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潘凤是否有名无实?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

潘凤是否有名无实?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4/1/19 0:29:56

其实潘凤在演义中并不算什么厉害人物,他出场对阵华雄,仅仅一回合就被斩于马下。后来潘凤在网上突然被赋予了“无双上将”的身份,当然这也只是网友对他的一种调侃。很多人都说潘凤有名无实,其实在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甚至多数武将的经历可能都和潘凤差不多,毕竟能从沙场中活到最后的人都是少数,他们必定会被历史铭记。潘凤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已经算很了不起了。

三国时期波澜壮阔,风云变幻,各路豪杰粉墨登场,好戏连台。关羽、张飞、赵云等等骁勇善战、忠勇仗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翻检《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武将打仗稍逊一筹,做人稍矮一节。

比如《三国演义》里,各路诸侯为了讨伐董卓,向洛阳进军,却在汜水关前遭遇了华雄的阻拦。在袁术帐下的猛将俞涉挑战被杀后,韩馥自信地说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然而,就是这个被给予高度评价的潘凤,一回合没有下来,就被华雄结束了性命。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潘凤无能,而是敌人太强大。而同样是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描写了许多像潘凤这样号称骁勇善战,实际上打仗不怎么样的人物。

那么,在这本书中有多少人像潘凤一样,是有名无实的“名将”呢?

要说有名无实的将领,我们先从颜良文丑说起。

在诸侯们讨伐董卓的章节里,潘凤前去挑战华雄被斩首。一时间,联军哗然,华雄杀了韩馥的手下大将,大家瞪大了眼睛,到底董卓有多少实力?联军不得而知。盟主的袁绍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在关键时刻,袁绍想到了自己的手下颜良和文丑。

袁绍口中的颜良、文丑都是冀州人士。因为从前的战绩,有人把他们与张郃高览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孔融更是有着“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的评价。

在遇到关羽之前,颜良和文丑都是战绩显赫的名将。颜良曾先后击退宋宪、魏续。文丑在和公孙瓒的战争中表现抢眼,不但一枪刺死对方猛将,还与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在官渡之战中,他逼退张辽,与徐晃交战也是威风凛凛。

而这两位勇冠三军的人物在和关羽交手时,却遇到了麻烦。

官渡之战,曹军被驻守白马的颜良所阻,在多次挑战无果后,曹操想到了刚刚入帐的关羽。面对正在势头上的颜良,其他战将心生畏惧,而关羽很不以为然。“以观之,如土鸡瓦犬耳!”关羽一副轻蔑的态度,见到颜良本人,他更是把颜良没当回事:“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三国演义》中,“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在罗贯中笔下,袁绍手下名将颜良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犹如一个野草,被关羽的旋风立马刮得不见踪影。无论是骄兵必败,还是实力不行,总之,颜良犹如闪电般地退出了舞台。

颜良死后,他的挚友文丑径直攻向曹军,并取得了不俗战绩。

阻挡文丑脚步的还是关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惊艳时光。关羽披挂上阵,“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逃走,在关羽面前已经不可能。关公快马加鞭,追上正在逃跑的文丑,大刀一挥,砍刀文丑脑后,文丑应声落地,性命归西。

能够打败曹操的其他将领,却在关羽手下翻了船。这完全可以说明,文丑技不如人,艺不如人。

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太无能。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颜良、文丑的名将称号显然要大打折扣。

在蜀汉阵营,也有一位常被说成是“有名无实”的悍将,那就是在“五虎上将”中战功最少的马超。

马超身为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家族世代镇守在西北边陲,他曾经因骁勇善战而名声大振。加上人长得气宇不凡,人们称他为“锦马超”。在率铁骑平定各地动乱时,屡立战功,被羌族百姓尊称为“神威天将军”。

