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为何被赵幽缪王冤杀?

李牧为何被赵幽缪王冤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4/1/25 21:09:36

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是可以与廉颇齐名的名将,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军事才能自然是非常高的,然而李牧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他为了赵国战斗一生,最终竟然被自己的君主赵幽缪王冤杀,这究竟是为何?李牧最终是怎么死的,什么结局,赵幽缪王为何会对一代名将有这样的待遇呢?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最后一位能在与秦军交战中取得胜绩的将军。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是赵国军事上最后的支撑,后世所谓“李牧死,赵国亡”之说一点儿不夸张。可就是这样一位护国有功的大将军,最后竟被赵王派人给临阵捕斩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抗击匈奴

李牧,最早登上历史舞台应该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到赵孝成王时期,李牧已经成长为赵国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了,奉命驻守代地雁门郡,主要任务是抗击以匈奴为主的北方和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侵犯。

李牧治军行政都很有一套,在雁门郡他自行任命官吏,向商贩收取租税,所得资金全部收入莫府,充作军费。每日里,他杀猪宰羊犒劳将士,让他们吃饱喝好后勤于锻炼杀敌技能,培养应战能力。此外,他紧紧盯住敌方动静,派出许多间谍到游牧民族那里刺探军事机密,做到知己知彼。

对于游牧民族的军事挑衅和进攻,他不予理会,与赵军将士约法三章:“匈奴来犯,我们做好自保就行,有敢应战或俘虏敌人者杀无赦”。敌人一来,赵军就入城自保,不出战、不追击,敌人走远了,赵军再出来继续练兵。

就这样过了几年,匈奴那边认为李牧是害怕与其作战,赵军这边,将士们天天吃饱穿暖的,也为不能作战而闹情绪,憋着一肚子气。有人到李牧那请战,被李牧训斥一番撵出去。

赵孝成王得知这种情况后,不以为然,认为李牧纯粹是浪费国家资源,国家提供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难道就是让你当缩头乌龟的吗?这些军队是吃闲饭的吗?你们是空架子吗?

于是乎,赵孝成王就把李牧给罢免了,换人了。那人到任后,一遇到匈奴人来侵犯,就纵兵出击,结果都是战败,将士们战死不少,土地、粮食、畜生也被抢走不少,损失惨重。

这样一来,赵孝成王又不干了,赶紧又去请李牧出山。李牧却耍脾气了,称病不出。赵孝成王再次强制性让他去雁门郡,他对赵王说:“有些话,咱得提前说清楚,让我去可以,但是必须放权,我到那怎么做,大王不能干涉;否则,实难奉命。”赵王点点头。

回到雁门郡以后,李牧还是那样只练兵不打仗,还让将士们天天有肉吃,大家都很感戴。见时机成熟了,李牧开出战车一千三百乘,选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弓弩手十五万人,准备与匈奴大战一场。匈奴人来战,赵军故意战败而逃。匈奴单于率大军来攻,李牧分兵包抄,围击敌军,一下子歼敌十余万。匈奴大败亏输,残兵逃跑。

李牧趁热打铁,统兵北上,攻灭襜褴,击败东胡,大败林胡,匈奴单于吓得率部远走。此后一连十几年,匈奴人不敢靠近赵国北方边境。

李牧经此一战,立刻扬名天下,被世人誉为一代名将。

2.出战秦军

李牧在雁门郡十来年,基本上平定了敌对势力,为赵国安定边疆地区做出了杰出贡献。

赵孝成王崩殂后,赵悼襄王继位,由于在处理老将廉颇的事儿上,赵王处置不当,导致其出逃魏国。面对着秦国和燕国的军事压力,赵悼襄王决定让李牧离开边疆,回到邯郸任职。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李牧督军进攻屡次挑衅赵国的燕国,攻占武遂和方城。而后,又开始了备战强硬对手秦军。

当时,赵国的武将中,廉颇远走,庞煖垂垂老矣,乐乘年纪也大了,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李牧成为唯一可以支撑危局的大将。

荒唐的赵悼襄王死后,秦国更是有恃无恐的派军进攻赵国。因为在秦国看来,赵国是其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只有扫平这一障碍,一统天下的时间才会缩短。所以,在战国后期,秦国一直视赵国为心腹大患,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赵幽缪王二年(前234),秦军在桓齮带领下进攻赵国的平阳,破城后大开杀戒,而后又攻破武城。赵军在扈辄带领下发动反击,想要收复失地、赶走侵略者。可是,秦军却将赵军打得惨败,杀死近十万人,扈辄也被秦军斩杀。

