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军队有多强?唐朝军队编制介绍

唐朝军队有多强?唐朝军队编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32 更新时间:2024/2/12 9:18:41

唐朝不仅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十分强盛,军事力量也是大唐立足的根本之一,在当时亚洲就是无敌般的存在。很多人好奇唐朝军队究竟有多强,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问题。在唐朝早期,主要是以府兵为主,后期则是神策六军、藩镇兵变成了主体,同时还有禁军、兵募、边防军和团结兵。不过后期的兵权几乎都是由太监把持,而藩镇兵由节度使控制,这也给唐朝整个军事系统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这部剧让大家重回长安,领略唐朝盛极而衰的时代,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唐朝的军事制度。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重大变革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除非战乱的时候,是很少使用募兵制度的,唐朝初期也不例外,贞观年间唐太宗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府兵制。

所谓府兵制,就是在各地划出土地建立军府,每个府800到1200人,士兵平时耕种养活自己,战时再统一集结,由将领统率,战争结束后,将领上交印信,士兵们则返回各自的军府,这种制度有点类似于屯田,并且极大的维持了唐朝的政权稳定。

然而时间久了,再优秀的制度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府兵制也不例外,随着天下承平日久,土地兼并之风也愈演愈烈,军府的土地也同样不能幸免,长期没有战争,也导致了武备废弛,以至于唐朝中期时军府已经无兵可用,府兵制名存实亡。

时至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建议招募士兵来扩充军队,保卫首都。于是唐玄宗在关中地区征募了十二万士兵,用于宿卫京师,这只军队被称为“长从宿卫”,后更名为“彍(guo)骑”。

尝到甜头的唐玄宗自然也要将这个制度推广全国,他在边防地区也广泛的采用募兵制度,这只军队叫“长从边兵”,从此募兵制成为了唐宋时期的主要军事制度。

强枝弱干的军事格局

面对日益强大的少数民族,光有士兵远远不够,唐玄宗再设立了十个节度使来管理这些军队,总共统军四十九万,拥有战马八万匹,并且由于招募的是边境地区的居民,因此这些军人中很大部分都是番兵番将(即归化的少数民族)。

“安史之乱”的主谋安禄山史思明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人不仅作战勇猛远胜内地的“太平兵”,并且熟知当地的地理人文,因此他们在军中能吃的开,最终竟能干到节度使的职位。

这一情况的造成,唐玄宗难辞其咎,这位前半生英明神武的皇帝,在执政后期认为天下清平,自己应该无为而治,因此李林甫(即剧中的林九郎)、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而像安禄山等边将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大好良机,他以诛杀杨国忠为借口,掀起了“安史之乱”。

被宦官掌权的王朝末期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个朝代宦官掌权的程度能超过唐朝,在唐朝末期,宦官们不仅能把持朝政,更能随意废立皇帝,甚至皇帝的生死。

与同样宦官作乱的朝代不同,这种权势的背后是强大的军队给他们撑腰。在“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各地的节度使却各个拥兵自重,不服中央政府的管理。于是建立起强大的中央禁军成为了当务之急。

唐肃宗(唐玄宗之子)时期,唐朝的中央禁军已得到了较大的加强,然而各地藩镇的尾大不掉,加之各少数民族国家(如吐蕃、南诏、沙陀)的崛起,让唐朝疲于奔命,并且出现了禁军背叛皇帝的情况。

鉴于如此复杂的形势,皇帝选择了神策军作为禁军的主要力量,这只军队原本并不属于禁军,在吐蕃军攻陷长安后因为勤王有功,逐渐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并且指派了心腹太监来掌管神策军,从此神策军的待遇一天比一天好,将领们都抢着加入神策军,而掌管神策军的宦官势力也蒸蒸日上,最终凌驾于皇权之上。

结语

唐朝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朝代之一,它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军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唐朝的盛极而衰,使得中国出现了四分五裂的乱世格局。

文:桌面战争兵棋 | GEN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秀评价为什么高于刘邦?就凭这点刘秀已经远胜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虽然他的功绩不如刘邦,但后人对他某方面的评价是要高于刘邦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论开国难度,刘秀肯定没办法跟刘邦比,但刘秀对待功臣的态度和方式也是刘邦不能相比的,这也是后人对他们评价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刘邦称帝后疑心是一天比一天重,身边的功臣几乎全被猜忌过,而刘秀就能接纳这些陪同他一

  • 蔺相如和廉颇真实关系如何?蔺相如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着同一个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也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和廉颇发生一些隔阂,但蔺相如为了保住大局,其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身披荆棘前来道歉,两人就此成为刎颈之交。那在历史上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败走华容道很多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大军溃败不得不撤退,但是却遇到了关羽被派来拦截他,幸亏关羽念着曾经曹操对他的恩情,没有杀了曹操,而是最终放走了他,这才让曹操捡回一条命。只是诸葛亮明知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拦截?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下一句歇后语又是什么?曹操败走华容道(歇后语)

  • 郑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郑庄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郑庄公是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即位后先是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然后带领郑国发展经济、农商,使得郑国一度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小霸王。实际上在郑武公立储时,武姜希望能立小儿子共叔段,但郑武公还是决定立长,武姜对大儿子郑庄公并不算好,他担心郑庄公会因此报复,所以决定发动叛乱。只不过叛乱以失败告终,郑庄公和

  • 秦武王真的举鼎被砸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历史上,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始皇,中间几乎就没有过一位昏君,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不过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位奇葩的秦国国君,这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好武,爱好举鼎,可是最终却被鼎给砸死了,这一生过的也是让人过目难忘了。当时秦武王举鼎到底有多重?他真的是被鼎砸死的吗?秦

  • 郑旦比西施还美为什么没人知道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一直都被认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以相貌上面,西施自然应该算是顶尖级别的,少有人能比,但其实,就在与西施一同前往吴国王宫的人中,却有一个比西施还要更美的女子郑旦,可是为什么后世只知道西施却不知道郑旦了呢?郑旦和西施当年,有没有与夫差有过孩子,为何那么多美女总是没有后代呢?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美

  •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立有大功,受封于大国,共有四十余城。窦太后这样做明显是想照顾自己的爱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劝阻汉景帝别这样做,弄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叫上鲁肃?鲁肃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向曹操借来10万支箭,使得周瑜、鲁肃等人心服口服。不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借箭一说,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借箭的当晚为什么还要叫上鲁肃,实际上鲁肃正是这场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诸葛亮计中计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讲

  • 伍子胥过昭关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段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自然就是伍子胥,他是端午节来历的争议之一,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这段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伍子胥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竟然会一夜白头?而伍子胥后来又有鞭尸的记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伍子胥鞭尸的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恨之入骨呢?提起伍子胥,很

  • 曹操为什么认为,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如果还在就不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是曹操的谋士,至于郭嘉的能力如何,民间有各种传说和演绎,但是还是要看历史上的记载,以此为标准。而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赤壁之战战败之后,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毕竟民间还流传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闻,究竟如果国家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