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大臣为何敢频频向皇帝施压?是皇帝太软弱吗?

北宋大臣为何敢频频向皇帝施压?是皇帝太软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12 更新时间:2024/3/30 8:05:12

宋朝虽然有着非常辉煌的文化成就,在各个领域也都有非常不错的发展,但就是遭不住邻国的入侵。因为北宋特殊的制度,使得重文轻武已成常态,不过反映在朝廷内部还有一件趣事,就是北宋的皇帝似乎老是被大臣施压,弄得很没面子。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失去了威严,但北宋的皇帝似乎就不怎么在乎这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每每看到电视宫廷剧中,大臣像乌龟一样趴在皇帝脚下,战战兢兢,磕头如捣蒜的样子,我就常常想,历史上那些习孔孟之道出身,以匡正时弊、报效国家为己任的士大夫,难道都如此猥琐或卑贱吗?随手翻翻史书,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很多大臣甚至当面向皇帝叫板,试以北宋举几例: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爱好,喜欢在后花园用弹弓弹麻雀。一天,玩得正起劲,一大臣声称有急事求见,尽管极不情愿,但听说是急事,宋太祖还是立刻接见了这位大臣。谁知大臣东拉西扯汇报后,宋太祖才发现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便大怒,责问他为什么要撒谎。大臣说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没有撒谎,因为我认为再小的公务也比弹麻雀紧急。

见对方还顶嘴,宋太祖怒不可遏,随手抄起一把斧子,用斧柄打落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没叫痛,也没哭泣,只是俯下身,默默地捡起牙齿放到怀里,收藏起来。宋太祖说,你收起牙齿,难道要去控告我?大臣说,我虽然无权控告陛下,但将来自会有史官把今天的事情记载下来的,“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宋代司马光《涑水纪闻》)这无异于威胁皇帝。但奇怪的是,面对威胁,宋太祖竟然怒火顿消,不仅没有责罚大臣,反而赏赐了大臣许多金帛。

赵普是宋太祖的宰相,曾经为宋太祖策划过许多“阴谋”,比如“黄袍加身”,比如“杯酒释兵权”,倍受宋太祖的信任。不过,倍受信任的赵普也有个毛病,对于朝廷大事,赵普常常固执己见,有时甚至当面顶撞皇帝,让皇帝十分难堪。当年,周世宗柴荣手下有一名虎将叫符彦卿,曾随周世宗南征北战,军功累累,颇有将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后,想重新找一将才统帅三军,他想到了符彦卿。

因为宋太祖已经封符彦卿为太师,名位已盛,再授兵权,无异于又来一个石守信、高怀德,为此,赵普多次谏阻。但宋太祖主意已定,而且也拟好了任命文书,交给下面传达。赵普听说后,立即自作主张,从有关部门截获了任命文书,揣在怀里,又去找宋太祖谏阻说:“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宋太祖见他老是拿符彦卿说事,怒道:“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赵普见皇帝仍然执迷不悟,抬高声音说:“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宋史?石守信传》)赵普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器,直刺宋太祖软肋,有剥皮露骨、入木三分之效。宋太祖好一阵沉默,也没发怒,最终取消了对符彦卿的任命。

还有一位宰相用赵普这句如同利器的话质问过皇帝。据宋代王懋《野老记闻》载,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大将狄青因战功被宋仁宗提拔为枢密使,出任最高军事长官。考虑到武将谋反的先例,北宋建国以来,枢密使一职基本不授武将,均是文臣担任,所以,狄青出任枢密,反对声此起彼伏,尤其是宰相文彦博态度特别坚决。

文彦博多次向宋仁宗建议,把狄青贬官外调,降为有职务无军权的地方官。这一消息被狄青本人听说了,他赶紧找到宋仁宗,表白自己的忠心,还抱怨说,这样安排是:“无罪而出典外藩。”后来,朝廷讨论狄青的去留问题时,宋仁宗向文彦博说出了狄青的表白和抱怨,而且不无惋惜地说:“狄青是忠臣。”希望挽留狄青留任枢密使。为了打消皇帝的顾虑,避免重蹈武将乱国的覆辙,文彦博竟然对宋仁宗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弄得宋仁宗哑口无言,只好把狄青罢官贬职。

宋仁宗无子,死后传位于养子赵曙,是为宋英宗。宋英宗继位后,对亲生父母恪守孝道,对养母曹太后却十分冷漠,后来几乎正常礼仪都不愿意履行了,曹太后非常痛苦,便对一些宋仁宗的旧臣富弼、胡宿、吴奎等人哭诉。

