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史敫女儿嫁给齐襄王,为何太史敫却要断绝父女关系?

太史敫女儿嫁给齐襄王,为何太史敫却要断绝父女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22 21:39:23

战国时期,齐国一度强盛,但因为杀害了燕昭王导致被记仇。此后,乐毅率领五国军队伐齐,接连拿下齐国70座城池,齐太子法章为了避难逃到了莒城,随后在太史敫家当起了家奴。法章刚开始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他和太史敫的女儿渐渐产生感情,等齐国击败燕国复国后,法章则被拥立为齐国国君,也就是齐襄王。法章顺利娶了太史敫女儿为妻,但太史敫却要和她断绝父女关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齐闵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第六任君主,公元前301年正式即位。

他继位不久就开始折腾上了,先是打败了燕国,吞并了的宋国,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并自称天子。

齐闵王许多过火行为最终引起周围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秦、燕、三晋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迅即拿下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齐湣王出逃。

在出逃过程中遇到楚将淖齿,本来他带领的军队是来救援齐国的,但被齐闵王的傲慢和狂妄所激怒,最后在一怒之下,将齐闵王抽筋,然后吊到梁上,嚎叫三天才死。齐闵王由此成为了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国王之一。

当齐国城破,齐闵王带领一众人员逃跑时,他的儿子法章也趁乱逃出都城,来到莒城,但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隐姓埋名。

由于出逃急促,身上没有带钱币,也没有带干粮,只在匆忙中带上了自己的佩印。那佩印是自己身份的证明,但这也不能当饭吃,填不饱肚子。

出来时间一久,肚中饥饿难忍。一个大小伙子,总不能低三下四的去当要饭的吧。于是他来到一个叫太史敫的家中,做了佣人。

这个莒城的太史公者,姓敫,史称太史敫。他有个女儿,这女儿也算是生在名门望族,长在书香之家,自小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对《春秋》也好,《诗经》也罢,都背的滚瓜烂熟,太史敫见女儿有如此的灵性,心中暗喜。

等长到及笄之龄,《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也就是说,按照古代的规定,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太史敫这时一心要为女儿找一个好人家,好光大门楣。但与女儿商量多次,女儿总是回答:“爹爹,女儿还小,上了门尚不会做事,怎么能行?”

又过了些日子,太史敫又与女儿商量她的婚事,女儿说:“咱莒城没有合适的人家。”

太史敫说:“依父之见,有一个懂得仁义道德的人也就不错了,你一天大似一天,不要违了礼法。”

女儿就说:“孔子订为女子十五出嫁,我偏二十岁走!”

太史敫拗不过女儿,女儿的婚事因此也就搁了下来,整日里埋头整理莒国的史料。

在太史敫家当佣人的法章,不管怎么说也是王子,有高贵的血统,并且从小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虽然现在暂时黄金埋土,但不是有句话吗,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所以,在平时的干活和谈吐中,都能够表现出来。

这个太史敫的女儿果然慧眼识珠,他觉得在自己家当佣人的田法章状貌奇伟,认为绝非平常之人,因而很喜欢他,对他很好,经常偷来衣食给他。

后来田法章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她,她就和田法章私定了终身。

太史敫没想到自己家的这个佣人,居然是真正的人中之龙!

淖齿杀死齐闵王之后,就占据了都城。但齐国的这些王公大臣不干了,有个叫王孙贾的,来到市场上振臂一呼:“淖齿在齐国作乱,杀了闵王,谁跟我去讨伐淖齿的,就脱下右边的衣袖!”

当时市场有四百多人跟随他而去,这一路自发组成的大军去讨伐淖齿,终于杀掉了淖齿,为齐闵王报了仇。

淖齿被杀后,国不可一日无主,这些人就开始满世界寻找齐闵王的后人。

一开始田法章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后来看到淖齿死后,齐国无主,即将陷入混乱,最后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王孙贾等臣民赶快来到太史敫家,将田法章迎进宫中,奉立为王,号为襄王。

齐襄王感激王孙贾等人为父报仇,为国雪恨,对这些有定策之功的有功人员加官行赏。

随后又聘太史敫女为王后。王命下来后,太史敫自然不敢违命。但齐王在家为佣为奴的日子里,有没有得罪过他?急急来与小姐商量,唯恐小女执拗不从,如果再得罪了齐王,那便是罪上加罪了。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女儿的闺房,一提齐王聘女儿为王后之事,女儿竟乐不可支,欣然答应。

太史敫觉得很意外,仔细盘问缘由,这才知道世子在自己家里当佣人时,早已与小姐私定了终身。

太史敫不听则已,一听这事,直气得火冒三丈,即甩掉聘书。

太史敫为何这般的生气?因为他是史官,对历史也好,周朝的各种礼仪,都十分的谙熟。

古代的婚姻从议婚至完婚,要经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最早见于《礼记》。

女儿在没有“媒妁之言”的情况下私定终身,太史敫认为于理不合,大大丢了自己的脸。对迎娶的人说:“女儿不因媒人介绍而自己嫁人,不配做我女儿,玷污了我祖宗名声。”

敫小姐见爹爹生气,知道是自己私定终身违犯礼法,气恼了爹爹。一心想向爹爹说个明白,求得爹爹的宽谅。

第二天,一大早即来到爹的床前,刚道了声“孩儿给爹爹请安”,太史大叫道:“给我滚出去,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你无媒成婚,污我门庭,老父誓不见你!”

