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是太监吗?真正的太监诞生于东汉

赵高是太监吗?真正的太监诞生于东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19 更新时间:2024/1/20 13:54:31

赵高究竟是不是太监?很多人受到《神话》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可能都以为历史上的赵高就是一个太监,的确,很多古籍当中也记载了,赵高身为一名宦官的事实,可是,宦官就完全等同于太监吗?我们现代意义理解上的太监,其实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也就是说,真正被阉割成为太监的,至少也要在东汉时期才出现,而赵高是秦朝人,他怎么会是一个太监呢?

赵高是个太监这种说法,大概已经流行了上千年,但是,这绝对是个以讹传讹的错误。

这个错误来源于人们对《史记》中关于赵高两点记载的误读,一是赵高兄弟皆生于“隐宫”;二是赵高属于“宦人”,隶属于“宦籍”。

司马迁的记述没有错误,问题是后世的一些不学无术的家伙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硬是将“隐宫”误读为赵高兄弟都受过宫刑。因为受宫刑后要先在密闭的“蚕室”里呆一段日子,避免破伤风等并发症,于是乎,这些半吊子学者认为这意味着“隐”字,再和后面的“宫”字一联系,就得出了“隐宫”即是受宫刑的荒谬结论。

事实上在当时,“隐宫”既是指另外一种特殊的地方,类似于我国上一世纪曾经存在的劳改农场,同时,也代指劳改就业人员。这些人是身份低于一般平民,略高于奴隶的贱民。

秦始皇本纪》记述修建阿房宫时役使“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就是说使用劳改就业人员和服刑囚犯七十余万人。

如果说隐宫就是宫刑,那麻烦了,制造数以十万计的太监,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专业阉人的净身医师呀?再说,以太监的身板能干得了那么重的活计吗?

蒙恬列传》如是记载:“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也就是说,赵高兄弟出生于隐宫,是因为他母亲犯了罪,后来成为劳改就业人员。

按照秦国的严苛法律,赵高兄弟一出生就被划为了另类,即劳改就业人员家属,也叫做“隐宫”,和太监毫无关系。

这可不是小编瞎说,有上世纪出土的《睡虎地云梦秦简》与《张家山汉简》所记载的秦代律令为证,并有好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

二十世纪著名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根据《睡虎地云梦秦简》指出,“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是“隐官”的误写。再者说,“宫”与“官”在古代本就是通假字,只是不常见用而已。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载明:“司寇、隶臣妾无城旦、舂、鬼薪、白粲罪以上,而吏故为不直及失刑之,皆以为隐官。”所谓的隐官其实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劳改犯一般。“隐宫”的问题厘清了,下面再说“宦人”、“宦籍”。

“宦”是个会意字,其结构上为宅字头,下为臣字脚,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宅中奴仆,亦可简称“宅奴”。谁的宅奴?当然是人的宅奴。因而,宦的本义就是为人奴仆。

《国语·越语》记载越王勾践“与范蠡入宦于吴。”其意就是说,勾践与范蠡到吴国去为吴王做奴仆。后来,“宦”逐渐引申变化为官、做官、学做官、太监等词义。

然而,秦汉时期的宦人(亦称宦者、宦官)可不是后世意义上的专指太监而言,而是在宫廷内任职的所有男性工作人员的统称,包括议郎(侍从顾问,负责参谋)、侍郎(侍从武官,负责护卫)、谒者(侍从文官,负责传达)等等。

关于这一点,《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得清清楚楚:“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及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命。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颇见亲幸。至于孝武,亦爱李延年。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

这里所说的“士人”、“宦人”,如张卿、赵谈、北宫伯子、李延年等人当然不是太监,而是皇帝宠幸的内侍之臣。

到什么时候,宦人(宦者、宦官)才不用正常男人了?《后汉书·宦者列传》如是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也就是说,那是汉光武帝建立东汉以后的事情了。

