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伯为何害自己的亲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

项伯为何害自己的亲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2/14 21:04:15

项伯是楚国贵族,也是项羽的叔父。不过在鸿门宴上,项伯却保护刘邦让他安全脱身。此后刘邦称帝,为了感谢项伯当年的解救之恩还特意将他封为射阳侯,那项伯为何要害自己的亲侄呢?实际上项伯也并非故意要害项羽,只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如此,谁知道刘邦最后竟能逆袭项羽,成为最后的胜者呢。而且项伯当时只是想救张良而已,项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一起来了解下吧。

秦朝末年,秦王暴政,民不聊生,百姓纷纷高举反旗,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就是项羽和刘邦,为了一席皇位,刘邦和项羽开始了楚汉争霸。当时刘邦和项羽停战在鸿门,当时项羽的谋士就提出让项羽在鸿门设宴架次杀了刘邦,以消除日后的祸患,项羽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答应过,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鸿门宴。大家都知道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的项伯,刘邦坐稳江山之后,他去哪里了?

在鸿门宴上,刘邦没死,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聪慧,还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项伯,是项伯放走了他。我们都知道,楚汉争霸中,刘邦胜了项羽,那么刘邦在称帝后对项羽部下,这个在鸿门宴中放走他的人,会怎么样呢?

在刘邦和项羽争霸期间,不止项伯救过他,还有丁伯丁固也曾在战场上放了他一马,早在彭城之战中,刘邦又一次败给了项羽,当时的丁固作为领兵的将领一路追杀逃跑的刘邦,在彭城的西面,丁固追上了刘邦,刘邦无奈之下只得求饶,当时的丁固就想着他这个时候放走刘邦,也可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倘若日后项羽败兵,自己也不至于无路可走,于是就假意感动放走了刘邦。然而放了刘邦一马的丁固,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呢?

丁固在项羽战败后,便主动的来到刘邦帐中要求索要奖赏,然而却被刘邦直接在军中杀死,已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丁固放了刘邦一马,却被杀死,那么项伯也救过刘邦是不是下场也会和丁固一样呢?答案当然不是,丁固放了刘邦是背叛了项羽,是不忠,所以被杀鸡儆猴,但是项伯就不一样了。

公元前202年,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想要设鸿门宴将刘邦杀死,这个消息被项伯知道了,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早在楚国的时候,张良曾经救过他一命,而如今项羽想杀了刘邦,张良又是刘邦军中的人,自然难逃一死,所以项伯念及张良的救命之恩,自然是会想办法救张良的。于是当天,项伯就找到张良,将此事告诉了他,想让张良和他一起走。

张良以去和刘邦告别为由,将所有消息全部告知刘邦,刘邦自然知道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于是便听了张良的建议,见了项伯,便与其说他不想与项羽为敌,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说服了项伯,项伯要求刘邦与项羽道歉,刘邦也欣然答应,就这样两人达成了协议,项伯说服了项羽不杀刘邦,并在鸿门宴中保护了刘邦的生命安全。

项羽兵败后,刘邦下令诛杀项羽部署,但是对项氏家族的人皆未屠杀,还将项伯封了射阳侯,其实项伯与丁固同是救了刘邦,但是其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丁固是背主,而项伯是为义和国家,其结果自然也是不一样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吗?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贞观之治作为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唐太宗开创的一个盛世,也是很多人向往中的大唐,也许很多人都想象过,贞观之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吧,也会有很多人幻想着穿越回到的大唐,也正是贞观之治的年代,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战乱中求生。但是,却有人认为,其实贞观之治就是一个骗局,这是怎么回事?贞观之治如何能成

  •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张献忠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推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力,而在很多人看来,农民起义自然还是要以农民,以普通平民为核心,所以领袖对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或者其他百姓,肯定不能是“屠杀”这样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有张献忠屠四川这样的说法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屠川的究竟是张献忠

  • 雍正时期为什么重农轻商?雍正皇帝是如何对待老农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虽然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但即位后的他面对的处境变的更加艰难。既要稳住朝局,又要想办法推行改革,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在推广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挠。雍正基本上继承了先帝鼓励开荒的策略,所以他对农耕工作十分看重,但却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使得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雍正皇帝对

  • 三国演义曲阿小将是谁?一个无名小卒却是隐藏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名叫曲阿小将,他被很多网友认为是被埋没的猛将,还跟潘凤、胡车儿、马忠并称四大隐藏名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演义里,曲阿小将是太史慈的手下,曾跟随太史慈一起讨伐孙策,后来成功抵挡十三骑立下功劳。实际上曲阿小将的戏份并不多,但他为什么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呢?这就

  • 王昌龄为什么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王昌龄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一位唐朝时期的诗人了,他的很多诗句都流传千古,而且后人根据他的创作风格,给他划分了一个“阵营”,即边塞风格,这也和王昌龄的经历、所见所感有很大的关系。而王昌龄还有一些称号,例如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等等,这些称号又是什么意思?王昌龄的诗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

  • 魏忠贤掌权九年,为什么后金一直没打入山海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魏忠贤的评价,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所做的事情也很复杂,好的坏的都有,对明朝有利的和危害明朝的也都有。不过从国家危亡来说,魏忠贤做的还算是好的,因为在他掌权的就年时间里,后金一直都没能打进山海关,被阻拦在外面,那么明朝暂时就可以保住。魏忠贤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他一死,没多少年明朝就灭亡了

  • 苏轼的妻妾为什么都姓王?是巧合还是有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男性有不少在妻子死了之后续弦,再娶一个女子的情况,不过,这两个妻子,或者说他的妻妾中,很少有都是同一个姓的,除非她们之间有亲属关系。然而苏轼一生中有三个妻妾,全部都姓王,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是堂姐妹,都姓王也没什么,但是一个小妾也是姓王,这难道是巧合吗?苏轼的妻妾分别是什么人呢?苏轼一生何其幸运!

  • 隋朝早亡杨坚有无责任?杨坚一生功过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本不该只有短短37年历史,虽然杨坚在立嗣一事上犯了比较大的失误,但在杨坚时期,隋朝整个国策的大方向还是按照好的一面在发展。如果把隋朝的灭亡全部推到杨广一人身上恐怕也有失偏颇,因为在杨坚晚年也做了一些荒唐事,导致国力已有衰退的迹象。所以隋朝早亡杨坚也是要附上一定责任,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杨坚一生的功与

  • 雍正帝为何要将三子弘时削除宗籍?弘时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弘时是雍正皇帝第三子,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弘时的几位哥哥全都早逝,他本有机会被立为太子,但最后却被雍正削除宗籍,最后抑郁而终,年仅24岁。雍正皇帝儿子也不少,但活得长的并不多,他也明白立太子一事有多么的棘手,为何还要严惩弘时呢?只能说弘时年少太过放纵,多次惹恼雍正,不然他也不可能落到这

  • 称心是李承乾的男宠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应该还记得,剧中太子李承乾曾经有一个类似于男宠的乐人,叫做称心,而称心最终却被李世民杀了,这样的剧情怎么看都以为是电视剧编造出来的,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历史上竟然真的有这个人,这些剧情居然是真实存在的。那历史上的称心到底是什么人,他和李承乾又是什么关系呢?称心是唐朝初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