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身体残疾的朱高炽?

朱棣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身体残疾的朱高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7 更新时间:2024/2/20 9:21:02

皇帝的继承人,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般而言,肯定得有才能的,身体健康的,这样不至于一点小病就把他击垮了,才能自然不用多说,没有治国的才能还当什么皇帝?还有一点,大部分皇帝都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兄弟继承也有,但是情况并不多。而朱棣在选择太子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朱高炽呢?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高炽登基为帝,只是在位时间很短,也只有一年。朱高炽长相很一般,还肥头大耳,另外朱高炽腿脚有问题,也许曾得过小儿麻痹,行走的时候需要有人搀扶。

其貌不扬、身有残疾的朱高炽,最终却被朱棣立为太子,几经曲折之后,朱高炽还是继承大统。为何英明神武的朱棣偏偏选择朱高炽作为继承人呢?

第一个原因:嫡长子继承制

自古封建王朝都大多以嫡长子来继承皇位,对于皇室来讲,嫡长子就是皇后的长子,从商朝开始,这个宗室制度就流传了下来。在明代,祖宗家法还是很有一席之地的,皇帝是一朝天子,但立太子问题上,很多大臣也会参与其中。

甚至大臣们会以立太子事宜为己任,一旦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有分歧,雪片般的奏折就会飞到皇帝的办公桌前,也会令皇帝不堪其扰。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朱棣主要考虑的就是立嫡长子朱高炽,这个在明面儿上最靠谱,哪怕朱高炽有残疾,立他为太子有理有据,大臣们也会认同。

第二个原因:朱高炽有战功

朱高炽曾经坚守北平城,成功抵御李景隆的进攻!

朱棣得位不正,他几乎是仅有的,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特例。不过哪怕杀掉再多的建文旧臣,也无法掩盖其篡位的事实,这就像是一场豪赌,朱棣则赢得了赌局。而对于靖难这场战争,不仅是朱棣的夺位战,也是朱棣儿子们的权力争夺战。

最终朱棣会死,那他的儿子中的一位就能得到皇位,想来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很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建文元年十月,朱棣率兵出北平,去找宁王讨要朵颜三卫骑兵,朵颜三卫是全部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也是靖难之役的中坚力量。此时守卫北平城的就是朱高炽,守城这个工作十分不讨好,守住了可能算不上什么功劳,而一旦失手就会是大麻烦。

史料记载:“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朱高炽没有多想,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守住北平城,等待父亲归来。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朱高炽合理分配了兵力,稳住军心,在一场激烈的攻城战之后,北平城岿然不动,朱高炽立下大功。

第三个原因:朱棣十分喜欢孙子朱瞻基

所谓隔辈亲一般指爷爷和孙子的感情,有时候爷孙的感情甚至成超过父母。对于朱高炽,朱棣是有所怀疑的,但对朱瞻基,朱棣是极为宠爱的,朱瞻基不仅聪明伶俐,善于诗词绘画,且能力出众。

在朱棣北伐中,他时常带上孙子朱瞻基,着力培养这个皇太孙。永乐十二年,朱棣二次北伐,同样身边带着孙子朱瞻基。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中,朱瞻基突然失踪在乱军之中,由于明军冲击太猛,朱瞻基也一度陷入敌人包围之中。

得知朱瞻基失踪,朱棣几乎要崩溃,马上命令部队急速出击,这才救出了身陷重围的朱瞻基,可见朱棣对朱瞻基极其重视,甚至超过了他的儿子们。也正是因为对朱瞻基的喜爱,才决定让朱高炽接任帝位。

第四个原因:朱高煦有阴谋夺权的企图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继承了朱棣的好战的热血,不仅勇猛无比还能冷静判断形势,是少有的优秀将领。

史料记载:“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在白河沟之战中,朱棣陷入苦战,正是朱高煦及时率兵救援,才救下了朱棣,反败为胜。除了战功卓著,朱高煦也继承了朱棣的阴险狡诈,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特点。

在靖难之时,朱高煦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朱棣继位后,朱高煦则一直在暗地中培养势力,有不良企图。以朱棣的精明当然能看出朱高煦的阴谋,朱棣曾多次要求朱高煦尽快去属地就藩,朱高煦则死缠拉倒就是不去。

不仅如此,朱高煦还得多次说朱高炽的坏话,降低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印象分。长此以往,朱棣也开始厌烦这个狡猾的二儿子,所以最后立长子朱高炽也在情理之中。

