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旦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郑旦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0 更新时间:2024/1/17 10:00:16

说到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很多人都能想到他派遣西施去吴国,迷惑吴王的心神,消耗吴国国力,而西施也被评价为四大美女之一。然而,当年其实随西施一同前往吴国的,还有一位美貌甚至更甚于她的女子,郑旦,然而,世人却只知道西施而不知道郑旦,这是为何?郑旦最终的结局是怎样,为什么她没有西施更出名呢?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间谍,忍辱负重入吴宫后,乱吴霸越。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春秋五霸最后一霸,与他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关系,更与西施的美人计有关。

西施本来是一位普通的浣纱女,士大夫范蠡进献美人计,随后在越国选中貌美倾城的浣纱女西施。越王以三年的时间,教授西施礼仪、歌舞、步履,将她从一位普通民女,变成一位出色的宫女。送入吴国之后,果然迅速得到夫差宠爱,乱吴后宫。

西施以其貌美和传奇的故事,入中国四大美人之列,因此而广为人知。四大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居四大美人之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越国进献美人实施美人计,其实不止献了西施一位美人,而是足足八位。

其中一位名叫“郑旦”,容貌与西施不相上下,合称为“浣纱双姝”。西施早年虽然长的漂亮,但是却并不自信。是郑旦一直在旁边鼓励西施,让她自信起来。

西施说自己脚大,郑旦就帮她做长裙子,掩饰缺点。西施说自己的眼睛不如郑旦大,郑旦就让西施与自己在湖中照面。对她说:我们的眼睛在湖里看上去就像4条鱼,鱼不是身体长久好看,眼睛也不是大就好看。在郑旦的鼓励下,西施找到了自信。都说“自信的女人最美”虽然西施以前也美,但空有容貌,如今却形神兼备。

既然郑旦与西施是好朋友,二人还被范蠡共同选入后宫,为何后世人却很少听说“郑旦”之名呢?这恐怕与郑旦的经历有关。郑旦与西施同入吴王后宫,西施后来成功完成使命,吴国被越国打败。关于她的结局虽然猜想很多,但是无一不是在乱吴之后。而郑旦却早早去世,史书上说“经年而死”。

“经年”可以解释为一年或者若干年,不管哪种,郑旦都没有活到吴灭国的那天。“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

关于郑旦之死,有人说是因为嫉妒西施。郑旦虽然与西施生的同样漂亮,入吴王后宫后,迅速得到吴王的宠爱,宫中其他女子都比不过二人。但是美人的美是不相同的,可能吴王更喜欢看起来病弱,惹人怜爱的西施。所以渐渐的冷落郑旦,郑旦最终郁郁而终。

这种说法赞同者有之,不赞同者更有之。不过不管郑旦是怎么死的,她都没能活到吴国灭亡那日,所以人们才会选择性忘记她,而记住经历更为传奇的西施。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为西施作了多少好词佳句,这就又给西施宣传造势。如此下去,郑旦被慢慢遗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众所周知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同时和西施一起进入吴宫的可不止西施一人,还有一个那就是郑旦。郑旦也是一个美女,从姿色、仪态、舞蹈技术都不比西施差,而且两个人在还没有入宫时就是好朋友了,而且据记载郑旦还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女孩。一开始西施并不自信,她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很漂亮,郑旦就开导她:“你看鱼儿见到你都沉到水里了,这就证明你的美貌让她们都无地自容了。”郑旦就是这样一个知心小姐姐的形象,她善良美丽,不但人美更重要的是心美。

后来她和西施一起被选中,成了越国进送到吴国的美女,也成了间谍,同样和西施受到了吴王夫差的宠幸。但是为什么西施做到了家喻户晓,但是知道郑旦却寥寥无几呢?主要原因就是郑旦她并没有完成自己的间谍使命,据说郑旦进入吴宫的第二年就死去了。所以,从此以后,祸乱吴国的责任基本上就只落在了西施一人身上。所以越国的成功无法归功于郑旦,吴国的灭亡也无法归罪于郑旦了,没有了焦点,郑旦就自然而然被人所遗忘了。

那么郑旦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她的死因说法很多,有说她是因嫉妒而病死的,有说是因为孩子死了悲伤而死,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多半不是因为被怀疑成间谍被吴王杀死的。能有这样的一些说法,其实还是和郑旦的性格有关的。前面已经说了,郑旦很善良,送到吴国的郑旦,这种善良的本性一定不会改变,时间一长,对于吴王的宠爱郑旦一定会深感焦虑,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知道自己来到吴国的目的是做什么。所以,她一定经常感到痛苦,慢慢的寝食难安,逐渐生病了也是很有可能的。再有一种说法是郑旦因为丧子难过而死了,我们知道西施是没有生育的,那么郑旦呢?当她逐渐和吴王夫差日久生情以后,想要怀孕生子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即使她自己身体很好能够承受生育的一切困难,但是她的祖国越国,她的国君勾践会允许她,一个间谍,终止自己的使命为吴王生孩子、养育孩子吗?

