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楚争霸为何宋国能促成弭兵会盟?宋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晋楚争霸为何宋国能促成弭兵会盟?宋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31

春秋大部分时期,都是由楚国和晋国争夺霸主地位。后来两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交战,加上由宋国促成的弭兵会盟,两国基本处于平分霸权的状态。实际上大国频繁交手,倒霉的是其他诸侯国,以及周边小国,被夹在中间的宋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宋国却能在晋楚争霸中起到一个调停的作用,宋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恐怕宋国早就成为大国脚下的牺牲品了。

首先,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第一次弭兵会盟发生于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交情,于是,由宋国权臣华元倡议弭兵,最终受到晋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对于第一次“弭兵之盟”,促使中原地区的战火停止了数十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衞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也即形成了第二次弭兵会盟。由此,在春秋时期,两次弭兵之盟都是宋国倡议,并且在宋国举行的,也即是宋国居中调停的。

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宋国凭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晋国和楚国在中原地区的争霸,经常会波及到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也即这些诸侯国深受晋楚争霸的困扰,自然希望晋国和楚国可以长时间止战。所以,宋国提出晋国和楚国之间休战的主张,容易获得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的理解。当然,之所以由宋国来提出和举行弭兵之盟,则是因为宋国是中原地区的大国,也即宋国的意见,晋国和楚国需要重视,而不是熟视无睹。换而言之,在争霸中原时,宋国是晋楚两国都必须拉拢的对象。

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这一诸侯国的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在春秋时期,除了晋国、楚国、齐国、秦国这第一阵营的强国之外,宋国可以在第二阵营中位列前茅。另一方面,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对于宋国来说,国君为公爵,也即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最高的一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君主受封时是子爵,晋国君主则是侯爵。

最后,由此,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宋国君主的爵位是最高的。所以,在诸侯会盟时,宋国君主的排名是非常靠前的。在此基础上,宋国对于晋国、楚国等大国,以及周边的诸侯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外,晋楚争霸时,宋国之所以能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居中调停,也和宋国大夫向戌存在一定的关系。彼时,宋国大夫向戌与晋国大夫赵文子,楚国令尹子木关系友善,他先亲自造访晋、楚二国,通过这两人在国内的影响力说服楚国和晋国的君主。在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同意在宋国会盟后,宋国大夫向戌又说服齐国、秦国等诸侯国,终于促成了弭兵之盟的举行。总的来说,弭兵会盟的成功,不仅降低了春秋时期的战争频次,也反映了宋国在春秋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买臣妻子崔氏为何自尽?覆水难收的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大臣,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朱买臣出生于寒贫之家,靠卖柴为生,后来经过同乡推荐,拜为中大夫。此后朱买臣向汉武帝献计,平定了东越反叛,因此获得重用。“覆水难收”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朱买臣有关。当年朱买臣娶了妻子崔氏,但常年的穷苦日子让崔氏难以忍受,逼朱买臣写下

  • 戚继光的儿子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会被他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不乏一些因为自己的老爹是高官,所以就为非作歹的纨绔子弟,这种人往往犯了错,都有老爹出面替他摆平,别人看在他的背景的份上,也不会去招惹他,也就造成了他变本加厉。不过,有这种仗着自己权势大就为所欲为的人,却也有即便身为主帅,面对自己不听军令的儿子,直接下令斩首的,比如戚继光。据《仙游县志》载,戚继

  • 秦始皇的遗诏到底写了什么?真的是让扶苏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秦始皇嬴政在临终前,写下了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大局的遗诏,虽然没有明白写下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只是后来被赵高篡改,毁了秦朝的未来。不过,虽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但是那份遗诏毕竟司马迁也没见过,究竟遗诏上面真的写了这样的话吗?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

  • 秦始皇遗诏内容是什么?为何会被赵高轻易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成就一统全国的霸业,却没办法使得秦朝千秋万代。没想到秦始皇最后遗诏竟会被赵高、李斯擅自篡改,不仅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给逼死,还使得赵高成了秦的实际掌权人。其实对于秦始皇来说,他应该知道立嗣这件事对于整个大秦会有多重要,全国刚刚统一,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交接,恐怕这个政权便会被轻易瓦解。所以说秦始

  • 宣华夫人陈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宣华夫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陈宣帝女儿,封宁远公主。等隋朝灭陈后完成统一后,陈氏被选为宫女,后来成为隋文帝的嫔妾。隋文帝非常宠爱陈氏,甚至是冷落了文献皇后。等隋文帝身体抱恙他便封陈氏为宣华夫人。不过宣华夫人后来被卷入仁寿宫变,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又将宣华夫人再次请入宫中。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宣华夫人这个人

  • 王翦灭赵只用了30万人,为什么伐楚要60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可以说是秦国非常棘手的一个对手,尤其是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争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战役,而且赵国很难打,即便是经历了长平之战那样的重创,后面还能继续和秦国对抗。不过,面对这样的对手,灭赵之战却只用了30万,但是面对另一个打过,楚国,王翦却坚持要带60万人,难道楚国比赵国厉害这么多吗?秦朝灭楚的战争,

  •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手中逐渐走衰?魏惠王错用两位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国迅速崛起成为中原一大霸主。等魏惠王即位后,魏国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对于周边国家拥有绝对的压制力。不过到了魏惠王执政中后期,魏国接连败给齐国、秦国还有楚国,导致国力开始走衰,魏惠王在位52年并没能将魏国的强势延续下去,反而是让魏国陷入衰败。其实这跟魏惠王错用了几位人才有关,庞涓和公叔痤

  • 汉景帝明知杀了晁错七国不会退兵,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设立的各个诸侯国,在他后辈的时期,就想着要削掉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了,毕竟如果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这么多诸侯并不是一件好事,会分散掉皇帝的权力。汉景帝时期,就因为这件事情爆发出了七国之乱,而一部分根源就是在于晁错提出的削藩这件事情。而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汉景帝明知道杀了晁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拜为丞相,丞相是当时最高的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诸葛亮直接升为丞相,负责主持朝政。蜀汉的官职也是承袭汉朝,不过东汉为了加强皇权不设丞相,只有西汉才有丞相。曹操当时担任丞相属于特例,一般太傅、三公最大,只不过三公虽然是最高官职但并没有实权。刘备称帝后还是决定采用丞相一职,所以诸葛亮当时已经达到了最高官位。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更是权

  • 盘点太平天国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我在读书的时候还有学过这段历史。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时候,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些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那些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