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初四王怎么读?

清初四王怎么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81 更新时间:2023/12/17 18:11:45

说到清初四王其实知道的网友也应该知道了,这里面的四个人到底是谁,虽然知道是谁,但是这四个人的名字却不好读,所以大家要问了,这个清初四王的读音到底是什么呢?字虽然不好读,但是认真的查查资料就能解决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王时敏、王鉴还是比较好认的,那么这个“王翚”该怎么读呢?其实就是“翚”比较难读了,其实应该要读“[huī]”了,那么这个“王原祁”中的“祁”又念什么呢?其实念“[qí]”了,所以四个人的名字就王翚的不好念,其他的都比较正常了,哈哈,厉害厉害。

清初四王生平介绍

王时敏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懦斋、西田主人、西田遗老、西田老人、偶谐道人、归村老农、稻香庵、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锡爵孙。明万历二十九年进上,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入清不仕而归隐。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行楷得自《枯树赋》,隶书追秦、汉,榜书八分为近代第一。家藏书画甚富,遍摹宋、元诸家名迹,尝择古迹中法备气至者二十四幅,为缩本,装成巨册,以供模楷。更因幼年在董其昌指导下临习古画,加之气质和性格因素,作画唯以自然景象为最高准则,强调“一树一石,皆有原本”。

少时与董其昌、陈继儒切磋画理,在研习黄公望山水画上,尤穷其秘奥,晚年益臻神化。平生爱才,王翚、吴历和孙王原祁俱得其指授,对王翚尤奖掖备至。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加吴历、恽寿平,称“清六家”,为正统山水画领袖人物。

王鉴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称“王廉州”。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吴历齐名,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成为画坛正宗。为“清初六家”之一。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王鉴早年曾经得到过董其昌的亲自传授,他一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揣摩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构,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学吴镇,用墨学倪瓒。尤其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形式主义画风。

王翚

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励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3年完成,受到康熙皇帝御赐“山水清晖”四字奖励。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

王原祁

从小好学,读书能过目成诵。十五岁时考中秀才,二十岁正式跟祖父学画。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他考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四十岁以后担任了顺天乡试同考官,后来又在河北任县做过四年知县。四十五岁时,到北京,在保和殿接受康熙“试策”的考查,以科员用。次年,升为刑部给事中,后又调礼部掌印,又奉命改任右春坊中允,入直南书房,历任侍讲侍读学士,太子府詹事,经筵讲官,直到担任户部左侍郎,因此被称为“王司农”。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王原祁病故于北京官舍,终年七十四岁。遗体归葬故乡太仓。王原祁的艺术成就主要在山水画,给他以发和教导最多的是王时敏、王鉴和他的三叔父王撰(异公)。王时敏曾亲手绘制《仿李成以下宋元名家山水册》供他学习,并把家藏历代名家董源、李成、范宽、黄公望、王蒙、沈周等的名迹,给他临摹、研究。

王原祁的作品,基本上是模古。他特别推崇黄公望,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黄公望的“脚汗气”,引以为荣,心摹手追,务求逼似却缺乏创造性。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深厚的笔墨功力。他曾在一幅《秋山晴爽图卷》上自题“笔端金刚杵”,意思是说,他的笔力沉雄,气贯纸背,光气发越。当时有人记述了亲睹王原祁的作画过程:

从早晨开始,先展开纸,审顾良久。下笔以淡墨略分轮廓,既而精辨林壑之概,立峰石层折,树木株干。每下一笔,必定审顾反复。天已黄昏,便搁笔休息。到第二天,取前卷稍加皴染,用淡赭石加入藤黄少许,渲染山石,然后用一个小熨斗贮微火把画熨干,再以墨笔干擦石骨,疏点木叶。然后再以墨绿水,疏疏缓缓渲染出阴阳向背,再用熨斗熨干,再勾再勒,再染再点,自淡及浓,自疏而密,经过半个月才完全画成。

这种多层次的勾皴渲染,有骨有肉,浑然一气,富有厚重之美,是王原祁对黄公望、倪瓒、吴镇、董其昌诸家画法的兼容并蓄而发展出来的。清代不少人高度评价他的笔墨技巧,有的赞他“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有的说他“气味醇深,元气淋漓,高出诸家之上”。桐城派名诗人姚鼐曾写过一首《题麓台山水》,描述王原祁山水画布局造意奇崛,而感到“此图于我情独亲”。这表明王原祁山水画具有可以“卧游”的特点,是符合当时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的。

王原祁著有理论著作《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其中对于作画构图的开合起伏,笔墨设色等技法的论述,多为长期艺术实践的经验体会。属于艺术规律,颇有价值。但是他承袭了董其昌的文人画正统观念,把明末的浙派说成“恶派”,又贬低当时富于创新精神的石涛、龚贤等,反映出他的复古保守思想和宗派门户之见。

