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似道死于厕所是怎么回事?

贾似道死于厕所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2/3 22:45:34

贾似道最有关系的,恐怕就是“蟋蟀”了。贾似道被称作是蟋蟀宰相,玩蟋蟀是他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爱好,这个爱好甚至在他上朝的时候都不会搁置,都会把蟋蟀揣在自己身上。有这样的臣子,皇帝却没有对他怎么样,可见皇帝也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这样的朝代,不灭亡才奇怪。贾似道甚至还写过专门玩蟋蟀的书,实在是让人叹气。

贾似道作为一个宰相,这么不务正业,再加上他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向皇帝隐瞒襄阳被围事实,致使襄阳孤城沦陷;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为元灭宋制造口实,在后世他就永远的被钉在“奸臣”的耻辱柱上。

其实按照当时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基本都是靠科举制度而来。特别是在宋朝中文轻武的情况下尤以为重,如果连进士都没有,那根本很难受到重用。

观贾似道一生,在二十五岁之后高中进士,又通过殿试,再加上他的姐姐是当时正受宠的嫔妃,让得宋理宗对他开始重用起来。试想一下,如果贾似道没有点真才实学,哪怕他的裙带关系在硬也没有用。

而在他没当宰相之前,是一位很有政绩和战绩的人,文天祥说过鄂州大战是一次大捷,指挥员就是贾似道,但当时已是南宋晚期了,整个社会已经腐败动荡,贾似道也做过一定的努力,但没有成功,因此意志颓废,开始了奢靡的生活。我认为这不是贾似道的错,是南宋的统治已经到了绝境,绝不是一个人就能使它摆脱的。

而对于襄阳沦陷,与忽必烈议和向蒙古称臣都是人为的造谣,特别是对于襄阳之战,借金庸的射雕、神雕系列的光,得以广为流传。而在宋朝晚期,宦官外戚弄权,北司中董宋臣、李忠辅都曾是朝廷重臣,很多人虽想除之,反受其害,而贾似道“谈笑之间,出之于外,余党慑伏,惴惴无敢为矣”。

特别是贾似道主张改革,推出的“公田法”,侵害了当时地主集团的利益;实施的科举制度的新规,成为近代保结搜检之法的由来;对于部队武将虚报开支的现象,他推行了“打算法”,侵害了当时很多武将的利益。虽然最后这些制度都没有成功,但是试问一个奸臣用得着为国家兴衰这么操心吗?

而《宋史》的编写大部分来自于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贾似道,南宋只会加速灭亡,如果他的变革成功亦或是不操这个心,或许他的历史地位估计会跟岳飞齐平了,再不济也能得到像王安石抑或是张居正那样的历史评价。

贾似道怎么死的

度宗离世后,元军已攻占了鄂州,南宋太学生提议贾似道亲征出战,在群众压力下,贾不得不上阵。但他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根本不思抗击,只是一味求和。他给元丞相伯颜送上礼品,请求割地赔款,但伯颜责他不守信义,拒绝议和。

1275年,在安徽芜湖鲁港一带,贾似道几乎未加抵抗,和几个属下一起抛弃其统领的十三万精兵,乘小船逃走(丁家洲之战)。南宋军队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天下舆论大哗,又元兵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杀之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此举无法平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皇太后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家里曾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苟且偷生,不愿就死。郑虎臣想尽办法,勒逼折磨,到了木棉庵时贾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气愤不过,在厕所内处死了贾似道。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清乾隆年间的龙溪知县袁本濂,又用一块石碑将这十个大字重述一遍。旁边有1936年诸暨人陈琪撰文、汉寿人朱熙写的《木棉亭记》碑刻。

另一说是元军已攻入临安混乱时,宋室王爷愤贾似道误国,于逃亡途中,提尚方宝剑斩杀贾似道。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曹叡就不再是明君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死,对蜀国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了,不过作为诸葛亮的老对头的司马懿,他可能也没那么好过,因为对于魏国来说,司马懿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就是对抗诸葛亮,可是诸葛亮死了,司马懿的价值就减去了一大半。然而在这时,为什么连曹叡都不再是之前的明君的样子,转而变得颓废,成了一个昏君呢?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们

