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头痛被骂好了是为什么?

曹操的头痛被骂好了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41 更新时间:2024/1/25 20:58:27

曹操有头疼病,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而且在小说里面,华佗还是因为去医治曹操,结果因为他说要开颅手术,就被多疑的曹操给杀掉了,临死还在后悔不应该杀掉华佗。历史上当然没有这回事,这也都是后世瞎编的。不过,曹操自己却也说过,他看了一篇骂他的文章之后,头痛居然好了,这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文章,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陈琳之檄,可愈头风”,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说的是“建安七子”陈琳,作为汉末枭雄袁绍的幕僚,代袁绍起草了讨曹檄文。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头风病发作,正卧床休息。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读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遂聚众谋士商议迎敌。檄是古代声讨敌方罪状的一种文书。历史上的传世之作,首推汉·陈琳的《讨曹操檄》。其传世之由,胜在“言词之犀利”(《古文观止》)。

陈琳(156-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仕袁绍,后归曹操。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对陈琳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你骂我就骂我吧,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听了呵呵一笑,不再计较。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这篇《讨曹操檄》,从勤王军的角度,数罪恶而起义,文笔优美。文情并茂,有条不紊,不愧为千古绝文。檄文首先举了赵高、吕后的史例,以复兴为己任的冀望,跃然纸上。檄文从家世切入,嘲讽曹操是宦官之后。问候对方的长辈,是檄文古往今来的传统,通常都不是什么好话,这也是曹操耿耿于怀之处。檄文提到袁绍曾有三次帮助曹操的恩情,第一次是讨董卓起兵时,袁绍让曹操当部下;第二次是袁绍上表天子让曹操当兖州刺史;第三次是协助曹操平定吕布的叛乱。而曹操反而不顾袁绍昔日恩情,讽刺了曹操的忘恩负义。

檄文抨击曹操不礼遇士大夫,像任意诛杀九江太守边让、逮捕太尉杨彪下狱、擅收议郎赵彦致死等,激起敌仇同慨。曹操公然挖坟墓取财物,“破棺裸尸,掠取金宝”,为盗坟还设置“发丘中郎将”(相当于挖土将军)、“摸金校尉”(相当于采金队长之类)等官衔。檄文直指曹操曹操伤伦理,缺德范骂的痛快淋漓。檄文结尾时再提曹操的种种不是,断定其失败在即;称赞袁绍的优势,褒扬其胜利在望。然后提出悬赏酬金:“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连曹操都赞叹的《讨曹操檄》,值得一读。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将士们沙场浴血杀敌,而文士们则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谋士们除了给主公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外,有时还要发挥特长,用骂人的方式来攻击敌方,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曹操素有头痛病,疼起来时,辗转反侧,求医问药,但不管用。在官渡之战时期,袁绍的一位手下写了一篇文章,语言犀利,大骂曹操祖宗三代,曹操听后,头疼病得到缓解。一篇文章竟然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那么此人是谁呢?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话说当时曹操与袁绍对峙,袁绍帐下陈琳文采出众,给袁绍写了一篇《讨贼檄文》,堪称有史以来“千古第一骂”。

汉灵帝时期,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曾劝阻何进进京城洛阳诛杀宦官,奈何何进不听,以至于何进被杀。董卓霸京师后,陈琳逃难到冀州,追随于袁绍。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一个宦官。宦官怎么会有后代呢?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后来才有了曹操,曹操只不过是一个太监的孙子。而反观袁绍,四世三公,出身名门,还对曹操有过恩惠,这尊卑贵贱,不言自明。此外,陈琳还攻击曹操挟持天子后,不仅不匡扶汉室,反而秽乱宫闱,专横跋扈,顺其者昌,逆其者亡。手下设立摸金校尉,专门掘人坟墓,天神共愤。

当时这片檄文传到曹操手里的时候,曹操正思考战事,头疼欲裂,卧榻在床,让人读给他听,他人读完此文,曹操大叫一声,惊出一身冷汗,猛地一下子做起来,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我的头痛病好了。

曾经刘备、董成、马腾等人都在汉献帝刘协的衣带诏上签过字,盟誓要一起斩杀曹贼,匡扶汉室。这里有一个疑点是,华佗有在这个衣带诏上签字吗?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清楚,想杀曹操,真的太难了,但是对于时刻为曹操看病的华佗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所以他们找到华佗,想让华佗来具体实施这件事情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让陈琳拿着此檄文在袁绍墓地大声朗读此文,一是为了怀念和袁绍的友情,对视敌人,但是英雄惺惺相惜,在一个就是用这篇文章激励自己不断的前进,鞭策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而奋斗。

