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明帝为何派人西天取经?他怎么知道佛教的?

汉明帝为何派人西天取经?他怎么知道佛教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2/20 9:18:45

佛教能够传入中国,这与汉朝时期的一位皇帝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汉明帝刘阳。相传,汉明帝有一次做了一个梦,就梦到了有关佛教的内容,然后派人前往“西天取经”,自此之后,佛教传入中国,也因此有了大名鼎鼎的白马寺。然而,在根本没有听说过佛教的前提下,汉明帝究竟是如何做的这样一个梦?他如何得知世界上还有佛教的呢?

佛教诞生于两千多年以前。随着佛教的传播,到了西汉时,西域的某些小国已经信奉佛教。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元寿元年(前2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派遣使臣伊存到达长安,太学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从此以后,佛教就逐渐流传开来。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中见一个金人,身高丈六,在皇宫的庭院中飞翔。第二天,汉明帝召集大臣,讲了自己昨晚梦中所见,并问大家这个梦是吉是凶。太史傅毅回答说:“臣听说西方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叫佛,佛的形象同陛下所梦见的一样。”

汉明帝也信佛,听罢此言,当即派郎中蔡愔、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8人组成使团,前往西方拜求佛法。蔡愔、秦景、王遵等奉命西行,抵达大月氏国(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在大月氏国,蔡愔等人正巧遇到了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大师,并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于是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弘法宣教。

因路途遥远,蔡愔等人就买了两匹白马,让它们驮着佛经和佛像返程。永平十年(67年),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对来自印度的二位高僧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暂住。随后,东汉政府安排人开始了翻译佛经,译出的经卷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

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兴建寺院。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命名这座寺院叫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寺,故白马寺被称为“释源”、“祖庭”。

汉明帝在位的时候,整个社会还是比较稳定的,人民的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这样的社会状况应该是统治者很乐意看到的景象。那么,如何保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呢?那就需要有一种信仰来束缚百姓的思想。

汉明帝之前,佛教已经开始传入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小国了。对此略有耳闻的汉明帝应该也会感到好奇。再加上他有一次做了一个梦,让大臣解梦的时候有个大臣对他说起了他梦见的形象很像佛教中的佛。这让汉明帝感到不明觉厉。

于是,汉明帝派人到西天取经。他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另一方面是可以营造神秘感,可以增强皇权的权威。另一方面,假如佛教的教义可以让百姓安分守己,那就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了。

可以说,佛教在汉朝开始传入并且得到发展乃至逐渐兴盛,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统治者的用心推广是分不开的。当然,佛教里面的一些引人向善的教义还是有一些积极的意义的。

佛教不是我们中华本土的是,外来的和尚,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国开始扎根发芽发展,其实佛教能引入到中国,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东汉明帝刘庄,他是汉光武帝刘秀阴丽华的儿子,因为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所以派出了取经团队,引入了佛教。

根据记载在公元64年也就是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高达六丈的金人,头顶上放射金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可是刘庄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博士傅毅就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刘庄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于是派使者蔡愔,秦景等十几个人出使西域拜佛求经,这个比西游记的唐僧还要早。

蔡愔等取经团队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终于到达大月氏(阿富汗至中亚一带)其中的艰辛不必唐僧师徒差,在那里遇见印度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后来,在蔡愔的力邀下,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便与蔡愔一行,用白马驮着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佛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回到了洛阳。由于蔡愔等人是用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汉明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以纪念佛教进入中国。白马寺是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中心,被众多的佛教派系公认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营建的第一座寺庙。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各地都建有以白马为名的寺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东北土匪黑话是什么?杨子荣与座山雕都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从古至今,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黑话,有着各种暗语等一些隐语文化。就比如说“西北玄天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这句话可能有些人比较熟悉,也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若是要说到“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句东北土匪的黑话了。东北的土匪,又

  • 旧中国当土匪有什么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历史上土匪遍野,他们肆意横行,杀人越货,到处占山为王,对社会的秩序与百姓的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危害。不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近代中国社会当中几乎随处都能够看见土匪的踪影。然而在旧社会当中,相当土匪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人人都有那个资格当土匪的,那么当年想要当土匪需要什么资

  • 刘肥为什么认妹妹当干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认干妈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但是所认的人一般而言适是和自己没有太大的血缘关系的,但是年纪比自己大,是自己父母辈的人。然而在汉朝历史上,刘邦的长子刘肥,居然认了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吕雉所生的鲁元公主做干妈,哥哥把妹妹当做干妈,这是怎么一回事?汉朝皇室的辈分关系就这么乱吗?汉高祖刘邦在发迹前,在老家沛县

  • 蔡锷为何能够享受国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蔡锷,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们不会陌生了。这个人可不得了,早年是梁启超的学生,是李宗仁的老师,朱德曾经还是他的部下,情人是人人皆知的小凤仙。新中国的觉醒,蔡锷将军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与牺牲。只可惜英年早逝,成为了民国时期第一位享受国葬的人。蔡锷,1882年出生,从小聪慧,12岁中秀

  • 律敕之争是如何爆发的?司马光有多么记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情。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也应该备受表彰。可以就是这么一位优异的少年,长大之后却是非常的记仇,而且还做了一件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吧。公元1085年(神宗元丰八年),67岁司马光也是高就,当上了当朝宰相。不过

  • 娥皇女英为何都嫁给了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娥皇女英都是舜的妻子,而娥皇女英是被他们的父亲嫁给舜的,那在当时为什么他要把自己两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个人?据说舜其实不止有娥皇女英两个妻子,他还有一个妻子,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上古时期的婚姻制度与现在肯定有很大的不同,上古时期的嫁娶到底是怎样的呢?舜真的是有三个妻子吗?娥皇和女英是古代传说中

  • 纪晓岚为什么会被乾隆贬到乌鲁木齐?只因一封信让乾隆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纪晓岚是乾隆时期著名官员,他30岁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此后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还有太子少保。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纪晓岚虽然博览群书,但如何在官场处事并非他的长处。这点乾隆皇帝也很清楚,所以才会把他留在身边,认为他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而在纪晓岚44岁的时候,因为一

  • 朱元璋朱棣为何都没杀徐辉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杀功臣已经成了人们认识朱元璋的一个标志事件了,他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这些大臣们,最后可以说是一点活路都没给。不过,在众多功臣中,却还是会有一些最后并没有落到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比如徐辉祖。徐辉祖不仅朱元璋没有杀他,朱棣后来也没有杀他,而且他在靖难之役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为什么两任皇帝都没有动他呢

  • 魏国衰落因不懂珍惜人才?魏武侯和魏惠王错失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异军突起,称霸中原一家独大。但魏国的强盛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而是在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逐渐走向衰落。其实当时魏国人才辈出,例如吴起、商鞅、张仪等人,但他们都是在别国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巅峰。特别是秦国能够崛起,魏国算是输送了不少人才,难道魏武侯和魏惠王就不识精英吗?从几个例子来看,他们在对待人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宰相候选人?只有刘伯温洞察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称帝后,对各个部门都进行了改革,其中朱元璋废除宰相和行中书省,然后设置三司,这样等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实际上朱元璋此前还找过刘伯温商量宰相的候选人,结果这些人都被杀了。可能在旁人眼里还不明白朱元璋到底是想干嘛,但刘伯温不是一般人,他知道朱元璋此举的真正目的。从朱元璋身边能活下来的人,当然都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