枢密使富弼听后非常生气,他去当面拜见宋英宗,直言不讳地说:“方仁宗之世,宗属与陛下亲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闻也。今皇太后谓臣与胡宿、吴奎曰:‘无夫妇人无所告。’至不忍闻,臣实痛之。”意思是当年宋仁宗选择你为继承人,是因为你孝心很好,而如今你当了皇帝,对皇太后却不闻不问、礼孝皆无,这不是前后不一吗?富弼说完后,还不解气,竟然举起上朝用的竹板,指着宋英宗的床榻说:“非陛下有孝德,孰可居此?”听到这句以下犯上、盛气凌人的话,宋英宗竟然弯下身躯连声说:“不敢。”

其实,北宋一朝,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还远不止这些,像包拯,就曾在朝堂之上,因为人事安排和宋仁宗争得面红耳赤,吵架一般,激动得口水都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宋真宗要册封最宠爱的刘德妃为皇后,安排杨亿起草封后诏书,杨亿却认为刘德妃德行不够、出身不好,竟然公然拒绝起草文件,结果让封后一事不了了之。不特如此,纵观中国历朝士大夫,有骨气、尚名节者真的多不胜数,他们倔起来,不但常常同皇帝叫板,有时甚至不惜以身殉道,这与许多电视剧里的表演,实在有天壤之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齐桓公吃过婴儿是怎么回事?最终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身为春秋霸主之一,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名的,在那个群雄并立的时代,能够成为霸主,除了他手下的臣子们十分厉害,齐桓公本人也必然是雄韬武略。可是,这样一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人,居然还吃过婴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吃掉的是谁?他身为一代霸主,为何最终却会被饿死在宫殿里呢?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

  • 刘伯温为什么死前给朱元璋留了一筐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都说刘伯温是神机妙算,有很多与他有关的故事,都是在表现他的聪明智慧,只不过,因为在流传过程中,或许被很多人加入了一些元素,所以我们看到的刘伯温未必就是当年那个真实的刘伯温、而据说,刘伯温在自己临死之前,留给了朱元璋一筐鱼,但是朱元璋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17年之后,朱元璋才终于明白了。俗话说

  •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以前应该都读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对于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很多人一定都觉得非常厉害。历史上的田忌确实是齐国的一位名将,而且孙膑也是因为受到了田忌的赏识,才成为了田忌的门客,田忌本人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对于田忌的生平你知道多少?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齐国大将田忌的生平简介。田忌是

  • 司马迁被阉冤不冤?其实只受宫刑没受死刑已是恩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后来因为替李陵辩解遭到宫刑。说起来司马迁也是有点倒霉,他是因为相信李陵的人品,觉得他不会倒戈,所以才站出来帮他说法,没想到李陵却真的待在匈奴。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也就顺手拿司马迁出气,不过以汉武帝的脾气来说,他没赐死司马迁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说明他还没彻底失去理智,不然司马

  • 澶渊之盟到底屈辱不屈辱?为什么有人说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辽国订立的一项合约,相当于停战书,两国之间因为有澶渊之盟,所以后来的百年之间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大的战争,而且还相互帮助,看上去一派祥和。但是,澶渊之盟背后的代价却是,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非常多的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到底应该算是耻辱,还是一种成功呢?在多数人看来,澶渊之盟确实是

  • 年羹尧被贬后有多惨?昔日大将军成落魄看门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原本可以坐收无尽的名利,但他目中无人的态度却把他给害惨了。雍正即位后,急需年羹尧帮他打赢这场战役,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得知年羹尧的捷报后,雍正对他已经算是做出特殊的宠遇。年羹尧却得意忘形起来,不把皇权放在眼里,雍正是一忍再忍,最后见他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只能将年羹尧削官夺爵,最后赐他自

  • 宋仁宗为什么拖了四十年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立太子对于古代的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有了太子,那么当皇帝死后,不管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整个国家也不会会陷入混乱,群龙无首,因为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立太子了,比如宋仁宗,他足足拖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立下太子。为什么

  • 徐荣有多厉害?曾正面击败曹操和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荣是东汉末年将领,任中郎将,曾在汴水之战和梁东之战中分别击败过曹操还有孙坚。虽然当时曹操还不是鼎盛时期,但孙坚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江东猛虎,徐荣能击败孙坚就证明他的实力非同小可。不过了解徐荣的人好像不多,他在演义和正史中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历史上真正的徐荣足以列入三国一线将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徐荣,

  • 廉颇不是赵国名将吗,为什么会死在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非常重视家乡,认为即便是死在了外地,也必须埋在故乡,称之为落叶归根,人生最后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侍寝。然而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他是赵国名将,也是赵国人,可最终却是死在了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廉颇为何会离开赵国去往楚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什么没能回到赵国呢?公元前243年

  • 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武惠妃作为唐玄宗的一个宠妃,生前也是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后来杨贵妃进宫,其实是因为她和武惠妃长得很像,唐玄宗想要借此来怀念武惠妃而已。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武惠妃这个人却并不简单,她姓武,与武则天还有点关系,而且她最后的死因还很奇怪,她是被吓死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