战事常有,而常胜将军不常有。在率军抗击曹操时,尽管马超曾逼得曹操“割须弃袍”,但归顺蜀汉后,马超却没能再立下多少战功,在汉中之战中表现并不抢眼,战后不久病逝。相比起来,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黄忠、赵云等个个杀伐征战,功勋卓著,成为人们谈论不完的话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魏河阴之变是怎样爆发的?河阴之变的受害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河阴之变是发生在北魏时期的一场军事政变。由当时朝中权臣尔朱荣策划实施,最后胡太后、幼主元钊被杀,北魏政权临近崩溃。尔朱荣杀害了两千多名王公官吏,鲜卑贵族以及当时的大家族几乎都被消灭殆尽。尔朱荣虽然掌控了北魏政权,但经此一役,北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安定,也就此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河阴之变究竟是如

  • 邬思道为什么要先后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邬思道早已看透雍正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辅佐胤禛登基,也算是雍正身边的一位能人。等雍正称帝后,邬思道又想着法子躲避雍正,他的每一步其实都很危险,但好在算是保全了自己。其实邬思道会选择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总有人说邬思道早已看透了雍正,其实雍正也明白邬思道的心思,只是两人都不说破而已。还有一点,邬思道

  • 魏国为何无视秦国崛起,而把矛头直接对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称霸成为七雄之首。此后魏国想尽各种办法,限制其他诸侯国的发展,但秦国还是凭借商鞅变法逐渐提升国力。而且东边,齐国也有崛起的迹象,魏国作为领头羊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秦国、齐国变强,虽然秦国距离魏国更近,但魏王还是选择先把矛头对准齐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魏国的选择,看看魏

  •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他混的比范进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惨,他就是吴敬梓。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呢?吴

  • 明朝将领盛庸有多厉害?曾多次击败朱棣最后却被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将领,也是靖难之役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盛庸曾多次率军击败朱棣,并且斩杀他好几位手下,使得朱棣前期战事非常不顺。不过此后中央军逐渐走衰,盛庸见胜利无望变向朱棣投降,此后继续被任用。但盛庸和王钦不和,虽然盛庸已经主动辞官,但王钦还是抓住机会向朝廷揭露盛庸的罪行,导致盛庸被活活逼死。盛庸的

  • 元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很多文人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作为历史上一个非汉人建立的统一政权,却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之后建立起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现代人眼中看明朝,很多人都是非常佩服的,朱元璋看多了元朝统治者欺压百姓的事情,所以对待自己朝代的官员非常严苛。但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很多文人却在怀念已经灭亡的元朝呢?“崖山

  • 南唐末代皇帝李煜是怎么死的?李煜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一共15年。李煜一生主要成就体现在了他的诗词、书法上,李煜词的成就颇高,其语言明快、情感真挚、题材广阔,影响了此后一大批的词人。只不过李煜没办法阻止南唐被灭亡的事实,成了一位亡国皇帝,不过李煜的死因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个谜。他本可以免去一死,最后却是喝毒酒身亡,当时李煜并没有

  • 唐代诗人李贺为何英年早逝?李贺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贺是唐朝著名诗人,和杜甫、李白、王维齐名,有着“诗鬼”之称。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所以李贺也算是唐室宗亲,他年少出名,并且开创了“长吉体诗歌”。李贺作诗的风格和李白相近,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只不过李贺的作品会更具有想象力一些。令人遗憾的是,

  • 朱由榔和崇祯朱由检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单从名字上来看,朱由榔和朱由检之间,应该是平辈人的关系。朱由检,即崇祯帝,是明朝时期最后一位皇帝,而朱由榔,他虽然也是明朝皇帝,但却一直得不到承认,因为按照正统历史来算,明朝到崇祯死的时候就已经灭亡了,而且朱由榔也是“南明”的皇帝。那么照这样说,朱由榔到底还算不算是真正的

  • 诸葛亮掌权期间陨落了多少人才?导致蜀汉国力持续走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虽然任命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但等刘备去世后,蜀汉朝内基本还是由诸葛亮一人掌控。而在这段时期内,诸葛亮把重心放在了北伐事业上,诸葛亮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只不过这个过程让蜀国损失了太多人才,导致此后国力逐渐走衰。诸葛亮也并非完人,他也有缺点,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明显不如刘备。当然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