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2/12 20:00:33

多年前一部《至尊红颜》,将武则天与李君羡牵扯在了一起,但是很多人大概都认为,这个李君羡其实是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不然。李君羡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只不过和武则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说的话,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那就是李君羡成了武则天的替死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君羡,洺州武安(今河北邯郸武安县)人,也是瓦岗出身,李密失败后跟了王世充,是王世充贴身卫队一个小队长,但是王世充为人不地道,李君羡很是看不惯,带着自己一帮小弟投奔了李唐,李世民编为自己的贴身卫队小队长。李君羡作战勇猛,每次战斗都是单骑匹马冲入敌阵,李世民赏赐了美人珍宝无数。李世民当了皇帝,封他为武连郡公,担任左武卫将军,守卫玄武门,三个武。

贞观初年,太白金星常常在大白天出现在天空上。太白金星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明星,晚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星。如果太阳升起后白天也能见到金星,就叫太白昼见,太阳升到中天的午位时还能看见金星,就叫太白经天。太白昼见或者经天,星占主人君懦弱失势,女主强,外夷入侵,战争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夜,就出现了一次太白经天,星象官一占卜,得出李世民要造反的结论,李渊把占卜结果拿给李世民看,李世民当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当然这都是迷信的说法。

这次的太白昼现太史官一占卜,得出的结论是,会有三个女人像两个太阳一样和皇帝平起平坐。其实说的就是后来的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还出现了一句谣言,会有一个姓武的女人称王。李世民听了很不爽。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请人吃饭,随口问各位将军小名,李君羡自称名叫五娘子,李世民一听懵逼了。大笑道,这是啥女人了,这么生猛。又联想起李君羡的三个武,深恶痛绝。就把李君羡贬到外地,离武远点。结果李君羡到了贬放之地整日和一个修道之士员道信搞在一起装神弄鬼,修炼辟谷之术,于是有人告他谋反,李世民就把他杀了。

那么李世民为何要杀李君羡,疑似应了谶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李世民晚年为了给李治扫清障碍,猜忌刻深,所有人都在怀疑之列,就连李靖尉迟恭都多次被人告发谋反,两人吓得门都不敢出,终日辟谷修仙。李君羡的辟谷修仙其实也是自保之道,但是他没玩好。李靖尉迟恭都在李世民眼皮底下玩,李世民的眼线对他们的行动一清二楚,而且他们都是自己玩,李靖都练成专家级别了,人称药师,尉迟恭的水准也不低。可是李君羡却找了个老师培训,整天嘀嘀咕咕的,这就难免让人怀疑。即使不应谶也活不长。

有人说李君羡给武则天当了替死鬼,要不是他垫了背,死的就是武则天,其实此言差矣。两人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女武者王有好多种解释,可以说是一个姓武的女人,也可以说成别的,李君羡既不姓武,还是男人,也不是被杀了么。如果有人的确精准到就是后宫的姓武的,武则天早就被杀了,还能听李淳风那种杀了以后再出来一个会更厉害的鬼话。武则天之所以没死,是因为占卜的人包括李淳风袁天纲都不能确定这个人是谁在哪儿男的女的。面太广人太多,李世民只能捡沾点边的杀,不能见人就杀。当时的武则天只是一个才人,还是女人,无权无势,还没跟李治搞在一起,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够格,不应谶,所以才活了下来,跟李君羡毛线关系没有。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听闻武家有个女儿仪态端庄,便召入宫中赐封号为“武媚娘”。看到这想必大家都知道此女子的身份了,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那时候唐太宗绝对想不到,便一时兴起召进宫做了武才人,多年后竟然一统大唐江山,做起了女帝。那时候唐太宗对武才人毫无戒备,可民间渐传出一谶语“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当时也有占卜说,有女皇登基的预兆,“女主武王”是谁?那时候唐太宗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想找出并扼杀,以便保全大唐。但唐太宗一直那种查找预言中的人,一直没找到。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在宫中宴请武官,行酒令时,要求大家说乳名,武官中的将军李君羡,说到自己的乳名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要说这个李君羡也是武则天的替死鬼,最早是李密的下属,后来因厌恶王世充,投靠李渊。自此后跟随李渊征战四方,封为武连县公,按理说李君羡应有大好前途可惜被乳名所害。李君羡乃魁梧的汉子,但是乳名却叫“五娘子”报出乳名之后唐太宗还开玩笑:“你既然是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呢?”

