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和吕雉当了26年夫妻,刘邦也没能看透吕后

刘邦和吕雉当了26年夫妻,刘邦也没能看透吕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74 更新时间:2024/3/4 2:26:59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性格太过软弱,而她的母亲又是一位十分强硬之人,所以这权利自然就过度到了吕后手里。吕后也是一点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大权,为了立威不惜杀害功臣,并且把自己的宗亲、心腹都安插在朝廷各个要职当中,引起了一片惊恐。刘邦死后竟然会让吕雉独掌大权,可能刘邦自己都没想到过。吕雉不到20岁就嫁给刘邦,两人结为夫妻共度26载,好像刘邦也没能完全看透吕雉。

刘邦死后,吕后立刻在朝廷中一手遮天,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节制她。她对刘邦的那些儿子肆意打压,对朝中不满的大臣任意调配。整个朝廷,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

对这件事,我们似乎是不太理解的。吕后再厉害,她也只是太后。刘盈再弱,也是皇帝。而且,刘盈在当了皇帝以后,还有过试图把权力从吕后手中拿过来的想法。比如他责备作为宰相的曹参整天喝酒不干事,遇到事情,也不先向他汇报(当然曹参肯定是先向吕后汇报)。他这样的抱怨,其实就是他对手中无权的不满。作为大臣来说,曹参也好、陈平也好,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自然能够体味到刘盈的想法。能体味到刘禅的想法,他们肯定会积极帮他夺回权力。这是古代大臣最常见的做法。毕竟只要帮刘盈夺回了权力,他们就能够获得权力,谁会不愿意做呢?

还有一点,刘邦在临死前,确实表现出打击吕后的样子。一是他试图撤换刘盈的太子之位,二是他试图杀掉樊哙。这些举动,也被后世的学者们认为,刘邦想把吕后拿下来,甚至废黜吕后的皇位。

只不过,因为刘邦没熬得过来,因此结果是,他既没有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也没能杀掉樊哙。既然这两件事都没有完成,自然废黜吕后的皇后之位,也就没办法做了。

刘邦在临死前打击吕后,大臣们自然看在眼里,因此刘邦死后,他们联合刘盈和吕后斗争,就是一定的。

但是,为什么刘邦死后,大臣们却毫无动作呢?不但毫无动作,而且似乎还在为吕后独掌权力推波助澜。比如前面的曹参,当刘盈主动联络他,想要向吕后夺权的时候,他还拿刘邦吓唬刘盈说,你不如你爹刘邦,我不如萧丞相,我们为何要改变呢?

还有张良的儿子和陈平。当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后在那里干嚎,但是没有眼泪。于是张良的儿子对陈平说,你知道吕后为什么没眼泪吗?因为兵权不在吕家人手里,吕后心里担心呢。照理说,陈平明白这一点,就要想办法阻止吕后获得兵权。但是陈平刚相反,他不但没有阻止,反而主动对吕后说,请吕产吕禄掌控南北二军。因此,吕后把兵权从周勃手里夺过来,交到吕产、吕禄手里。

有大臣们在有意地推波助澜,吕后想不把持朝政,都不容易啊。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大臣们明白一个道理:刘邦在临死前所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在夺吕后的权力。刘邦不但不会夺吕后的权力,还加强了吕后的权力。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要明白,刘邦在临死前,最担心的是什么。

很显然,刘邦临死前,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江山会不会被大臣们夺去。他这个担心,和后世朱元璋的担心,是一模一样的。刘邦生前诛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就是害怕这些功臣夺了他的江山。

如果他能够一直坐江山,显然不担心这一点。但他毕竟是要死的,江山毕竟是要往后传的。他当年为什么一定要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因为他说了一句:“(刘盈)不类我。”刘盈究竟有什么地方不类刘邦的?就是刘盈性格太荏弱,他把大臣们控制不住。控制不住大臣,大臣们就有可能夺了老刘家的江山。因此,刘邦无论如何,要选“类我”的刘如意为皇帝。

不过,刘邦最终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他为什么打消呢?史书上说的是刘邦看见刘盈把商山四皓请下山,帮助他,觉得刘盈翅膀硬了,不好换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本的原因,是刘邦发现自己已经非常衰老,身体扛不住了。他没有办法活到慢慢地等刘如意长大。如果把皇位传给还是个孩子的刘如意,那会更加麻烦。