这是不可能的,当女性成了母亲的时候,她的一切责任都在于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就不会允许别人伤害他们了。而郑旦的这个孩子是吴王夫差的孩子,郑旦会不会倒戈帮助吴国就不好说了,越王勾践能够允许自己的间谍出现这样的风险吗?绝不!

所以郑旦的死可能会和越国有关,即使不是越王勾践自己派人进行毒杀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越王通过口头传达指示,暗示郑旦自裁,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一代美女香消玉殒,而且还没有留下千古传唱的美名,实在是冤屈啊!看来间谍不好当,美女间谍更是难当啊,即使如西施一般顺利完成任务的间谍,也未必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东林六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明朝诏狱之刑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大多数人都非常清楚清朝末年的戊戌六君子了,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明朝末年也有着六位君子。相比与清朝末年的戊戌六君子,明朝的这六君子的结局要比清朝的悲惨许多。清代六君子为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明代六君子则是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此六人又被称为“东林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吗?历史真相究竟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官员,但是他并非是一员大将,也就是说,王玄策应该只是一位文官,而不是武将。然而历史上却一直流传着,王玄策一个人灭掉一个国家的故事,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把他想象成了一名战神级别的武将。事实上,王玄策并非是在战场上拼杀的大将,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他一个人灭掉一国的故事呢?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

  • 酷吏郅都为什么会让匈奴忌惮?后人如何评价郅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郅都是西汉著名酷吏,在汉景帝时期以严刑峻法出名。郅都原本是汉文帝的侍从,但他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在朝堂之上当面指出他人过错。后来郅都升为中尉,为皇亲国戚面前依然不畏权贵,并且施行十分严酷的刑罚,这也让朝中之人对他产生一定畏惧之心。不过郅都因为得罪窦太后被免官,后来汉景帝派郅都镇守雁门,此后匈奴再也没敢

  • 吴应熊怎么死的?孝庄皇后曾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通过《鹿鼎记》了解的吴应熊,小说对于吴应熊的描述是,相貌英俊,步履矫健,一出场便有着将门风范。历史上吴应熊在孝庄皇太后的主持下娶了建宁公主,实际上这只是一起政治婚姻。但吴三桂反清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康熙耳中,最后吴应熊和吴世琳都被康熙所杀。据说孝庄皇后还曾替吴应熊求过情,但并没有奏效

  • 孙皎和甘宁有什么恩怨?孙皎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孙皎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中郎将孙静第三子。在演义中,孙权准备派出吕蒙对荆州发起突袭,当时吕蒙还缺一位副将,孙权提议让孙皎担任,却被吕蒙拒绝,称这样可能会造成行军不睦。那孙皎和甘宁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孙皎在东吴也属于一名悍将,但他曾因为一些小事和甘宁发生争吵。不过历史上两人最后化解了矛盾,而且结下深厚友

  • 尧舜禹禅让是虚构的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对上古时期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又非常高的评价,这种将自己首领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而不是给自己的后代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而且很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只不过,如果真的认真较真的分析的话,或许尧舜禹之间所谓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真的有过禅让吗,真实情况

  • 桓玄之乱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晋朝时期,虽然也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其实实质上是非常乱的,各种势力纷纷出现,依然是动乱不堪,其中就有一次很有名的桓玄之乱。桓玄乃是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为东晋将领,结果却起兵叛变。不过,每一次的叛乱必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桓玄为什么要叛变呢?桓玄之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桓玄又是什么结局?桓玄(369年—4

  • 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马湘兰是秦淮八艳之一,秦淮八艳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吧,这些女子们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是她们本身的性格、特性却非常令人敬佩,她们的才情也不是常人能比,如果身为男子,必然会有一些报效国家的人才,只可惜在古代,身为女子,纵然有再多的才华,想要为国效力却也没有办法。马湘兰作为秦淮八艳之一,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秦始皇曾经想过禅让?为何后来没有实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和禅让这两个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不沾边的,历史上或者传说中的禅让,是尧舜禹时期的事情,据说他们考察了继承人,将自己首领的地位让给了并不是自己后代的继承人,被后人所称赞,但是秦始皇怎么也会想到要禅让呢?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秦朝,难道也要让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吗?这件事情史书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 秦穆公并没有称霸中原,为什么却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索隐》中将秦穆公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但秦穆公并没有称霸过中原,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称霸西戎,这样的功绩为何也能入选五霸之一呢?实际上《史记索隐》对于五霸的评选并非全看战功,还有为人的考量,秦穆公在仁义二字上可以说是被人敬仰的典范人物。秦穆公帮助晋文公夺取国君之位,两国实现交好,但晋文公死后两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