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4/2/3 21:49:41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继续扛起了北伐大旗,他在238至262这24年间总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并且胜多负少,给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姜维连年征战也给蜀国造成了一定损伤,使得蜀国国力消耗过度,朝中更有声音说姜维是穷兵黩武,导致姜维和朝廷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姜维带兵能力毋庸置疑,但交际能力有所欠缺,导致被他人利用,当然这也跟刘禅宠信小人有关。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此句中的汉是三国中的蜀国,贼是指魏国,在诸葛亮看来刘备的汉是正统,而曹丕的魏是篡汉的贼。因此诸葛亮身前六出祁山攻伐魏国,诸葛亮死后又指派姜维继续讨伐魏国。姜维先后十一次征讨魏国,胜多败少,最远打到了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也就是史书上说的狄道城。

魏国的首都在洛阳,核心地区在关中大地和河洛平原;蜀汉的核心地区在巴蜀二郡,兼有湖北部分领土。姜维伐魏,为何要走甘肃这条路呢?从汉中直接进攻长安地区不是更方便么?原来汉中到长安要翻越秦岭,这道大山是天然屏障,千里运粮过秦岭实在是太过艰难了。所以蜀汉军才选择走祁山道,这样方便行军运粮;进入祁山后可从陇西河谷(渭水)直接进入关中平原打击魏军,收复故都长安。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蜀国军事大权落到姜维身上,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并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262年24年之中,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战平四次,小败一次,大败一次。姜维第五次北伐时,与羌胡联合攻击魏军,与魏国大将郭淮战于洮西,双方打成平手,这是姜维北伐攻击魏国最远的一次。

姜维常年与魏国大战,几乎无年不伐,无月不征,原本就疲敝的蜀国更加疲敝,但是此举也骚扰得魏国无力南下灭蜀。公元262年姜维第十一次出兵伐魏,与魏国名将邓艾战于侯和,此次蜀军惨败而归,姜维领军驻扎在沓中屯田自守。经过十一次北伐,蜀国的军旅世家精英丧尽,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蜀国气数已尽,魏国听闻蜀国内斗,派邓艾与钟会领军伐蜀。

蜀国生内乱,宦官黄皓擅权,意图罢免姜维;而姜维也密奏后主,请求诛杀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无不愤恨的说道:吾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诸葛瞻将蜀国灭亡的原因归接于黄皓擅权与姜维黩武,是很有道理的。整体来说姜维是一代名将,奈何时势不在蜀汉,故最终饮恨身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山西官员最难当?巡抚只干半年就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巡抚在清朝主管各省民政、军政,品级从二品,略低于总督官衔。但到了清朝末期,总督已经逐渐失去权威,安徽、江西的巡抚都已不再听令总督。实际上要说哪个省的巡抚最难当,恐怕还要属山西这个地方。曾有多名山西巡抚干了仅仅半年就要辞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还是因为

  • 武则天长子李弘怎么死的?李弘之死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弘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李弘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但也有人说李弘是染疾而亡,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武则天弑子虽然残忍,但的确存在动机,李弘被唐高宗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如果已经有了称帝的打算,那她就必须废掉李弘的太子,所以才会狠下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手。不过以武则天

  • 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曾经找到过司马徽,而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也是他后来请诸葛亮出山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徐庶,在临别前往曹营之前,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当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两人应该是齐名的,可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却没有推荐庞统?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一直到201

  • 赵国连出3位明君,依然敌不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三国都有入列七雄之一,但赵国前期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也不是很高。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接连出现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三位明君,带领赵国迅速强势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大幅提升,而赵惠文王重用廉颇、蔺

  • 夏朝和三星堆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夏朝的疑惑一直都存在,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朝的都城没有找到,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与夏朝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证明夏朝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一切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疑问都将被破除。而有些人则提出了一个猜想,现如今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夏朝都城呢?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

  •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王允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是东汉末年朝廷大臣,任司徒一职。早年和张让的斗争中失败后,王允曾辞官归隐,直到何进掌权后才重新回到朝廷。此后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一众汉臣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反抗董卓。王允则想出一招连环计,顺利将董卓给除掉。事成之后王允以为自己可以收获大权,结果董卓余党重新杀回长安,王允无力抵

  • 邓通与汉文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邓通与汉文帝之间,一直都流传着一些故事,这其中认为,邓通不仅是汉文帝的宠臣,更是汉文帝的男宠,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而且邓通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船夫,后来却成为了西汉的首富,自然还是依靠了汉文帝的帮助。那邓通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际遇,他为什么会受到汉文帝的宠爱?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古代的人好像

  • 宋高宗当了36年皇帝后,为何主动选择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虽然他延续了宋朝的寿命,但严格来说宋高宗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靖康之变以后,赵构在南京建立南宋,但他对于抗金的态度一直让人难以接受,最后还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对抗金军。结果最后还亲手除掉了一批抗金名将,例如大家十分熟悉的大将军岳飞。宋高宗对待金国一直很软,每次都要靠议和,此

  • 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姜维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卫瓘这个人,可能都还没有那些被他除掉的邓艾、钟会、姜维这几位大将有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出名的人,却一举干掉了三位大将,而且卫瓘还只是一个文官。在邓艾、钟会、姜维最后的故事里面,几乎还找不到任何卫瓘的痕迹,可见卫瓘此人究竟是有多老谋深算,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而他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后三国时代,

  • 甘龙为何要杀掉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甘龙是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时候,一位持反对意见的秦国旧贵族,但是甘龙的反对却非常有智慧,他不是那种每天敲锣打鼓说我反对的人,而是什么也不说,随秦孝公和商鞅怎么变法他看起来都不愿意理会,但是等到秦孝公一死,就想尽办法弄死商鞅。但是甘龙应该也知道秦国的变法不是没有作用,秦国的确强大起来了,但是他为何还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