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是从哪位国君开始走向衰败?五国伐齐让齐国失去霸主地位

齐国是从哪位国君开始走向衰败?五国伐齐让齐国失去霸主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3/7 3:58:38

齐国从春秋开始称霸,此后一直位于强国之列。虽然中间爆发过几次内乱,好在前人铺的底子够厚,所以齐国依然坚挺。但到了战国后期,五国伐齐让齐国彻底走向衰败,虽然这场战役没让齐国灭亡,但齐国从此元气大伤,这也导致此后根本无力与秦国抗争,只能接受秦国一统天下的事实。那齐国到底是在哪位君王手上开始走衰的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齐国的历史,一起来了解下吧。

无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进入战国阶段,齐国都可以说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天下的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直到战国中期,齐国依然国力强盛,甚至还要超过秦国,“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然而,齐国却在战国后期一蹶不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战国中期的齐国,国力绝对在秦国之上,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国君的经营,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公元前301年,齐宣王病死,他的儿子田地即位,即齐湣王。当时,唯一能和齐国较量的只有秦国,所以齐湣王一即位,就揭开了两国争霸的时代。齐湣王刚刚即位,就挑起了与楚国之战的战争。

齐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攻打楚国的方城,大破楚军,杀死楚将唐昧,取得了垂沙之战的胜利。第二年,齐湣王又派兵干涉韩国内政,强迫韩王立公子咎为太子。公元前298年,齐湣王发动对秦国的战争,此时的秦国也正值国力强盛之时,然而齐军却攻破了函谷关,秦昭襄王被迫割让土地求和。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显然两国已经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此后,齐湣王又把目标对准了宋国,为了争夺宋国,齐国与赵国、魏国产生矛盾。公元前286年,齐国彻底吞并宋国,但是他已经把赵国、魏国、楚国全得罪了。与此同时,齐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更加致命!

原来自齐宣王在位期间,齐国的相位一直由田婴、田文父子担任,田文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孟尝君田文名满天下,手下有数千门客,秦昭襄王一度封他做秦国的丞相。后来,齐湣王任命孟尝君为丞相。正是在孟尝君的策划下,才有了上面说的那场函谷关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

然而随着孟尝君威望的增长,引起了齐湣王的猜忌,以至于天下知有孟尝君,而不知齐王的地步。于是,齐湣王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自此孟尝君与齐湣王结怨。魏昭王任命孟尝君为丞相,孟尝君决定报复齐湣王,他派人联合秦国、赵国、燕国,打算对自己的祖国用兵。

于是就有了那场著名的“五国伐齐”,齐军兵败如山倒,燕将乐毅率领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且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犹如丧家之犬,最后被楚将淖齿诱杀。此时的齐国差点灭亡,幸亏齐将田单以即墨作为基地,坚持作战,最终击败了联军,收复失地,拥立齐湣王的儿子齐襄王

经过这一战,齐国虽然侥幸没有灭亡,但实力大损,自此一蹶不振,国力再也无法与秦国相提并论。再说孟尝君,他在齐襄王即位后,“中立于诸侯,无所属”。他死后,几个儿子争夺封地,齐、魏联合占领了孟尝君的封地。由于齐湣王与孟尝君之间的矛盾,导致齐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国力严重受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固伦和静公主为何年仅20岁便去世了?曾是令妃最喜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令妃一共生有两位女儿,分别是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和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其中令妃最疼爱的便是七公主,在她14岁时下嫁于拉旺多尔济。但固伦和静公主一生只活到20岁,这也让令妃十分痛心。关于固伦和静公主为何会早逝,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她的两位女儿都不算长寿,和硕和恪公主也仅仅活到23岁。下面就为大家

  • 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真的能禁住海外贸易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清两朝都有一些为后世诟病的政策,比如清朝的闭关锁国,明朝的海禁,虽然不是彻底断绝了中国与外界国家的联系,但是的确从很大程度上切断了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尤其是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里醒不过来。不过,明朝时期的海禁,真的可以把所有的海上贸易禁止住吗?民间难道就没有私底下进行的贸易?一八七七年,在德

  • 武则天为什么定都洛阳?其实是不得已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并且定都洛阳。很多人不理解,武则天为什么要选择洛阳,而弃用长安呢?实际上这也是武则天不得已的一个举动。武则天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清理李唐宗亲,还有反对她的大臣。而长安基本就是反对派的大本营,所以选择洛阳是一个比较保险的举动。当然洛阳和长安相比也有自己的优势,下面就为大家介

  • 安史之乱有多少人被吃?张巡为什么把爱妾肉赏给士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原本走上了巅峰的唐朝,就此跌落谷底,后续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峰,而在安史之乱中,最苦的还是普通人,是在社会底层的人。据说抵抗叛军的大将张巡曾经将自己的爱妾杀掉,将她的肉分给士卒吃,而且这还不是个例。究竟安史之乱有多可怕,还有多少人被这样吃掉呢?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

  • 李渊为什么杀了窦建德却放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两位都是李渊的敌人,当时三个人三股势力,窦建德王世充联起手来对付李唐,然而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他们失败了,还被李渊擒获。虽然都是敌人,但是这两个人性格却大不相同,窦建德是仁义之人,但是王世充是一个阴险狠辣之人,可为什么李渊要杀掉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 项伯为何害自己的亲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项伯是楚国贵族,也是项羽的叔父。不过在鸿门宴上,项伯却保护刘邦让他安全脱身。此后刘邦称帝,为了感谢项伯当年的解救之恩还特意将他封为射阳侯,那项伯为何要害自己的亲侄呢?实际上项伯也并非故意要害项羽,只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如此,谁知道刘邦最后竟能逆袭项羽,成为最后的胜者呢。而且项伯当时只是想救张良而已

  • 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吗?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贞观之治作为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唐太宗开创的一个盛世,也是很多人向往中的大唐,也许很多人都想象过,贞观之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吧,也会有很多人幻想着穿越回到的大唐,也正是贞观之治的年代,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战乱中求生。但是,却有人认为,其实贞观之治就是一个骗局,这是怎么回事?贞观之治如何能成

  •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张献忠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推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力,而在很多人看来,农民起义自然还是要以农民,以普通平民为核心,所以领袖对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或者其他百姓,肯定不能是“屠杀”这样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有张献忠屠四川这样的说法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屠川的究竟是张献忠

  • 雍正时期为什么重农轻商?雍正皇帝是如何对待老农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虽然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但即位后的他面对的处境变的更加艰难。既要稳住朝局,又要想办法推行改革,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在推广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挠。雍正基本上继承了先帝鼓励开荒的策略,所以他对农耕工作十分看重,但却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使得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雍正皇帝对

  • 三国演义曲阿小将是谁?一个无名小卒却是隐藏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名叫曲阿小将,他被很多网友认为是被埋没的猛将,还跟潘凤、胡车儿、马忠并称四大隐藏名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演义里,曲阿小将是太史慈的手下,曾跟随太史慈一起讨伐孙策,后来成功抵挡十三骑立下功劳。实际上曲阿小将的戏份并不多,但他为什么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呢?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