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朱棣吸取教训顺利解除藩王危机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朱棣吸取教训顺利解除藩王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2/3 22:35:06

虽然朱允炆削藩失败,但他这个举动是没有错的。朱棣上位后同样要想办法如何限制各个藩王的权利,只能说朱允炆有些操之过急,又缺乏技巧,才会引来藩王的不满,最后连皇位都给丢了。所以朱棣登基后,他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采用了另一个办法这才顺利解除藩王危机。毕竟朱棣肯定不想重蹈覆辙,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时年21岁。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文臣的协助(扯后腿)之下,登基仅一个月后,朱允炆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

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允炆便强削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等五位藩王,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全家自焚而死。

在这种情况下,其它诸王莫不战战兢兢。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正式靖难,起兵南下,用时三年就攻下金陵,代侄为帝。

朱棣登基之后,其实也面临着同朱允炆一样的困境:天下藩王太多,且有兵有权,时间一长,难免会成为周朝之战国的局面。面对这一困境,朱允炆用他的实际行动表示,藩王们是不能强逼硬削的,否则很可能会有其它藩王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追述前史,也不是无法可依。汉朝初立,刘邦也是分封宗室子弟为藩王,守立各地,以卫长安,后来汉武帝以主父偃“推恩令”之策才将其慢慢分解。

“推恩令”之名实在太大,明朝藩王们当然也知道,所以朱棣不能明目张胆地直接借用,否则傻子也知道他是名为推恩,实则削藩。于是朱棣换了一个办法。

朱棣结合另一位英明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办法,他登基之初,先是采取优礼诸藩的作法,以换取他们的承认和支持,以便麻痹藩王,如恢复被朱允炆所削藩王的王位,并多给赏赐。

然后将藩王们的藩国由边塞改为内地,所有边关一律由国家管理,边军守卫,其实就是收归朝廷。这样一来,不用守卫边关的藩王,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再保留大量军事力量,其护卫也由三卫被削减为一卫,最少者甚至只有三四十个兵卒,其规模还不如一些豪族大户。

没了兵权的藩王,对皇帝的威胁自然就低到了极点,这时候的他们还不是任朱棣随意拿捏?

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逮到哪个藩王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了,朱棣想削就削。齐王朱榑阴蓄刺客,以私兵据守青州,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被朱棣贬为庶人;谷王朱穗磔杀王府长史,招匿亡命,造战舰弓驽器械,意图不轨,于永乐十五年(1417)被朱棣废为庶人,宣德年间被关押至死。

一顿胡萝卜加大棒伺候,明朝的藩王们都老实了,除了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生有异志(他祖上朱权被朱棣坑的太憋屈了),造了次反外,其它诸王都被皇帝大臣们圈养了起来,平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饭和生孩子,以至于明末时国家要养活的宗室子弟多达数十万之多(有说过百万),这也成了明朝财政崩溃,最终被灭的原因之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太史敫女儿嫁给齐襄王,为何太史敫却要断绝父女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齐国一度强盛,但因为杀害了燕昭王导致被记仇。此后,乐毅率领五国军队伐齐,接连拿下齐国70座城池,齐太子法章为了避难逃到了莒城,随后在太史敫家当起了家奴。法章刚开始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他和太史敫的女儿渐渐产生感情,等齐国击败燕国复国后,法章则被拥立为齐国国君,也就是齐襄王。法章顺利

  • 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李瑛?李隆基冤杀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瑛是唐玄宗次子,李瑛母亲赵氏曾十分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此后李瑛先是被封为郡王,五年后正式立为太子。但李瑛最后却被李隆基坐罪赐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李瑛的死完全是因为遭到了武惠妃的陷害,当时李隆基有了武惠妃这个新欢,就渐渐冷落了赵妃、皇甫德仪等妃子,而武惠妃又是一位心机颇深的人,这才害死了李瑛还

  • 何昌言为什么被宋高宗当做叛臣?何昌言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何昌言是北宋宋哲宗时期状元,在参加殿试以后深的哲宗的赏识,还专门赐了一首诗给他。据说何昌言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志向远大,首次参加科举就高中状元。何昌言为人正直,深受最尊,但宋高宗却把何昌言称为“叛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对于何昌言来说,是一件子虚乌有,而且很不公平的

  • 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为以后蜀汉提供大量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蜀汉后期的人才储备不如曹魏和孙吴,但在刘备时期,蜀汉有很多将领都算是名震天下。除了最早一批跟随刘备的人,刘备此后还在荆州、益州招揽了不少人才,这也为刘备发展自己的势力提供了基础。南阳郡和巴西郡都可以算是出产人才的宝地,后期蜀汉能够长期屹立不倒,也要多亏这几个地方的人才。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当

  • 汉朝骑兵为何那么厉害?与匈奴骑兵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击败了强大的匈奴,而且还是以匈奴见长的骑兵阵容。实际上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汉朝骑兵究竟有多厉害,和匈奴骑兵又有哪些区别。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基本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和匈奴维系关系,因为当时双方交战,汉军还不能占据绝对上风。直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优秀将领的崛起,也让汉朝骑兵有了快速的提升,在和匈

  • 李渊这一举动为玄武门之变埋下种子,李世民或必有一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把李世民逼入非要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来取得皇位呢?而且李世民的这番举动实乃九死一生,如果中间出现一点差池,他就会成为国家罪人。实际上,李世民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法,也是因为他看透了朝局的走向,以及当年李渊的所作所为。虽然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但在当时李世民也有可能会被当成李渊的牺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年仅16的朱由检?魏忠贤究竟有多大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乃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在明熹宗时期十分受宠,这也给了魏忠贤独断国政的机会,在朝内更是被称为“九千岁”。按道理来说,魏忠贤已经掌握了朝中的绝对权力,为什么年仅16岁的朱由检即位后,竟然还能轻易的除掉魏忠贤呢?实际上魏忠贤身为宦官他并没有多大权力,只能说因为上任皇帝的过度放纵

  • 唐朝人怎么看李隆基和杨玉环?他们难道不反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为杨贵妃,这件事情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白居易还写下一首《长恨歌》,只是将其中的皇帝写成“汉皇”,并没有直接写成李隆基。只不过,因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身份,这样的关系在现在看来其实就是违背了伦理的,会被很多人唾弃,可是为什么当时却似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呢?难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司马迁不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史书的记载者,应该尊重事实,完整的记录下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事迹,与真实的历史不应该有差别,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历史,都是被人们美化或者黑化过的,是真是假我们其实并不清楚,有些事情模糊一下,我们就不知道了。汉朝大将霍去病的死,很多人非常好奇,但是司马迁却对此并没有什么记载,这是为何?难道说

  • 许负的预言为什么都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预言这种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对此进行一些猜测,听上去很不靠谱,而且很多预言在当时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痴人说梦,但是一旦预言成了真,人们就会感叹这个人当时是这样有先见之明。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女相士,她有三个很著名的预言,最后都成了真实的,究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