朱高炽能力有限,身有残疾,但这不妨碍他是个有作为、有抱负的皇帝,他继位后修正了朱棣的种种错误,废除了很多苛政,也为很多人平反了冤狱。朱高炽的短暂统治,为了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棣没有选错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郑袖和屈原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害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郑袖明明只是楚怀王的宠妃,为什么要陷害屈原呢?屈原被楚怀王疏远,到最终被贬,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源于这个妃子,郑袖,郑袖害的人也不只是屈原一个,而至于郑袖对屈原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感情,这一点是可以否认的,因为对于郑袖来说,屈原只不过是她害的众多人当中的一个而已。郑袖(生卒年不

  • 董昭是曹魏开国元勋,为何他在历史上却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董昭是曹操身边十分重要的一位谋士,也是曹魏的开国元勋。但董昭的名声却不如郭嘉、荀彧等人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董昭早年担任袁绍参军,后来投奔张杨,此后在洛阳与曹操相见。董昭一眼便看出曹操是能平定乱世之人,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之一。后来董昭深得曹操信任,曹操敢封魏公也是董昭建议的。只能说在演义中并没有凸显

  • 清朝时期农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县级以下的谁管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关于清朝时期的影视节目或是书籍可谓是多的数不胜数,不过这些内容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讲述的不是后宫嫔妃之间的宫斗大戏,就是帝王将相之间的文韬武略。关于当年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很少有涉及到。那么在清朝时期,占全国人口五分之四以上的农村农民真实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清朝作为一个农耕帝国,农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

  • 秦穆公为什么放走夷吾回国?晋惠公继位却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晋惠公夷吾是晋文公的弟弟,骊姬之乱爆发后,夷吾决定逃往到屈邑。后来晋献公得知自己的儿子逃走,便要出兵讨伐屈邑,夷吾只能跑到靠近秦国的梁国。夷吾此后为了借秦国返回晋国,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贿赂秦穆公,还擅自答应他只要安全回到晋国,就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实际上秦穆公也是无奈,就派人把夷吾送回晋国,并且立为

  • 薄皇后为何是历史上第一位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废后不少,或许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这些原本身为后宫之主的女性们,最终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废后,而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废后,比如陈阿娇、郭圣通、贾南风等。不过,有一位是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被废掉的皇后,就是汉景帝的薄皇后。这位皇后为什么被废,她姓薄,是不是和汉文帝母亲薄太后有什么

  •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婉容晚年生活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婉容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后,不过当时大清已经岌岌可危,婉容嫁给溥仪很难收获好的结局,为什么她依然愿意出嫁呢?实际上婉容也并非自愿嫁给溥仪,她出嫁时只有16岁,是溥仪选择了婉容而已。婉容美丽多才,能写一手好的诗词,据说她和溥仪的书信不少都是用英语书写的。所以溥仪早年就很喜欢她,还聘她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

  • 河北四庭柱排名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总是喜欢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人物放在一起,并且给他们起一个“组合名称”,比如著名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这些都是这样。而同样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号称“河北四庭柱”的四人组合,你知道这河北四庭柱分别都是哪些人吗?河北四庭柱四个人之间的排名情况又是怎

  • 八旗兵战斗力有多强?康熙率领八旗平定三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八旗兵曾是清朝最为强大的兵力组织,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立了八旗,在此后的军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清军入关后,皇太极为了加强旗人的束缚,还要拉拢汉人,因此建立了汉军八旗。不过等到康熙继位,原本的八旗已经不再锋芒,就连康熙都感叹如今的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这支部队还是平息了三番之乱,算是立

  • 万历皇帝为什么21岁就开始修建陵寝?使得陵墓闲置3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有48年。万历10岁即位,在他21岁时他的陵寝明定陵便开始营建,中间花费了6年时间,八百万两白银。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早便开始修建陵寝呢?而且万历中间有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有人怀疑万历是得了什么病所以才会放弃上朝。随着万历的明定陵被发掘,这个隐藏了百年的秘

  • 曹丕为什么灭不了东吴?一场关键战役却被气候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这也极大拖累了他一统南北的进程。此后曹操再也没机会发动大规模的南下战役,等曹丕登基称帝后,他曾想一举消灭东吴,便决定在225年麾军十万讨伐吴国。但这场作战依然没能取得成效,曹魏再次败给了当时的气候,导致最后无功而发,曹丕也染疾不起。虽然当时曹魏国力是在东吴之上,但南北作战条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