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国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吕氏的?田氏靠什么发展壮大?

陈国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吕氏的?田氏靠什么发展壮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2/12 15:43:43

战国初期,齐国发生了田氏代齐事件,陈国田氏取代了姜姓吕氏,并且通过周安王获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齐康公去世后,姜姓吕氏从此退出齐国政治中心,此后田氏成了齐国新的主人。不过田氏代齐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为什么田氏能够取代齐国的老大哥?实际上这是一场民心争夺战,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田氏推行“修公行赏”从而争取到了民心,也就顺势废掉齐康公,顺利坐上正位。

01 田氏的来历。

在齐国取代姜姓贵族的田氏,原来是陈国的贵践,公元前672年(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在陈国一次政治斗争中失败,逃到齐国,齐桓公很赏识他,他作卿官,他辞谢了,只接受了作管理工匠的工正职务,从此田氏(即陈氏)在齐国有了立足点。

前面说到,在反对权臣庆封的斗争中,田桓子(无宇)站在反对庆氏一边,这对自己是有利的。后来,在消天齐惠公的后代--栾氏、高氏的斗争中,田氏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02 栾高同盟不敌田鲍联盟,田氏坐大。

腐朽的旧贵族栾施、高强好酒贪杯,不理政务,结怨很多。这时,田氏、鲍氏和栾、高的力量相当。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的夏天,有人在两方进行挑拨,田无宇和鮑国趁着栾、高饮酒烂醉,毫无戒备时突然发起进攻。当田、鲍军队来到时,高强对栾施说:“只要把国君控制在我们手中,田、鲍就跑不了。”于是去攻打国君住地的官门—虎门。

两方面的军队都来到虎门外,经过一番交战,田、鲍一方得胜。田无宇为了讨好国君的子孙,他召回逃难在外的公子们并且给予采邑土地。国人中贫困孤寡、生活困难的给予粮食。齐景公赐给田氏莒邑旁边的土地,他推辞了,表示没有贪心。景公的母亲穆孟姬请求把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东)给他,田无宇就接受下来,成为田氏坐大的基地。

03 田氏计除托孤大臣,国君逐渐成傀儡。

到了景公的晚年,田氏的力量得到更快的发展。这时,景公还没有立太子,临死时立公子茶为太子,托孤给高张、国夏,他们就成为权力很大的托孤大臣,也就成为田僖子(田乞,田无宇之子)夺取国家权力的障碍,田氏自然要想办法除掉他们。

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田乞装着对高张、国夏很恭顺的样子,每次都与他们同车上朝,就好像他们的卫士一样,实际上是在搜集高、国二人的过失,一有机会就挑拨高、国与大夫们的关系,大夫们都相信田乞的话就议论着要赶走高、国。田乞又火上加油,鼓动大夫们趁早动手。就在当年田乞联络鲍牧和大夫们一起带着甲士攻入君主的宫内。高张、国夏知道这一消息,乘车赶往齐君处,在街道上同田氏及诸大夫的军队相遇,施被打败。国人乘胜追击,国夏逃到莒,后又和高张、晏圉、弦施逃到鲁国。田乞就这样把齐晏孺子(茶)身边的亲近大臣赶走了。国君被孤立,逐渐成为田氏手中的傀儡。

04 田氏废立国君,玩弄权力于鼓掌。

接着,田乞派人到鲁国接回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留在自己家里住了两个月后,准备和大夫们盟誓阳生为国君。为了蒙蔽视听,在立阳生时宣称这是(喝醉了酒的)鲍牧的主张。醒了酒的鲍牧立即说:“你忘掉先君景公和太子荼作游戏时,自己口中衔着绳子当牛让茶牵着,不小心摔倒,绳子把先君的牙齿拉掉(后世“孺子编牛”一语即出于此)的故事吗?为什么要违背先君的意愿呢?”可是田乞还是一再坚持要立公子阳生为君。鲍牧也只得让步,就说:“谁不是君主的儿子呢?”于是阳生作了千君主,这就是齐悼公。悼公派人将公子荼杀掉。悼公当了年四年的君主,也被臣下所杀。