而且,比较一下吕后和戚夫人,显然吕后要杀伐果断得多,要“类我”得多。如果他死后,由吕后来把持朝政,大臣们就不敢造反了。

这一点,实际上大臣们也看得清清楚楚。明白刘邦去世时,实际上是把权力传给了吕后(《史记》中记载了刘邦去世前,把吕后找去,对她交代谁适合当宰相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刘邦把权力传给吕后的表现)。既然刘邦把权力传给了吕后,何必还要去惹吕后呢,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由此可见,吕后能够独掌朝政,其实这些权力都是刘邦给她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鱼玄机真的杀了绿翘吗?最终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相传,绿翘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鱼玄机的侍女,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女主对待自己的侍女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概也以为,鱼玄机这样的才女,对绿翘也亲如姐妹吧,那就想错了。据说,绿翘最终是死在了鱼玄机的手里的,而且还是被鱼玄机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鱼玄机对待自己的侍女为什么都这样心狠手辣,

  • 废史立牧是什么意思?废史立牧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汉室权利每况愈下,刘焉向朝廷提议,分别派出刘氏宗亲还有朝廷重臣到各州担任州牧,其权利在刺史、太守之上,这样便能稳住天下大乱的局势。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废史立牧”,只不过立州牧这件事并没有朝刘焉说的方向发展,而是进一步形成天下被诸侯割据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之所以会被军阀

  • 孔子反对活人殉葬,为什么也不赞成人俑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活人殉葬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殉葬制度,也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制度,古代那些贵族君主们死后,要用很多活人来为自己殉葬,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奴隶,毫无自由可言,就算是死也必须要由自己做主。这种制度当然是非常落后的,而孔子对人殉也是十分反对,孔子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不过在活人殉葬之外

  • 三国东吴大臣潘濬有多厉害?潘濬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潘濬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曾大破五溪蛮夷,掌管荆州。潘濬是蒋琬表弟,早年拜宋忠为师,后来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等刘备占据荆州后,潘濬顺势转入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太好,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荆州重回孙权手中后,潘濬的才能也逐渐得到赏识,此后一路高升封刘阳侯,改太常。可能还有

  • 长城不能完全抵御匈奴进攻,为何各个朝代还要坚持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城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修建过,但历史上最有名的还是秦长城。长城这项工程放在秦朝基本就是个奇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有了这么一条贯穿东西的巨龙盘桓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过长城并不能完全阻止匈奴的进攻,为什么秦始皇还有此后各个朝代依然要坚持修建长城呢?实际上,长城的意义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御性建筑了,他

  • 环肥燕瘦杨玉环有多肥?历史上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经常会说“环肥燕瘦”,本意是说,女孩子的美各不相同,有的就是瘦一些好看,有一些反而胖胖的才有美感,而这里面提到的两位美女,就是杨玉环和赵飞燕。赵飞燕瘦的美现代人很容易理解,但是对杨玉环的“肥”却没有一个相同的概念,究竟杨玉环是有多肥,历史上真实的杨

  •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朱棣吸取教训顺利解除藩王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朱允炆削藩失败,但他这个举动是没有错的。朱棣上位后同样要想办法如何限制各个藩王的权利,只能说朱允炆有些操之过急,又缺乏技巧,才会引来藩王的不满,最后连皇位都给丢了。所以朱棣登基后,他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采用了另一个办法这才顺利解除藩王危机。毕竟朱棣肯定不想重蹈覆辙,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为

  • 太史敫女儿嫁给齐襄王,为何太史敫却要断绝父女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齐国一度强盛,但因为杀害了燕昭王导致被记仇。此后,乐毅率领五国军队伐齐,接连拿下齐国70座城池,齐太子法章为了避难逃到了莒城,随后在太史敫家当起了家奴。法章刚开始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他和太史敫的女儿渐渐产生感情,等齐国击败燕国复国后,法章则被拥立为齐国国君,也就是齐襄王。法章顺利

  • 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李瑛?李隆基冤杀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瑛是唐玄宗次子,李瑛母亲赵氏曾十分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此后李瑛先是被封为郡王,五年后正式立为太子。但李瑛最后却被李隆基坐罪赐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李瑛的死完全是因为遭到了武惠妃的陷害,当时李隆基有了武惠妃这个新欢,就渐渐冷落了赵妃、皇甫德仪等妃子,而武惠妃又是一位心机颇深的人,这才害死了李瑛还

  • 何昌言为什么被宋高宗当做叛臣?何昌言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何昌言是北宋宋哲宗时期状元,在参加殿试以后深的哲宗的赏识,还专门赐了一首诗给他。据说何昌言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志向远大,首次参加科举就高中状元。何昌言为人正直,深受最尊,但宋高宗却把何昌言称为“叛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对于何昌言来说,是一件子虚乌有,而且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