此时的李君羡并未意识到危险,以为只是乳名逗乐了皇帝,但此时唐太宗已经起了杀念,因为,这个李君羡是武连县公,属于武安县,而有“武”字,乳名叫“五娘子”,这些证据都指向了李君羡,认为李君羡就是要夺王位的人,最终找了个罪名就抄了全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继续扛起了北伐大旗,他在238至262这24年间总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并且胜多负少,给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姜维连年征战也给蜀国造成了一定损伤,使得蜀国国力消耗过度,朝中更有声音说姜维是穷兵黩武,导致姜维和朝廷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姜维带兵能力毋庸置疑,但交际能力有所欠缺,

  • 清朝为何山西官员最难当?巡抚只干半年就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巡抚在清朝主管各省民政、军政,品级从二品,略低于总督官衔。但到了清朝末期,总督已经逐渐失去权威,安徽、江西的巡抚都已不再听令总督。实际上要说哪个省的巡抚最难当,恐怕还要属山西这个地方。曾有多名山西巡抚干了仅仅半年就要辞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还是因为

  • 武则天长子李弘怎么死的?李弘之死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弘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李弘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但也有人说李弘是染疾而亡,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武则天弑子虽然残忍,但的确存在动机,李弘被唐高宗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如果已经有了称帝的打算,那她就必须废掉李弘的太子,所以才会狠下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手。不过以武则天

  • 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曾经找到过司马徽,而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也是他后来请诸葛亮出山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徐庶,在临别前往曹营之前,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当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两人应该是齐名的,可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却没有推荐庞统?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一直到201

  • 赵国连出3位明君,依然敌不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三国都有入列七雄之一,但赵国前期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也不是很高。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接连出现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三位明君,带领赵国迅速强势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大幅提升,而赵惠文王重用廉颇、蔺

  • 夏朝和三星堆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夏朝的疑惑一直都存在,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朝的都城没有找到,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与夏朝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证明夏朝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一切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疑问都将被破除。而有些人则提出了一个猜想,现如今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夏朝都城呢?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

  •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王允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是东汉末年朝廷大臣,任司徒一职。早年和张让的斗争中失败后,王允曾辞官归隐,直到何进掌权后才重新回到朝廷。此后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一众汉臣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反抗董卓。王允则想出一招连环计,顺利将董卓给除掉。事成之后王允以为自己可以收获大权,结果董卓余党重新杀回长安,王允无力抵

  • 邓通与汉文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邓通与汉文帝之间,一直都流传着一些故事,这其中认为,邓通不仅是汉文帝的宠臣,更是汉文帝的男宠,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而且邓通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船夫,后来却成为了西汉的首富,自然还是依靠了汉文帝的帮助。那邓通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际遇,他为什么会受到汉文帝的宠爱?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古代的人好像

  • 宋高宗当了36年皇帝后,为何主动选择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虽然他延续了宋朝的寿命,但严格来说宋高宗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靖康之变以后,赵构在南京建立南宋,但他对于抗金的态度一直让人难以接受,最后还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对抗金军。结果最后还亲手除掉了一批抗金名将,例如大家十分熟悉的大将军岳飞。宋高宗对待金国一直很软,每次都要靠议和,此

  • 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姜维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卫瓘这个人,可能都还没有那些被他除掉的邓艾、钟会、姜维这几位大将有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出名的人,却一举干掉了三位大将,而且卫瓘还只是一个文官。在邓艾、钟会、姜维最后的故事里面,几乎还找不到任何卫瓘的痕迹,可见卫瓘此人究竟是有多老谋深算,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而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后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