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倭寇之患有多严重?倭寇进攻路线解析

明朝倭寇之患有多严重?倭寇进攻路线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44 更新时间:2024/1/22 3:00:40

实际上在明朝初期,倭寇之患还不算太严重,因为当时明军十分重视海军建设。但到了嘉靖年间,官场腐败,海军战力急速衰退,导致沿海地区一些富商主动勾结倭寇劫掠,倭寇之患随之愈演愈烈。从1552年开始,明军对倭寇已经丧失主动权,加上装备经久不修,对于倭寇作乱也只能束手无策。这次就以地图的方式为大家讲讲,当时倭寇的进攻路线到底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嘉靖年间,内忧外患的明朝屡屡陷入困境。

北边边塞之地战事不断,东南沿海之地倭寇日益猖獗。大明王朝的万里疆土惨遭蹂躏,百姓苦不堪言。沿海倭寇之所以能够侵入东南之地,正是因为那里的武将、流民、百姓、商贩为了一己私利经常和倭寇互通,他们在试图攫取大明王朝财富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的将明王朝引向了亡国的深渊。

当时的东南沿海一带有一个以汪直为首最大的武装走私团队。

明朝在执行海禁之后,汪直便开始联合倭寇一起成为了东南沿海之地最大的王朝毒瘤。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从沿海之地侵入温州。

当时朝廷都御史王忬总督东南沿海防务,为了能够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他征调广西之地的狼土兵和附近之地的纨绔青年对抗倭寇。明王朝曾经在东南沿海之地的卫所早就已经名存实亡,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士兵几乎荡然无存,想要剿灭这些倭寇和商贩,只能借用当地的民众组织武装力量练兵。

侵入温州的倭寇被明军部将汤克宽击退之后不久再一次侵入沿海之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这一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倭寇的数量巨大,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进攻东南沿海之地,东南沿海战线被拉长至数千里。

先后在宁波、临山卫、海宁、太仓、吴淞、上海,倭寇对沿海之地侵夺一番之后,调转枪头强攻乍浦并且顺利攻占了乍浦。随后在乍浦方圆之地疯狂的劫掠,倭寇之患在东南沿海之地开始愈演愈烈,随着明王朝军队的无可奈何,倭寇在大肆劫掠之后安然的撤去。

但是此时在南沙之地却留下了三百多名的倭寇,他们在撤离途中因为缺少船只所以留在了这里。明军部将汤克宽和任环带领军队将这些逗留的倭寇包围了起来,但是奈何仅仅是三百的倭寇明军竟然无法拿下这三百人,等到后来倭寇援救来到,反而被倭寇击溃,倭寇逗留的三百人全身而退。

撤退之后的倭寇仍旧开始在沿海之地疯狂的劫掠,宝山、华亭、上海、嘉定得地惨遭劫掠,百姓死伤甚多。

随后,这些倭寇从太仓开始流窜到温州、泰州、徐州之地,明王朝为之一震,举国惶恐。

为了能够彻底平息倭患,嘉靖皇帝派遣兵部尚书张经总督东南沿海军务。

抵达浙江之地的张经带兵驻守在嘉兴之地,重新在东南沿海之地安排作战部署。总兵俞大猷驻军于狼山练兵,加强苏州、松江、嘉兴之地的军备力量,同时开始日夜练兵,加强军队的战斗能力。

而盘踞在东南沿海之地的倭寇趁着明军准备之机,强行占领拓林、川沙之地,并且在这里驻军防备,屯兵数量高达两万有余。倭寇挟胜利之威在乍浦、海宁之地再一次进行疯狂的劫掠。

嘉靖皇帝眼看战事危急,下令让工部侍郎赵文华祭海。

一向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仍然坚信:

倭寇屡屡侵犯东南沿海之地是有海怪作祟,他希望用祭海的行动能够庇佑大明江山,此等心理安慰实则误国误民。而只身前往东南沿海之地的赵文华还有一向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替嘉靖皇帝监军。

赵文华的到来让东南的军事形势极为紧张,张经经营东南沿海防线一事也屡遭掣肘。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倭寇开始大规模的进兵苏州、嘉兴,并且三路大军侵入了沿海之地。

沈南山、林碧川、陈东带领军队攻占上海

徐海前锋部队带领军队攻占金山

徐海主力部队围攻拓林、松江之地

倭寇之所以分兵推进,就是想要在控制吴淞江这个关键的流域,借此来引诱太仓、镇江两地的明军。

一时间上海之地顷刻间就被攻占,总督东南沿海军务的张经慌忙调遣狼土兵援救上海,成功的击退了倭寇的进攻。而徐海的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则趁机分别攻占金山、嘉善两地,兵峰直逼张经所驻守的嘉兴。