“宦籍”更是跟太监不搭界,就是指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赵高隶属于宦籍,只不过说明他是正八景在人事部门在册的正式官员而已。再者说,赵高是有儿女的人,他的女婿阎乐任咸阳令,曾经参与望夷宫政变。如果他是太监,生得出女儿来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初四王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初四王其实知道的网友也应该知道了,这里面的四个人到底是谁,虽然知道是谁,但是这四个人的名字却不好读,所以大家要问了,这个清初四王的读音到底是什么呢?字虽然不好读,但是认真的查查资料就能解决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王时敏、王鉴还是比较好认的,那么这个“王翚”该怎么读呢?其实

  • 清初四王分别是谁各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初四王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四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清初四王厉害是厉害,但是总只是听说啊,有没有比较实质性的资料出来,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清初四王分别是谁这个问题了,还有他们都分别是什么特点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清初四王其实就是指的:&ldq

  • 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子,为什么最后却能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刘彻能成为太子,可以说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当时汉景帝已经立长子刘荣为太子,而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子,要是按正常辈分来看,也很难排到他。不过当时刘彻的母亲王娡深受汉景帝的宠爱,加上此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汉景帝决定更换太子人选。景帝的姐姐刘嫖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刘嫖,可惜栗姬知道的太晚,导致

  • 北宋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开国之初就已经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很多时候人们会从北宋灭亡的时间附近去找答案,北宋经历了靖康之耻,皇室与大臣们都沦落成了俘虏,如果不是赵构当时并不在都城,恐怕连南宋都很难继续存在了。然而关于为什么北宋会灭亡,其实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宋朝开国的时候,是什么制度导致了后来国家的灭亡,朝代

  • 刘备有没有小看陆逊?夷陵之战惨败于陆逊改变蜀国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刘备会在夷陵之战上惨败吴军,是先前很多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当时蜀国国力正值鼎盛期,而且双方兵力相差不多,因为关羽的死蜀军气势也更胜一筹。但吴军将领陆逊,却硬生生差点把刘备大军给团灭,这也是刘备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惨败。首先必须承认陆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不过刘备是不是也有一些轻敌呢?就算打不赢,也不

  • 嫪毐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只因他面对的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嫪毐巅峰期曾有门客千人,他的势力已经和吕不韦不相上下。再加上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关系,让吕不韦倍感威胁,此后吕不韦选择告发他们二人,嫪毐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便打算背水一战发动叛变。但最后还是败在了嬴政手上,处以车裂而死。嫪毐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奇人,早年是被吕不韦假扮成宦官带进宫,后来却发展为一方不可小看的势力

  • 清朝时期的养马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清朝的统治者来说,骑射这种兵种向来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所以当年军队对于军马的管理向来都是给予相当高度重视的。江南地区的气候非常的湿热,人多繁杂,不适合驯养马匹,每年都会有大批大批的军马死亡,导致采购马匹所需要花费的银钱额度一直都很高。江南本地无良马,一般都从外地采购,因此运输成本又成为额外的军费负

  • 赵匡胤计划先南后北,为什么没有统一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他在创立宋朝的时候,其实还并没有完全统一,后来我们看到的统一的宋朝,很大一部分是赵光义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而他的皇后小周后沦落到赵光义手里的原因。而在赵匡胤的计划里面,他是计划先统一南方再统一北方的,然后后来却一直没有统一大理,大理又在南方,也就是说赵匡胤的计划没有

  • 刘邦和吕雉当了26年夫妻,刘邦也没能看透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性格太过软弱,而她的母亲又是一位十分强硬之人,所以这权利自然就过度到了吕后手里。吕后也是一点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大权,为了立威不惜杀害功臣,并且把自己的宗亲、心腹都安插在朝廷各个要职当中,引起了一片惊恐。刘邦死后竟然会让吕雉独掌大权,可能刘邦自己都没想到过。吕雉不到20岁

  • 鱼玄机真的杀了绿翘吗?最终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相传,绿翘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鱼玄机的侍女,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女主对待自己的侍女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概也以为,鱼玄机这样的才女,对绿翘也亲如姐妹吧,那就想错了。据说,绿翘最终是死在了鱼玄机的手里的,而且还是被鱼玄机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鱼玄机对待自己的侍女为什么都这样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