硬是将女儿推出门外,“哐当”一声关上了房门。

就这样终生再也不见女儿。

太史敫的女儿史称君王后,她一开始是王后,后来她的儿子田建又做了齐王,史称齐王建,君王后自然的做了太后。

但天下竟有这么倔强之人,太史敫不光连自己的儿女不见面,连自己的这个亲外孙也不认。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李瑛?李隆基冤杀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瑛是唐玄宗次子,李瑛母亲赵氏曾十分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此后李瑛先是被封为郡王,五年后正式立为太子。但李瑛最后却被李隆基坐罪赐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李瑛的死完全是因为遭到了武惠妃的陷害,当时李隆基有了武惠妃这个新欢,就渐渐冷落了赵妃、皇甫德仪等妃子,而武惠妃又是一位心机颇深的人,这才害死了李瑛还

  • 何昌言为什么被宋高宗当做叛臣?何昌言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何昌言是北宋宋哲宗时期状元,在参加殿试以后深的哲宗的赏识,还专门赐了一首诗给他。据说何昌言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志向远大,首次参加科举就高中状元。何昌言为人正直,深受最尊,但宋高宗却把何昌言称为“叛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对于何昌言来说,是一件子虚乌有,而且很不公平的

  • 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为以后蜀汉提供大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蜀汉后期的人才储备不如曹魏和孙吴,但在刘备时期,蜀汉有很多将领都算是名震天下。除了最早一批跟随刘备的人,刘备此后还在荆州、益州招揽了不少人才,这也为刘备发展自己的势力提供了基础。南阳郡和巴西郡都可以算是出产人才的宝地,后期蜀汉能够长期屹立不倒,也要多亏这几个地方的人才。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当

  • 汉朝骑兵为何那么厉害?与匈奴骑兵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击败了强大的匈奴,而且还是以匈奴见长的骑兵阵容。实际上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汉朝骑兵究竟有多厉害,和匈奴骑兵又有哪些区别。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基本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和匈奴维系关系,因为当时双方交战,汉军还不能占据绝对上风。直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优秀将领的崛起,也让汉朝骑兵有了快速的提升,在和匈

  • 李渊这一举动为玄武门之变埋下种子,李世民或必有一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把李世民逼入非要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来取得皇位呢?而且李世民的这番举动实乃九死一生,如果中间出现一点差池,他就会成为国家罪人。实际上,李世民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法,也是因为他看透了朝局的走向,以及当年李渊的所作所为。虽然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但在当时李世民也有可能会被当成李渊的牺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年仅16的朱由检?魏忠贤究竟有多大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乃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在明熹宗时期十分受宠,这也给了魏忠贤独断国政的机会,在朝内更是被称为“九千岁”。按道理来说,魏忠贤已经掌握了朝中的绝对权力,为什么年仅16岁的朱由检即位后,竟然还能轻易的除掉魏忠贤呢?实际上魏忠贤身为宦官他并没有多大权力,只能说因为上任皇帝的过度放纵

  • 唐朝人怎么看李隆基和杨玉环?他们难道不反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为杨贵妃,这件事情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白居易还写下一首《长恨歌》,只是将其中的皇帝写成“汉皇”,并没有直接写成李隆基。只不过,因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身份,这样的关系在现在看来其实就是违背了伦理的,会被很多人唾弃,可是为什么当时却似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呢?难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司马迁不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史书的记载者,应该尊重事实,完整的记录下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事迹,与真实的历史不应该有差别,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历史,都是被人们美化或者黑化过的,是真是假我们其实并不清楚,有些事情模糊一下,我们就不知道了。汉朝大将霍去病的死,很多人非常好奇,但是司马迁却对此并没有什么记载,这是为何?难道说

  • 许负的预言为什么都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预言这种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对此进行一些猜测,听上去很不靠谱,而且很多预言在当时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痴人说梦,但是一旦预言成了真,人们就会感叹这个人当时是这样有先见之明。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女相士,她有三个很著名的预言,最后都成了真实的,究竟是什么样的

  • 三国时期有两个马忠?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马忠,你第一个想起的是不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那位大将马忠?抛开演义只看正史的话,这个马忠其实不怎么厉害,也没有太著名的事迹,演义中那些其实都是强加上去的。然而,当时在蜀汉,也有一位大将叫马忠,也就是说当时同时存在两个马忠。那么,这两个马忠分别都是什么人,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事迹呢?一起来介绍一下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