而后,秦军长驱直入,逼近邯郸城,赵幽缪王吓坏了,慌忙间下令让李牧出战。还在北方备战的李牧赶紧又回到南边,被赵王任命为大将军,火速赶往宜安,与邯郸城派出的军队会合后,决定展开一次决战。见秦军远道而来、力求速战速决,李牧决定采取廉颇的老方法:筑垒固守,拒不出战。

桓齮明白秦军的劣势,交战时间决不能这样拖下去,就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进攻肥下,让赵军去救援肥下,然后围而歼灭之。

但是,李牧有他的战法,那就是秦军主力进攻肥下时,这边赵军就直扑秦军宜安老营,夺了秦军辎重。

桓齮得知后,明白不但自己的计谋落空,反而还中了李牧设下的计,就赶忙从肥下率军回援宜安,却又被埋伏的赵军拦住,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秦军最后被击败,被杀十万人,桓齮怕回国后被秦王问罪处分,就逃到了燕国,改名樊於期

李牧此一战斩首秦军十万,震动天下,因功被赵国封为武安君。

赵幽缪王四年(前232),秦军再次进攻赵国。双方在番吾展开激战,李牧、司马尚联军,击退了秦军的进攻。

3.惨死悲剧

赵幽缪王七年(前229),王翦率领秦军浩浩荡荡向赵国杀来。王翦、李牧,同位战国四大名将之列,这次开始了正式交手。

正面战场上,王翦知道很难克敌制胜、击败李牧率领的赵军,只好使出了阴招。他与秦王政商量,派出了尉缭培养出的顶级间谍到赵国,找到当年陷害过廉颇的奸臣郭开,重金收买,施行反间计。

一方面秦国间谍在邯郸城散布流言,说李牧见赵国日薄西山、灭亡在即,心灰意冷之际要反出赵国,率部投降秦国。一方面,郭开也意识到赵国像一个行将就木、病入膏肓的老人,已经无可救药,还不如趁此捞一笔,待国亡后也可以做个富家翁,下半辈子不愁了,就向赵王进言,说李牧要谋反,然后降秦。

赵幽缪王本是个胭脂堆里长大的年轻人,从小就信师傅郭开的话,郭开说一他不说二,郭开让他去打狗他不会去撵鸡。于是,赵王就下令让宗室赵怱、齐国降将颜聚去军中替代李牧、司马尚,继续督军抗秦。

接到赵王旨令后,李牧和司马尚并不立即办理交接手续,他们深知临阵换将是兵之大忌,这场与秦军的战斗决定着赵国的生死存亡,意义重大,决不能疏忽大意,就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交出兵权。

可是,郭开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儿,他留下了一手。趁李牧一时不注意的时候,郭开派出的人直接将其抓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首,当军中将士知道后,已经迟了。

而后,赵王派出的人在军中宣布废掉司马尚,以赵怱、颜聚督其军。

王翦见计谋得逞,十分雀跃,大起军队,向赵军杀去。

刚刚经历了临阵换将、主将被杀的赵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被秦军击败。赵怱在混战中被秦军击杀,颜聚率领残军逃亡,后来回到了邯郸城。

李牧有个孙子李左车,在秦朝末年曾辅佐赵国旧贵族赵歇重建赵国,立下战功,被赵歇封为广武君。

西汉将兴之际,李左车曾与韩信有过一段交往,他提出“百战奇胜”良策,为韩信攻取故燕和故齐之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他说的,据说还著有兵书《广武君略》。

4.身死国亡

李牧死后三个月,秦军就包围了邯郸城。

见从邯郸城突围无望,颜聚、郭开等人劝赵幽缪王投降秦国,免得身受斧斤之苦,也免得赵国生灵涂炭。

赵幽缪王八年(前228),绝望的赵幽缪王率众出邯郸城,向秦军投降,赵国宣布灭亡。

赵幽缪王降秦后,被流放到房陵山林中,受尽了屈辱后,他写了一首名为《山水》的歌谣,其中有“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不听聪兮,敢怨秦王?”之句。

从中可以看出,赵王迁终于“醒”了,认识到自己国破家亡的原因了,他开始后悔了,明白当初听信郭开谗言、害死良臣李牧等人是自毁长城,是自掘坟墓,是何等的愚蠢!