由于王原祁在政治上有一定地位,直接间接地学他山水画风的人也就多起来,乃至形成了一个流派——娄东派,—称太仓派,在清代中叶与王翬为中心的虞山派并驾齐驱。其中主要画家有:王原祁的族弟王昱,侄王愫,弟子黄鼎、唐岱、王敬铭、金永熙、李为宪、曹培源、华鲲、温仪,其后的曾孙王宸、族侄王三锡,以及盛大士、黄均、王学浩等,影响很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初四王分别是谁各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初四王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四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清初四王厉害是厉害,但是总只是听说啊,有没有比较实质性的资料出来,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清初四王分别是谁这个问题了,还有他们都分别是什么特点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清初四王其实就是指的:&ldq

  • 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子,为什么最后却能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刘彻能成为太子,可以说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当时汉景帝已经立长子刘荣为太子,而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子,要是按正常辈分来看,也很难排到他。不过当时刘彻的母亲王娡深受汉景帝的宠爱,加上此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汉景帝决定更换太子人选。景帝的姐姐刘嫖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刘嫖,可惜栗姬知道的太晚,导致

  • 北宋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开国之初就已经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很多时候人们会从北宋灭亡的时间附近去找答案,北宋经历了靖康之耻,皇室与大臣们都沦落成了俘虏,如果不是赵构当时并不在都城,恐怕连南宋都很难继续存在了。然而关于为什么北宋会灭亡,其实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宋朝开国的时候,是什么制度导致了后来国家的灭亡,朝代

  • 刘备有没有小看陆逊?夷陵之战惨败于陆逊改变蜀国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刘备会在夷陵之战上惨败吴军,是先前很多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当时蜀国国力正值鼎盛期,而且双方兵力相差不多,因为关羽的死蜀军气势也更胜一筹。但吴军将领陆逊,却硬生生差点把刘备大军给团灭,这也是刘备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惨败。首先必须承认陆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不过刘备是不是也有一些轻敌呢?就算打不赢,也不

  • 嫪毐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只因他面对的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嫪毐巅峰期曾有门客千人,他的势力已经和吕不韦不相上下。再加上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关系,让吕不韦倍感威胁,此后吕不韦选择告发他们二人,嫪毐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便打算背水一战发动叛变。但最后还是败在了嬴政手上,处以车裂而死。嫪毐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奇人,早年是被吕不韦假扮成宦官带进宫,后来却发展为一方不可小看的势力

  • 清朝时期的养马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清朝的统治者来说,骑射这种兵种向来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所以当年军队对于军马的管理向来都是给予相当高度重视的。江南地区的气候非常的湿热,人多繁杂,不适合驯养马匹,每年都会有大批大批的军马死亡,导致采购马匹所需要花费的银钱额度一直都很高。江南本地无良马,一般都从外地采购,因此运输成本又成为额外的军费负

  • 赵匡胤计划先南后北,为什么没有统一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他在创立宋朝的时候,其实还并没有完全统一,后来我们看到的统一的宋朝,很大一部分是赵光义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而他的皇后小周后沦落到赵光义手里的原因。而在赵匡胤的计划里面,他是计划先统一南方再统一北方的,然后后来却一直没有统一大理,大理又在南方,也就是说赵匡胤的计划没有

  • 刘邦和吕雉当了26年夫妻,刘邦也没能看透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性格太过软弱,而她的母亲又是一位十分强硬之人,所以这权利自然就过度到了吕后手里。吕后也是一点不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大权,为了立威不惜杀害功臣,并且把自己的宗亲、心腹都安插在朝廷各个要职当中,引起了一片惊恐。刘邦死后竟然会让吕雉独掌大权,可能刘邦自己都没想到过。吕雉不到20岁

  • 鱼玄机真的杀了绿翘吗?最终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相传,绿翘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鱼玄机的侍女,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女主对待自己的侍女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概也以为,鱼玄机这样的才女,对绿翘也亲如姐妹吧,那就想错了。据说,绿翘最终是死在了鱼玄机的手里的,而且还是被鱼玄机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鱼玄机对待自己的侍女为什么都这样心狠手辣,

  • 废史立牧是什么意思?废史立牧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汉室权利每况愈下,刘焉向朝廷提议,分别派出刘氏宗亲还有朝廷重臣到各州担任州牧,其权利在刺史、太守之上,这样便能稳住天下大乱的局势。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废史立牧”,只不过立州牧这件事并没有朝刘焉说的方向发展,而是进一步形成天下被诸侯割据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之所以会被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