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计划先南后北,为什么没有统一大理?

赵匡胤计划先南后北,为什么没有统一大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1/19 7:46:03

宋太祖赵匡胤,他在创立宋朝的时候,其实还并没有完全统一,后来我们看到的统一的宋朝,很大一部分是赵光义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而他的皇后小周后沦落到赵光义手里的原因。而在赵匡胤的计划里面,他是计划先统一南方再统一北方的,然后后来却一直没有统一大理,大理又在南方,也就是说赵匡胤的计划没有完成。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唐朝末年藩镇割据让地图板块又出现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赵匡胤在登基称帝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计划”,其中有一项便是“先南后北”,然而,直到最后也没有统一南方的大理国,这是为什么呢?

赵匡胤也是一个后起之秀,再加上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借着后周的“势”,他从中脱颖而出,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被拥立为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

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在北面有强大的辽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较大的割据政权;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割据政权。

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壮志凌云的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然而一心想要拿下的大理国却安然无恙,显然与“先南后北”的计划相背。

每个建立朝代的皇帝,第一件事便是尽可能是做到天下统一,对于赵匡胤来说任务尤其的艰巨,之所以没有实现“先南后北”的计划,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兵力有限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朝廷一直处于四处征战的状态:963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李处耘出兵两湖,灭荆南、湖南;次年,派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刘廷让)、曹彬分兵两路向四川进攻灭后蜀;970年,赵匡胤派潘美率军进攻南汉,次年灭南汉、南唐。

直到赵匡胤去世征战也没有消停,攻城略地也好,开疆拓土也好,都是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宋朝来说,很多看似完美的计划,在实施起来却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政局面前,退而求其次未尝也是另一咱治国之道。

第二,大理示好

北宋时期的大理疆域覆盖今天的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虽说离中原有些山高皇帝远而鞭长莫及,但北宋打下川蜀之地时,与大理也就“一墙之隔”了。

北宋忙着统一中原的时候,大理的内部也没有消停,当他们遥遥看到北宋的军旗时,便及时派人“示好”,表明自己的态度。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大理的主动示好让北宋无法再狠心对大理下手,而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北宋的国内也并不太平,还有北方的辽、西夏等国虎视眈眈,如果不与大理动干戈,北宋也是何乐而不为的。

第三,北方严峻

北宋的北方最主要、也是最强势的对手就是辽国和西夏。赵匡胤当年两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第三次进攻北汉。

两个月后,赵匡胤突然死去,辽又出兵支援北汉,新登基的赵光义只得下令撤兵。

可以看出辽军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对于北宋来说无疑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看到大理主动示好,北宋的军队自然会转移大量的军力投入到北方的战场上,与辽军、西夏形成对峙的局面。

而事实证明,“先南后北”的计划改变也是非常正确的,没有统一南方的大理国,并且自始至终大理都与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而宋朝的“静康之耻”正是发生在北方的金国。一个能把辽国灭掉的金国,对付北宋这样的斯文之地,自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和吕雉当了26年夫妻,刘邦也没能看透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性格太过软弱,而她的母亲又是一位十分强硬之人,所以这权利自然就过度到了吕后手里。吕后也是一点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大权,为了立威不惜杀害功臣,并且把自己的宗亲、心腹都安插在朝廷各个要职当中,引起了一片惊恐。刘邦死后竟然会让吕雉独掌大权,可能刘邦自己都没想到过。吕雉不到20岁

  • 鱼玄机真的杀了绿翘吗?最终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相传,绿翘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鱼玄机的侍女,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女主对待自己的侍女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概也以为,鱼玄机这样的才女,对绿翘也亲如姐妹吧,那就想错了。据说,绿翘最终是死在了鱼玄机的手里的,而且还是被鱼玄机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鱼玄机对待自己的侍女为什么都这样心狠手辣,

  • 废史立牧是什么意思?废史立牧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汉室权利每况愈下,刘焉向朝廷提议,分别派出刘氏宗亲还有朝廷重臣到各州担任州牧,其权利在刺史、太守之上,这样便能稳住天下大乱的局势。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废史立牧”,只不过立州牧这件事并没有朝刘焉说的方向发展,而是进一步形成天下被诸侯割据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之所以会被军阀

  • 孔子反对活人殉葬,为什么也不赞成人俑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活人殉葬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殉葬制度,也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制度,古代那些贵族君主们死后,要用很多活人来为自己殉葬,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奴隶,毫无自由可言,就算是死也必须要由自己做主。这种制度当然是非常落后的,而孔子对人殉也是十分反对,孔子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不过在活人殉葬之外

  • 三国东吴大臣潘濬有多厉害?潘濬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潘濬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曾大破五溪蛮夷,掌管荆州。潘濬是蒋琬表弟,早年拜宋忠为师,后来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等刘备占据荆州后,潘濬顺势转入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太好,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荆州重回孙权手中后,潘濬的才能也逐渐得到赏识,此后一路高升封刘阳侯,改太常。可能还有

  • 长城不能完全抵御匈奴进攻,为何各个朝代还要坚持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城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修建过,但历史上最有名的还是秦长城。长城这项工程放在秦朝基本就是个奇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有了这么一条贯穿东西的巨龙盘桓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过长城并不能完全阻止匈奴的进攻,为什么秦始皇还有此后各个朝代依然要坚持修建长城呢?实际上,长城的意义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御性建筑了,他

  • 环肥燕瘦杨玉环有多肥?历史上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经常会说“环肥燕瘦”,本意是说,女孩子的美各不相同,有的就是瘦一些好看,有一些反而胖胖的才有美感,而这里面提到的两位美女,就是杨玉环和赵飞燕。赵飞燕瘦的美现代人很容易理解,但是对杨玉环的“肥”却没有一个相同的概念,究竟杨玉环是有多肥,历史上真实的杨

  •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朱棣吸取教训顺利解除藩王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朱允炆削藩失败,但他这个举动是没有错的。朱棣上位后同样要想办法如何限制各个藩王的权利,只能说朱允炆有些操之过急,又缺乏技巧,才会引来藩王的不满,最后连皇位都给丢了。所以朱棣登基后,他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采用了另一个办法这才顺利解除藩王危机。毕竟朱棣肯定不想重蹈覆辙,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为

  • 太史敫女儿嫁给齐襄王,为何太史敫却要断绝父女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齐国一度强盛,但因为杀害了燕昭王导致被记仇。此后,乐毅率领五国军队伐齐,接连拿下齐国70座城池,齐太子法章为了避难逃到了莒城,随后在太史敫家当起了家奴。法章刚开始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他和太史敫的女儿渐渐产生感情,等齐国击败燕国复国后,法章则被拥立为齐国国君,也就是齐襄王。法章顺利

  • 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李瑛?李隆基冤杀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瑛是唐玄宗次子,李瑛母亲赵氏曾十分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此后李瑛先是被封为郡王,五年后正式立为太子。但李瑛最后却被李隆基坐罪赐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李瑛的死完全是因为遭到了武惠妃的陷害,当时李隆基有了武惠妃这个新欢,就渐渐冷落了赵妃、皇甫德仪等妃子,而武惠妃又是一位心机颇深的人,这才害死了李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