可惜,赵幽缪王此时,悔之晚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曹操损失多少兵力?曹操真有80万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介绍赤壁之战时,说曹操一方有80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上的记载,曹操应该只有20万兵马,而吴蜀联军则是5万,曹操虽然没80万,但总兵力依然是吴蜀4倍之多。只不过这场关键之战最后是曹操败下阵来,那曹操总共损失了多少兵力呢?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通过推测大概

  • 唐朝才女鱼玄机是怎么成为一代名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非常多的有名的才女,她们的文采其实丝毫不比男性文人弱,相反还有另一种韵味在其中,也有很多男性文人对一些才女的作品非常推崇。而历史上唐朝时期的才女,除了上官婉儿之外,还有一位鱼玄机。那你知道鱼玄机最出名的诗是什么吗?鱼玄机一代才女,又是如何成为后世十大名妓之一的呢?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在

  • 陈国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吕氏的?田氏靠什么发展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齐国发生了田氏代齐事件,陈国田氏取代了姜姓吕氏,并且通过周安王获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齐康公去世后,姜姓吕氏从此退出齐国政治中心,此后田氏成了齐国新的主人。不过田氏代齐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为什么田氏能够取代齐国的老大哥?实际上这是一场民心争夺战,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田氏推行“修公

  • 魏忠贤权倾朝野,17岁的崇祯为什么能轻易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继位的时候,魏忠贤已经是权倾朝野的宦官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非常庞大,一般这种情况应该是很难除掉他的,必然要经过一番的斗智斗勇。但是崇祯上位之后也没过多久,感觉似乎也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杀掉了魏忠贤,这是怎么回事?除掉魏忠贤真的有这么简单的吗?崇祯是用了什么办法除掉魏忠贤的?明天启七年,天启

  • 蓝玉的人皮在哪里?为什么能保存到明朝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最终的下场也是够惨的了,他被朱元璋下令剥皮,当时的洪武四大案中就有蓝玉案在其中。但是到了明朝末年,蓝玉被剥下来的人皮竟然又被发现了,为什么蓝玉的人皮可以保存两百多年,从明朝初期一直到明朝末期?蓝玉的人皮被保存在什么地方,现在还存在吗?当时人们是如何保存的?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与朱元

  • 张辽成名战役叫什么?张辽在三国将领中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是曹魏名将,也是五子良将之首。他早年曾跟随过丁原、董卓,吕布,但没人称他是“三姓家奴”,因为张辽为人恪尽职守,公私分明。吕布战败后,张辽归降曹操,此后成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要说张辽的成名战役,应该还是在乌桓之战上,张辽大破乌桓军队,并且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从此

  • 常遇春老婆真的被煮汤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的确是要残暴了很多,历史上一直都有朱元璋杀功臣的说法,但凡臣子中有一点,哪怕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有这些想法,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们,看看徐达的老婆就知道了。所以,如果是有这样的事情的话,常遇春的老婆被煮汤或许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为什么常遇春死后,朱元璋却允许他穿着龙袍下葬呢?朱元璋

  • 汉中之战曹操有多少兵力?为什么会输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虽然不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但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却是一场很重要的战事,但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记载却很少。虽然在演义中,曹操好像很不在意汉中这个地方,还把他称之为“鸡肋”,但曹操肯定是不愿输给刘备的,如果让刘备顺利占据汉中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目前汉中之战双方具体兵力以无

  • 春秋五霸共有几个版本?五霸之首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最厉害的五位诸侯,当时周王的统治力已经每况愈下,各个诸侯国纷纷崛起,彼此间为了争夺天下而东征西伐。其中这五位曾先后称霸,因此就有了春秋五霸的说法。不过春秋五霸不止一个版本,可能在不同人眼里,能进入这个排行榜的诸侯也不同,所以这次帮大家把所有版本的春秋五霸都给找了出来,看看他们之间

  •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都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大的谜团,没有什么人能准确说出建文帝的下落,也没有对于建文帝下落的准确的记载。朱棣时期曾经派出郑和多次下西洋,相传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是真的吗?郑和下西洋看似是一次航海行动,但是究竟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目的,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