悼公被杀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田氏再从鲁国迎接回悼公的儿子公子壬作君,就是简公。简公在鲁时,阚(kan看)止得到信任,回国后任为执政,田常(即田成子,田乞的儿子)有些惧怕他,在朝廷上对阚止侧目而视,大夫诸御鞅对简公说:“田氏、阚氏不能相容,君主要选择一个才好。”但悼公没有听从这一建议。后来发生了阚止囚楚无故杀人的田氏族人田逆,中间又被田氏族人灌醉、杀了看守劫走田逆一事,结果,阚氏妥胁,与田氏盟誓修好,暂时缓和了两家的矛盾。

但是,这两家大贵族,一个是君主的近臣,一个是社会基础雄厚的强宗大族,都想掌握齐国政权,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爆发了田氏消灭阚氏的事件。

05 田阚两家的较量,田氏先下手。

在此之前,田氏族人田豹作了阚止家臣,并且表现出与阚氏政见一致,阚止对他由信任而宠幸。不久,阚止就直率地对田豹说:“我要把田家全部赶走,由你来代替他们,怎样?”田豹回答道:“我虽然姓田,却和他们很疏远。他们当中不听你的话的人也只有几个,何必全部赶走呢!”暗地里却把这消息告诉田氏。

田逆得知此消息后,最后决定与阚止势不两立。若不先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就行动起来,田逆先隐藏在齐简公的宫殿里。接着,以田常为首的兄弟8人,分乘4辆战车也来到齐君的住地,田逆出来迎接他们进去,把阚止阻挡在宫门外,杀了迎击他的齐君待从。这时齐简公正在檀台与美人饮酒作乐,看到宫内起事,自己又被田常迁入宫内,非常恼怒,举戈要杀田常,田常也害怕起来,甚至想出走。田逆因以前杀人被囚,必要除掉阚止而后快,逼着田常干到底,田常才坚决起来。阚止见田氏劫持了国君,率领家丁进攻宫门,但都未攻进。阚止失掉国君简公的支持,国内都是支持田氏的人,他只得出逃,中途迷失道路,闯到田氏的封地丰丘,被丰丘人捉住杀死。阚止的亲信,或被杀死,或逃亡出国。

06 田氏再杀国君,取代姜氏齐国。

田常打败阙止这最后一个对手后,就拘捕了简公,简公这时才后悔没有听诸御鞅的话,过了两个月,被田常杀死在舒州(今河北廊地区大城县界),另立平公为君。田氏一一把公族中有力量的人物都杀掉了。田氏的封地扩到比君主的封邑还大。到田常的儿子田襄子(田盘)时,把他的兄弟和族人都委派作齐国都邑的大夫,这就从上到下,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直至战国前期的公元前387年,周王正式任命田常曾孙田和成为诸侯之一。

田氏在齐国夺取政权,前后经过好几代人的经营,好像应了田敬仲初到齐国时,借卜辞所作“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预言。从田完(敬仲)逃到齐国算起,到第五代田无宇(田桓子)娶齐侯之女为妻,有一件铜器叫《洹子孟姜壶》,是齐侯给桓(洹)子之父作的祭器。反映了田氏在此时已经发迹。到田襄子(田盘)时,就完全掌握了齐国政权,他正好是第八代。不过这些神灵的预言,实际是《左传》作者根据后来出现的史实,借神灵之口说出来的。

07 本文总结与示。

田氏以妫姓贵族出逃到姜姓齐国,夺取姜齐政权,总的是采取阴谋手段。

田氏力量不够强大时,对姜姓贵族采取分化瓦解,拉拢一些,消灭一些;到力量强大时,对姜姓大贵族,就直接加以消灭。

有时田氏对姜姓贵族采取貌似恭顺,亲服其劳,以取得信任,而又在他们中间制造不和,挑起火併,从火中取粟,坐收渔人之利。

对士阶层和国人则用大斗借出粮食,小斗收进,作蚀本买卖来争取他们的支持,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

