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弘昼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竟靠装疯卖傻自保

弘昼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竟靠装疯卖傻自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1/16 1:46:56

弘昼是雍正皇帝第五子,乾隆的弟弟。弘昼从小娇生惯养,所以在性格上有些狂妄。其实弘昼的一生也挺悲哀,为了躲过储子之争他只能选择靠装疯卖傻自保,可能有人会觉得弘昼是大智若愚,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生存手段。毕竟大家肯定都听过他们的父亲雍正即位时的凶险,兄弟相残也不是不可能。这位爷的荒唐一生被后人看在眼里,其中的心酸和无奈谁又能明白呢。

曾经,宫廷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里面描写了弘昼是乾隆最好的兄弟,被称为“荒唐王爷”。弘昼敢在朝堂上殴打大臣,戏弄皇叔,爱办丧事,吃祭品。而乾隆对弘昼也非纵容,弘昼就越来越肆意妄为,傲慢任性,放荡不羁。

弘昼与弘历(乾隆皇帝)同岁,但是比弘历小一点,弘历排行老四,弘昼排行老五。当时,弘历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秘密立为皇储,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弘昼的生母是一个王府格格,纯懿皇贵妃耿氏。弘昼与弘历年龄相仿,关系很好。一是他们兄弟本身数量不多,二是同龄人一起长大,关系自然铁。后来,弘历的大哥和二哥都去世了,皇位竞争最激烈的是老三弘时和老四弘历,作为老五的弘昼则无心参与其中。弘历看到弟弟弘昼根本不觊觎皇位,对他更加放心与厚爱,比如,乾隆即位后,把雍亲王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从这可以看出,乾隆对弘历的厚待。

故事一:殴打大臣

弘昼与军机大臣讷亲发生争执,弘昼暴脾气上来,竟然旁若无人地殴打讷亲。当时武百官都傻了,大气不敢出,因为乾隆还坐在那里。乾隆就那么看着,什么也不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乾隆这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谁也别惹我弟弟,否则有好果子吃。后来,乾隆还命弘昼参与议政。

故事二:狂妄自大

乾隆在监试八旗子弟,到了吃饭的时候,弘昼去替乾隆,乾隆不去。弘昼就发火了:“皇上难道以为臣给了这些士子钱财,请托他们办事吗?”

乾隆当时肯定生气,但是也没有表达。第二天,弘昼又去找乾隆道歉,乾隆却根本没放在心上。

故事三:喜办丧事

弘昼有一个爱好,喜欢给自己置办丧事,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办丧事。别人都忌讳说“死”但是他不忌讳,他说人总有一死,没有可忌讳的。每次给自己办丧事,弘昼都是自己主持,办得就像是真事一般,必须大家都摆好祭品,放哀乐,发自真心地哭泣,还要收礼物。他自己则在一旁吃着祭品,哈哈大笑。

文武大臣对弘昼的这一做法非常头疼,因为他实在是太另类了。而且,弘昼还要大家随礼,大家又要破费,心底暗暗生气,甚至是暗自咒骂,可是还是得去参加,因为谁也不敢得罪这位“荒唐王爷”。

故事四:与乾隆闹掰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发生火灾,乾隆被困在火海中,虽然弘昼赶到了,但是没有冲进火海去救乾隆。乾隆事后感觉很心寒,自己这样掏心掏肺地对待皇弟,他却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出手相救。最后是乾隆的儿子五阿哥永琪冲进火场将乾隆平安救了出来。

后来,弘昼因“仪节僭妄”被罚俸3年。再加上和乾隆关系不如以前,弘昼生病,弘昼的儿子也因为犯了法被捕入狱。乾隆去弘昼府上探望,弘昼恳请乾隆赦免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乾隆却给他留了几个字就走了:天子犯法庶民同罪。

之后没过几天,弘昼便去世了。这位“荒唐王爷”走完了自己荒诞的一生,他到底是自然病亡,还是被乾隆赐死的呢?这成了一个谜。

其实,“荒唐王爷”的种种怪诞的行为,目的就是使自己避免进入皇权的争夺中,是一种自保的方式。而弘昼其实是雍正皇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他很有文采,他的传世之作《金樽吟》被称为清代的名篇,“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表达了他无心恋皇权的心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兰芳共和国建国后,回清朝请求称藩,乾隆为何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兰芳共和国其实知道的人不多,这个国家有这个叫法其实是指的在清朝乾隆时期的,话说当时一位叫罗芳伯的人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一个叫兰芳共和国的国家,当然了罗芳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建国成功后他找了个机会派人回到清朝乾隆皇帝那,想让乾隆把兰芳共和国做为一个新的藩地,但是最后乾隆却拒绝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