在这关键的时刻,狼土兵在嘉兴城外扼守双溪桥,成功的打退了倭寇的进攻,张经固守一城,准备等待其他大军到来,主动出击。

东南沿海之地的督军赵文华抓住了此次机会,上疏弹劾张经养寇自重,消极怠站。

倭寇大军在进攻嘉兴失败后,再一次从嘉善出兵进攻嘉兴,形势再一次万分危急。恰好胡宗宪来到此地,鼓舞士气,在关键时刻下令兵分三路,分而击之。

一路大军佯攻诱敌,其余的两路大军趁着倭寇进攻的时候从两次包抄进军,合围前来侵犯的倭寇。这一次明军和倭寇的交战,倭寇败退而走,朝着平望逃窜。

当倭寇逃窜到平望附近的王江泾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里水深根本无法渡河,他们准备再次整顿兵马奔袭拓林。可是明朝的军队已经陆陆续续的包围过来,汤克宽、卢镗、俞大猷等人已经带领兵马扑杀过来,此时退守王江泾的倭寇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双方大军在王江泾很快就厮杀在一起,倭寇主力大军很快冲垮了明军的前锋,明军溺水者数不胜数,就连胡宗宪都被挤到了水里。双方厮杀正酣时,俞大猷、汤克宽也在同时带领军队赶了过来,重创了交战中的倭寇大军,杀敌一千余人。

倭寇的大军仅仅剩余200人突围而出,逃回了拓林。

此次王江泾大捷是明朝在东南沿海一带开创性的大捷。嘉靖年间,倭寇为患数十年有余,几乎伴随了嘉靖皇帝一朝,明王朝对于倭寇流窜掠夺的方式实在是无可奈何。将士们的沐风栉雨、身先士卒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这场胜仗可以说的打得一点都不轻松,明王朝的一生都被边患、海患无尽的蚕食。嘉靖皇帝的无道专权统治,也在一步步的将明王朝拉向覆灭的深渊。曾经太祖、成祖皇帝苦心孤诣维系的盛世王朝已经在渐渐被外敌侵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太监为何要改姓秦、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有一位皇帝下令所有的太监必须要改姓为秦、赵、高,从里面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姓,这几个姓联系起来,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秦朝时期颠覆秦朝的宦官赵高,他篡改秦始皇遗诏,将一个帝国带向了灭亡。那为什么这位清朝皇帝要下令,命太监们都改成这三个姓?改姓之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这个

  • 诸吕之乱让汉朝复出代价,此后皇帝如何防范外戚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死后传位汉惠帝,但汉惠帝太年轻,而且为人不够强硬,导致他的皇权全被吕后夺走。等汉惠帝驾崩后,吕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干政之路,恐怕吕后的所作所为连刘邦也没想到,外戚干政也让此后的皇帝和朝中大臣十分忌惮。等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大家肯定要想出一个办法阻止外戚进入到核心圈,但效果似乎一般。而且汉朝不仅陷入过

  • 董卓也是盗墓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是盗墓贼,因为要供养军队,钱不够的话只有这种办法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董卓也是一个盗墓贼。盗墓贼盗墓肯定会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墓葬,那董卓盗过谁的墓呢?董卓盗墓是为了什么,也像曹操一样养军队?董卓的为人大家也知道,或许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享受呢?董卓进京以后,不

  • 晋文公一生堪称传奇,61岁即位还能带领晋国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应该是春秋时期,一生经历最为传奇的一位霸主。晋文公在位只有短短8年时间,就凭借自己的文治武功带领晋国称霸,更令人敬佩的是晋文公即位时已经61岁高龄。61岁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长寿之人,这样的晋文公到底是如何制霸中原的呢?晋文公早年经历十分困苦,被迫在外流浪19年,经历千辛万险才重回晋国,并且成为

  • 赵云真的不是五虎上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再说五虎上将的时候,都会自动把赵云带入,但是关于赵云的身份,却还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赵云其实本身能力也不怎么样,也没有过任何的战绩,所以他不能算是五虎上将。更有人认为,赵云本身就不是五虎上将,这种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赵云不是,那么谁又代替了他的位置?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

  • 南宫公主和亲,为什么用一位真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历朝历代和亲,首选的公主肯定都不会是真正的公主,而是临时拉过来封的和亲公主,她们的身份不一,但是却都成了公主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和亲公主。但是西汉的历史上,却有一个真正的公主做和亲公主,这就是南宫公主,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和亲真公主,那么西汉为什么要用一位真公主来和亲呢?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

  • 历史上笮融怎么死的?笮融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多数朋友都不太了解笮融这个人物,笮融是东汉末年豪强之一,他生性残暴一生杀人无数,但同时又笃信佛教,据说还为发展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笮融曾在徐州和扬州一代,大肆修建豪华寺庙,铸造佛教,还招揽了不少信徒。但笮融的所作所为不是违背了佛教的很多信条吗?实际上这还是要分开来看。这次就为网友介绍下笮融

  • 昌平君为什么反秦?他如何同秦国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但他却在秦国当过相国,后来又被拥立为楚王反过来对抗秦国,其一生经历实属传奇。熊启本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大臣,后来受命平定嫪毐之乱,此后立功出任相国,并且深受重用。但等秦国攻占楚国都城以后,熊启似乎又燃起了他的楚人之心,便决定站在楚国这边对抗秦国。但楚国兵败如山倒,根本不是

  • 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为何要选择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的也是很悲惨的了,他有心拯救这个濒临亡国的明朝,奈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亡国之君里面,他的名声还算是比较好的原因。而崇祯据说最终自缢在景山,也有说是自缢在煤山,那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呢?他为何要选择这种死法呢?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李道宗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道宗是唐初宗室名将,唐高祖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他早年跟随李渊大破刘武周、王世充,并且灭东突厥、吐谷浑,还曾征战高句丽,为大唐统一立下显赫战功,可以说李道宗和李世民同为唐朝初期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李道宗的结局却不算好,他后来遭到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的陷害,导致含冤入狱,还被流放象州,最后是在途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