后来,袁绍兵败,陈琳不得已归降曹操。曹操见了陈琳,笑嘻嘻地跟他说,你骂我一个人就好了,为什么要牵涉到我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说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后来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为何敢频频向皇帝施压?是皇帝太软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虽然有着非常辉煌的文化成就,在各个领域也都有非常不错的发展,但就是遭不住邻国的入侵。因为北宋特殊的制度,使得重文轻武已成常态,不过反映在朝廷内部还有一件趣事,就是北宋的皇帝似乎老是被大臣施压,弄得很没面子。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失去了威严,但北宋的皇帝似乎就不怎么在乎这点,这到底是怎么一

  • 齐桓公吃过婴儿是怎么回事?最终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身为春秋霸主之一,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名的,在那个群雄并立的时代,能够成为霸主,除了他手下的臣子们十分厉害,齐桓公本人也必然是雄韬武略。可是,这样一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人,居然还吃过婴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吃掉的是谁?他身为一代霸主,为何最终却会被饿死在宫殿里呢?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

  • 刘伯温为什么死前给朱元璋留了一筐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都说刘伯温是神机妙算,有很多与他有关的故事,都是在表现他的聪明智慧,只不过,因为在流传过程中,或许被很多人加入了一些元素,所以我们看到的刘伯温未必就是当年那个真实的刘伯温、而据说,刘伯温在自己临死之前,留给了朱元璋一筐鱼,但是朱元璋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17年之后,朱元璋才终于明白了。俗话说

  •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以前应该都读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对于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很多人一定都觉得非常厉害。历史上的田忌确实是齐国的一位名将,而且孙膑也是因为受到了田忌的赏识,才成为了田忌的门客,田忌本人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对于田忌的生平你知道多少?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齐国大将田忌的生平简介。田忌是

  • 司马迁被阉冤不冤?其实只受宫刑没受死刑已是恩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后来因为替李陵辩解遭到宫刑。说起来司马迁也是有点倒霉,他是因为相信李陵的人品,觉得他不会倒戈,所以才站出来帮他说法,没想到李陵却真的待在匈奴。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也就顺手拿司马迁出气,不过以汉武帝的脾气来说,他没赐死司马迁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说明他还没彻底失去理智,不然司马

  • 澶渊之盟到底屈辱不屈辱?为什么有人说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辽国订立的一项合约,相当于停战书,两国之间因为有澶渊之盟,所以后来的百年之间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大的战争,而且还相互帮助,看上去一派祥和。但是,澶渊之盟背后的代价却是,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非常多的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到底应该算是耻辱,还是一种成功呢?在多数人看来,澶渊之盟确实是

  • 年羹尧被贬后有多惨?昔日大将军成落魄看门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原本可以坐收无尽的名利,但他目中无人的态度却把他给害惨了。雍正即位后,急需年羹尧帮他打赢这场战役,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得知年羹尧的捷报后,雍正对他已经算是做出特殊的宠遇。年羹尧却得意忘形起来,不把皇权放在眼里,雍正是一忍再忍,最后见他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只能将年羹尧削官夺爵,最后赐他自

  • 宋仁宗为什么拖了四十年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立太子对于古代的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有了太子,那么当皇帝死后,不管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整个国家也不会会陷入混乱,群龙无首,因为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立太子了,比如宋仁宗,他足足拖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立下太子。为什么

  • 徐荣有多厉害?曾正面击败曹操和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荣是东汉末年将领,任中郎将,曾在汴水之战和梁东之战中分别击败过曹操还有孙坚。虽然当时曹操还不是鼎盛时期,但孙坚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江东猛虎,徐荣能击败孙坚就证明他的实力非同小可。不过了解徐荣的人好像不多,他在演义和正史中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历史上真正的徐荣足以列入三国一线将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徐荣,

  • 廉颇不是赵国名将吗,为什么会死在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非常重视家乡,认为即便是死在了外地,也必须埋在故乡,称之为落叶归根,人生最后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侍寝。然而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他是赵国名将,也是赵国人,可最终却是死在了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廉颇为何会离开赵国去往楚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什么没能回到赵国呢?公元前2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