田氏将取得的土地人民,只派田姓人去管理,他人不得染指。这同晋国能用异姓贵族去作地方行政官相比较,反映出它的落后性,采取进步措施的并不多。

齐国的社会改革,主要是在战国初期齐威王时进行和完成的。阴谋小人一时窃取齐国政权,跳梁小丑登上大雅之堂,这是何等的不协调呢?老龙以为这样的局面不可能总是延续下去,战国时代的来临又将是另一个局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忠贤权倾朝野,17岁的崇祯为什么能轻易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继位的时候,魏忠贤已经是权倾朝野的宦官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非常庞大,一般这种情况应该是很难除掉他的,必然要经过一番的斗智斗勇。但是崇祯上位之后也没过多久,感觉似乎也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杀掉了魏忠贤,这是怎么回事?除掉魏忠贤真的有这么简单的吗?崇祯是用了什么办法除掉魏忠贤的?明天启七年,天启

  • 蓝玉的人皮在哪里?为什么能保存到明朝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最终的下场也是够惨的了,他被朱元璋下令剥皮,当时的洪武四大案中就有蓝玉案在其中。但是到了明朝末年,蓝玉被剥下来的人皮竟然又被发现了,为什么蓝玉的人皮可以保存两百多年,从明朝初期一直到明朝末期?蓝玉的人皮被保存在什么地方,现在还存在吗?当时人们是如何保存的?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与朱元

  • 张辽成名战役叫什么?张辽在三国将领中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是曹魏名将,也是五子良将之首。他早年曾跟随过丁原、董卓,吕布,但没人称他是“三姓家奴”,因为张辽为人恪尽职守,公私分明。吕布战败后,张辽归降曹操,此后成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要说张辽的成名战役,应该还是在乌桓之战上,张辽大破乌桓军队,并且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从此

  • 常遇春老婆真的被煮汤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的确是要残暴了很多,历史上一直都有朱元璋杀功臣的说法,但凡臣子中有一点,哪怕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有这些想法,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们,看看徐达的老婆就知道了。所以,如果是有这样的事情的话,常遇春的老婆被煮汤或许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为什么常遇春死后,朱元璋却允许他穿着龙袍下葬呢?朱元璋

  • 汉中之战曹操有多少兵力?为什么会输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虽然不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但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却是一场很重要的战事,但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记载却很少。虽然在演义中,曹操好像很不在意汉中这个地方,还把他称之为“鸡肋”,但曹操肯定是不愿输给刘备的,如果让刘备顺利占据汉中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目前汉中之战双方具体兵力以无

  • 春秋五霸共有几个版本?五霸之首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最厉害的五位诸侯,当时周王的统治力已经每况愈下,各个诸侯国纷纷崛起,彼此间为了争夺天下而东征西伐。其中这五位曾先后称霸,因此就有了春秋五霸的说法。不过春秋五霸不止一个版本,可能在不同人眼里,能进入这个排行榜的诸侯也不同,所以这次帮大家把所有版本的春秋五霸都给找了出来,看看他们之间

  •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都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大的谜团,没有什么人能准确说出建文帝的下落,也没有对于建文帝下落的准确的记载。朱棣时期曾经派出郑和多次下西洋,相传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是真的吗?郑和下西洋看似是一次航海行动,但是究竟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目的,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

  •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多人都说他不好,也有的人说他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是就是争议非常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小编就非常的不明白,话说这个崇祯皇帝好像有设坛祭奠“洪承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当时在崇祯皇帝的危局中,洪承畴堪称是

  • 关羽手中经常拿着一本书,这是什么书?什么奥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名将关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出身贫寒,从小就没有受到什么良好的教育,当然这种情况在当年是非常常见的。不过关羽却有着一个好习惯,那就是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在哪,后方练兵,还是带兵远征,但凡是有闲暇时间就肯定会拿着随身携带的书籍进行阅读,从中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关于夜读史书也成为了关羽的一

  • 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官员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规规矩矩的,衣服有讲究,帽子有讲究,反正都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不值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官员是有戴项链的,大家都叫朝珠,那么这个朝珠有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怎么回事吧!“朝珠&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