  • 埋根首进什么意思?朱轼破解乾隆此话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皇帝在传达旨意时,有时候不会直接说明意图,而是让下面的人去猜。例如乾隆有一次批阅一封紧急奏折,他只对前方战线回了四个字“埋根首进”,这让大家都一头雾水,埋根首进到底是为什么意思呢?赵翼带着这四个字跑去问纪晓岚,但纪晓岚无法解读。后来他又去请教乾隆的老师朱轼,这才明白皇帝究

  • 昭宣中兴汉昭帝有多少功劳?霍光才是背后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昭宣中兴可能更多人会把功劳记在汉宣帝身上,而忽略了汉昭帝。毕竟汉昭帝继位时只有8岁,根本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所以是由托孤大臣霍光代为辅政。汉昭帝十分信任霍光,霍光也没让昭帝失望,曾在关键时刻平定政变,保住了刘弗陵的皇位。可惜汉昭帝英年早逝,不然此后定能做出一番成就。在霍光的帮助下,西汉逐渐恢复国力

  • 韩哀侯怎么死的?为韩国开疆扩土晚年却遭到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哀侯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也是带领韩国崛起的关键人物。韩哀侯是晋国韩武子后人,虽然在位只有6年时间,但他带领韩国灭郑,开疆扩土,使得韩国就此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不过韩哀侯最后结局却不得善终,而且死因成谜,看似背后还隐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两位大臣在朝堂之上产生冲突,最后却是把韩哀侯刺死,这件事

  • 刘病已继位之后,为什么追封自己的爷爷为太子而不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古代的皇帝继位之后,都会为自己曾经的长辈追封,比如曹操生前没有当皇帝,而死后曹丕就追封他为皇帝,孙权也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了。然而,西汉时期刘病已当皇帝之后,对于自己的爷爷,也就是当年因为巫蛊之祸被汉武帝杀掉的儿子刘琚,只是追封为戾太子,而不是皇帝,而且这个戾字也是一个不好的字,这是为

  • 李斯为什么要陷害自己的女婿,选择扶持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是秦朝一代名相,但他的所作所为却遭后人诟病。他和赵高擅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设计逼死扶苏,扶持胡亥继位,这样他们便能掌控朝中大权。不过扶苏怎么说也是李斯的女婿,李斯就真能下得了手?实际上李斯原本并不打算帮助赵高,但赵高却威逼利诱,这才让李斯就范。而李斯也没能如愿,最后死在了赵高手下,恐怕临死前他也

  • 司马懿手中没有实权,为何能通过3000死士就能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对司马懿这个人不会太陌生了,司马懿在老版的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老奸巨猾,隐忍了大半生终成为了窃国大盗,不过要说起司马懿这个人,到也没有窃国,因为那都是后人所干的事。但是要是没有他那三千死士发动的那场政变,他的后人也没有这个机会。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司马懿手中并无实权,为何还能政

  •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寿山。此次来到天寿山除了祭祀列祖列宗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帝还要给自己寻找陵寝。此前,按照万历的意图部署,内阁首辅张四维预先派出礼部、工部大臣和钦天监和风水

  • 在夺嫡之战中,曹植为何会输给曹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中的那些故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曹植与曹丕的那段世子之争了,这一直以来都是三国爱好者们所讨论的重点。相比于曹丕,曹植确实要更有才一些,更加受到曹操的青睐。可是为什么最后继承曹操衣钵的却是曹丕呢?下面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点评。首先其实能继承曹操衣钵的并不是只有这两个人,比如曹冲、曹昂、

  • 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志》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酒”这种东西充斥着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论是魏国、蜀国,还是吴国,都会有那么几位嗜酒如命,不饮不欢的人。与之相比之下,酒在东吴的历史显得就比较特别了。据悉,历史上关于“药酒”的记载,最早就是出现在东吴。不过我们今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