成事还不一定吧。灭蜀之后,邓艾自诩灭蜀第一功臣,以蜀国“救世主”自吹,独断专权,不经上面批准,就以天子名义,给蜀国旧臣大量封官加爵。这让同样功劳甚大的钟会情何以堪,何况钟会才是带着魏军主力作战的人。

邓艾的这些做法,的确不合规矩,独断专权也就算了,擅自封赏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还不上报司马昭批准就自己做主了,他的领导会怎么想?司马昭其实已经很生气了,他派监军卫瓘告诫邓艾:有事要报备,不要自作主张。

邓艾受到司马昭责备,还是执迷不悟。于是乎,钟会抓住机会告他的黑状,作为监军的卫瓘,当然也认为邓艾作风有问题,毕竟邓艾这作风会不会发展到谋反?谁也不敢保证。司马昭终于忍不住了,这样的刺头得收拾掉,命令收押邓艾带回洛阳。邓艾真的“功高震主”了,对于收押邓艾这事,司马昭表现的很紧张——自己亲自率军到长安、命钟会带兵进成都、命贾充带兵进斜谷。

钟会用的是“一石二鸟”,让兵力少的卫瓘去抓捕邓艾,邓艾要是反杀卫瓘,那么邓艾谋反就坐实了,钟会在出兵攻打邓艾,一下就能除去两个人,自己可以大权独揽。卫瓘抓捕邓艾的行动其实很凶险,弄不好就小命不保,还好邓艾自认为清白,束手就擒。钟会大权独揽,手下拥兵20多万,就开始筹谋占蜀为王、甚至进军中原的计划。

姜维鼓动钟会杀掉魏军将领,钟会则犹豫不决,导致消息泄露,群情激昂的魏军将士,冲入城中,钟会、姜维死在乱刀之下。卫瓘则是仅存的高管,稳定局面就靠他了。正好,邓艾属下劫走了邓艾的囚车,卫瓘派出田续追杀了邓艾和他的一个儿子。史料里面说是,卫瓘杀邓艾,是因为害怕诬陷邓艾的事泄露。其实这个事,应该是卫瓘给司马昭背锅了——卫瓘应该是接收到司马昭的指令杀人的。证据就是,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邓艾在洛阳的好几个儿子,事后,都惨遭司马昭毒手。

卫瓘,成为灭蜀大功劳中仅存的一位,在司马昭、司马炎两朝都深受重用。一度任职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解决了乌桓、鲜卑的边患。后来入朝人司空、太子少傅,位高权重。他的四子卫宣还娶了司马炎的女儿繁昌公主。

在晋惠帝司马衷时,辅政大臣杨骏被贾南风和楚王司马玮合谋害死。作为三朝元老的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一起辅政。贾南风掌权路上的绊脚石,卫瓘和司马亮,也被贾南风忽悠愣头青司马玮杀掉。接着,司马玮也被贾南风弄死,从此妖后贾南风独霸晋朝朝政十多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甘龙为何要杀掉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甘龙是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时候,一位持反对意见的秦国旧贵族,但是甘龙的反对却非常有智慧,他不是那种每天敲锣打鼓说我反对的人,而是什么也不说,随秦孝公和商鞅怎么变法他看起来都不愿意理会,但是等到秦孝公一死,就想尽办法弄死商鞅。但是甘龙应该也知道秦国的变法不是没有作用,秦国的确强大起来了,但是他为何还是想

  •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为什么秦始皇允许她拥有私人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对于拥有军队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来说当然只有朝廷才可以拥有军队,即便是王侯将相也不可以私自招兵买马,否则就会被看作是造反,就算是没有兵马,有甲胄也是不可以的。但是,秦始皇时期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巴寡妇清,就是一位名叫巴清的寡妇,她竟然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还是秦始皇允许的

  • 唐宣宗李忱真的是傻子吗?他为何要装疯卖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皇帝,似乎自从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出名的皇帝了,但是唐朝的历史毕竟并没有就此结束,只不过是最强盛,最盛世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然而在后世,还是有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小太宗”,其能力之强,从这个外号中就可见一斑了。但是历史上却还有另外一种形象,那就是这个皇帝他

  • 武则天的母亲真的与外孙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发生的各种令人惊骇的事情并不少,私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祖母和外孙私通的吧?据说,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就是因为与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最终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处死的。但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究竟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武则天为了除掉贺兰敏之而编造出来的借口呢?若论中国古

  •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豹房,听上去像是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权势极大,修建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算是修建一个动物园,囊括天下珍奇动物,也不是办不到,然而明朝时期这位明武宗朱厚照修建的豹房,却不仅仅只是表面上听上去那么简单。那么,明武宗的豹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真的有传闻中那样不堪吗?历史上的

  • 李斯原本并不同意陷害扶苏,赵高究竟是有李斯什么把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和赵高联手篡改秦始皇遗诏,还逼死长子扶苏,最后扶持秦二世继位。实际上早期赵高找上李斯时,李斯并不同意陷害扶苏,但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呢?难道说赵高手里握有李斯的把柄?实际上赵高只是对李斯说了几句话,就动摇了李斯的想法。如果扶苏继位,李斯很有可能会被替代,或者直接弃用,让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但赵高就

  • 汉武帝一共有几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最小的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不解,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却选择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导致刘弗陵继位时只有八岁,根本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此后还要靠霍光、金日磾等人辅政,依然延用的汉武帝后期政策,全国以休养生息为主。那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传位给刘弗陵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汉武帝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立嗣一事,其背后的

  • 曹髦设计除掉司马昭有没有机会成功?差一步就将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魏国第四位皇帝,只不过当时魏国真正的掌权者是司马兄弟,曹髦倒是沦为了当年的汉献帝一般,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曹髦也是有骨气的,他秘密谋划打算除掉司马昭,最后却因为消息泄露惨遭弑杀。其实曹髦才能出众,平日早就看不惯司马兄弟嚣张跋扈的样子,他也知道此事风险极大,但还是愿意冒险一试,说明曹髦是有心改变

  • 商鞅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职在不同时期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很多人大概了解一些,比如丞相、太傅、尚书、侍郎等等,而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也有出现一些称官职,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当过左庶长,而白起也当过左庶长,这个左庶长是一种什么官职?商鞅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官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

  •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之余将皇孙朱允炆立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与齐泰、黄子澄等老臣商议削藩。因燕王朱棣镇守北方,他成为朱允炆头号清除目标,随之发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夺得大统恢复祖训,朱允炆则不知所踪,但是建文帝剿灭朱棣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