  •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李善长一家处死?李善长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善长很早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李善长也算是开国功臣之一。不过李善长最后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已经76岁高龄的他被朱元璋下令连同家人一起处死,总共有七十多人。李善长到底是如何得罪了朱元璋,尽在晚年遭受如此劫难呢?实际上李善长触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线,这也是他一生犯的最大过失

  • 廉颇和蔺相如谁对赵国更重要?其实两位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廉颇和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都是不可获取的人才,廉颇出生于赵武灵王时期,他亲眼见证了赵国在军事方面一步步走向强盛。而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赵国立下无数战功。蔺相如则是赵国另一柄锋利的矛,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不仅保住了赵惠文王的颜面,还让赵王得以顺利归国。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一

  • 鲍信满腔抱负,为何会投靠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三国时期的人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话说啊但凡是有远大抱负的人都会选择蜀国,划水的呢?都喜欢吴国,感觉图一下利益的呢就会投靠魏国,所以人以群分嘛,话说这其中有一位让人非常的不解,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鲍信,话说鲍信是真的很有抱负的一个人,他最好的东家应该蜀国啊,为什么这个鲍信最后却选择了曹操呢?下面就着

  • 慈禧曾经下令禁止缠足?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禁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的眼中,恐怕慈禧就是一个好事不做,坏事做尽的负面形象吧,但其实,真正的慈禧也并非是如此,大概只是因为清政府还是太过软弱,所以才给了人们这样的一种认识吧。其实,慈禧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我们知道古代有些时期的女子会缠足,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陋习,而慈禧也曾经下过命令,要禁止这种行为,可是即便是慈禧

  • 清朝时期一座县城会拥有多少朝廷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朝廷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于是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划分成为了很多个省份,然后再将省份划分为很多个州或是府。然后每个州再划分为很多个县,县就是古代最低级的行政划分了。那么清朝时期一个县里面又有多少有品级的朝廷干部呢?首先,古代的县面积都比较小,现在的县与古代的县相比,

  • 朱棣只是攻破了南京城就当了皇帝,为何大家都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吧,明太祖朱元璋死了还没几年,继任的好孙子朱允炆就开始削藩,结果这一削到是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要说起这是,这还得明太祖朱元璋来背锅。朱元璋是布衣之身横扫暴元、驱除鞑虏,开创了一个帝国,实在是万世楷模。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对大臣极为苛刻严厉

  • 辽东三杰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辽东三杰是指明末时期,在辽东奋勇抗金的三位杰出统帅,他们分别是熊廷弼、袁崇焕和孙承宗。明朝末年,明军和后金在辽宁省东部和南部展开了大规模的交战,明朝为了阻拦金军南下,在辽东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果没有这三位将领积极抗敌,恐怕明朝的衰败还会提前。不过辽东三杰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他们并没能得到好的回报,甚至

  • 钩弋夫人死的冤不冤?汉武帝此举并非意料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后,决定处死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此举让当时一众大臣感到不解,其实站在汉武帝的立场来看没什么难理解的,刘弗陵年纪尚小,继位后无法靠自己处理朝政,到时候大权很有可能落入皇后手中。所以汉武帝为了避免刘弗陵重蹈覆辙,才会立子杀母。虽然钩弋夫人也不一定会总览大权,排挤刘氏宗亲,但这样做能起到

  • 雍正皇帝曾宠爱宫女云惠,云惠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的妃子云惠,一直出现在各大影视剧中,不过历史上真有这位云惠吗?云惠原本只是一名宫女,后来被皇帝看上,但在雍正后宫中一直给不了云惠一个名分。和云惠相同经历的还有兰英、吉官,她们同为雍正帝身边无名分的妃子,所以史籍对她们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皇帝的后宫原本就不是什么清静之地,还可能潜伏杀机,如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