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称帝后为什么不追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不追封孙策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65 更新时间:2024/2/14 11:30:05

说到孙权孙策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呢?因为孙权最终也还是称帝了,所以有的人就要问了,如果他称帝之后,那么孙策的位置又该往什么地方放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很有故事的,有感兴趣的网友也一起看看吧!

不追封很正常,追封了才不正常。

先说一个史实:孙权称帝的时候,追谥他父亲是皇帝,哥哥孙策是长沙桓王,而他的爷爷孙锺是孝懿王,孙权的四个儿子没有封王。

也就是说,孙权的爷爷也只是仅仅追封为王,孙权的儿子当时甚至没封王。

写《三国志》的陈寿说孙权小气,也有的人分析孙权阴险,不给他哥追封皇帝,说他是渣权,这些观点可以说是吹毛求疵,无视常理的。

什么叫常理?

常理就是一般性的规律。

那么,从秦朝到三国时期,有哪个人做了皇帝之后,追谥自己的哥哥为皇帝的吗?

还真的没有。

为什么不能追谥?

因为皇帝是一国之本,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历代开国皇帝一般会追谥自己的老爹为皇帝,那是血脉相承,人之常理,无可厚非的。

而追谥自己的兄弟为皇帝,是不合常理的,假如皇帝要是有几个兄弟呢?难道都要追谥为皇帝?

追谥为皇帝之后,那么这个被追谥的皇帝如果有儿子呢?有孙子呢?

怎么办?

任何人只要有了皇帝的名分,后代就有了做皇帝的资格,那皇位怎么办?岂不是乱了套?

孙权追封孙策为王的时候,孙策还遗留有一子孙绍,如果孙权把孙策追谥为皇帝了,那么孙绍怎么办?

且不说孙绍无形中就有了做皇帝的资格,孙绍本人也会有非分之想,一些大臣也会有想法的。

有人说,正是因为孙权考虑到这些,才不追谥孙策为皇帝,这是他的阴险之处。

这哪里是什么阴险?这是常识,是常理,好吧。

也有的人说,孙策功大,理应追谥为皇帝。

孙策为江东立下汗马功劳,这个不假,但是这是他老爸孙坚,弟弟孙权父子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果以盖房子比喻的话,孙建孙策父子俩是奠基人,而真正盖房子的是孙权。

看看孙权接手江东之后,做了哪些事吧。

孙坚,孙权的父亲,在193年左右 ,被黄祖部下杀死。

孙策,200年左右被许贡门客袭击重伤而死。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182-252)在200年接位,当时年仅18岁,而孙家地盘只有六郡而已。孙策一死,除了吴郡,会稽、丹杨、豫章、庐陵、庐江五郡全部叛乱,孙权经过四年才平定叛乱。

203年,孙权平定山越。208年,孙权灭黄祖,收甘宁。夺江夏领土。同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209年,孙权派周瑜平南郡。210年,孙权定交州。211年,治所迁建业(今天的南京)。

213年,曹操率大军攻孙权,“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随后曹操攻东吴的濡须,孙权亲自迎战,两军长江对峙一个月,不分胜负。

214年,孙权亲征皖城,派兵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后和刘备平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给了孙权。

217年,曹操伐吴,孙权派吕蒙迎战,曹操退兵。孙权又派陆逊降服丹阳、会稽等三郡山越,得到精兵数万。

219年,孙权杀关羽,夺荆州。

222年,派陆逊败刘备。曹军攻吴,要孙权的儿子孙登为人质,孙权不肯,就联合刘备结盟。同年,孙权自立吴王。228年,孙权大败曹休

229年,孙权称帝,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其子孙登为皇太子,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孙策子孙绍(200-?)为吴侯,后来改封上虞侯。

241年,孙登去世,病死。

242年,孙和为太子,同年,立孙霸为鲁王。百官要册立皇后和四王,孙权不立。

250年,废太子孙和,赐死孙霸,立孙亮为太子。

252年,孙权立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五子孙奋为齐王,六子孙休为琅琊王。同年,孙权病死。

可以看到,孙权接手江东的时候,孙家父子只是有了一个地盘而已,相当于房子只打了一个地基,其后东吴的开创守成,可以说全部是孙权带领将士奋斗的结果。

孙权主要做了哪几件大事?

一是灭了黄祖,为父亲报仇,也消灭了孙氏家族最危险的敌人;

二是和刘备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此后三足鼎立,只这一件事就可以说孙权在东吴的功劳远远大于他的父亲和兄长;

三是打败关羽,蜀国之后无力来犯;

四是多次击败曹氏来犯,稳固了东吴政权。

就这几件事情来说,东吴这个大房子是孙权盖成的,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了其父和兄长。如果这几件大事孙策有参与,而且立下大功劳,那么,孙权给孙策追谥皇帝,是可能的,但是孙策死的过早,从他前期的建功来说,和后期东吴经历的这些大事件相比,他的功劳并不足以大到可以追谥为皇帝的地步。

孙权称帝之后,一开始给孙策追封为长沙桓王,这个谥号是非常高的,“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逸周书•谥解法》)

孙策的儿子一开始被封为吴侯,孙策孙权都做过吴侯,所以吴侯这个爵位也是很高的。而孙权的几个儿子直到孙权临死前才封王。

孙权其后还给孙策重修大墓,派太子孙和亲自祭奠,做的其实并不算差。

所以,孙权不给孙策追谥皇帝,完全符合常理,常理就是历朝历代,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没有哪一个皇帝,包括刘邦刘秀追谥自己的兄弟为皇帝,一个政权只能单支传承(特殊情况很少),不能同时有两个皇帝,那样的话,国家必然动荡混乱。

孙策为奠定江东基业立下大功不错,但是他所奠定的只是个雏形而已,孙策200年去世,孙权229年称帝,这中间整整隔着29年,这29年也是东吴政权建立稳固的时期,孙策已经没有参与了,是孙权拼搏的成果,所以,即便按照功劳来说,孙策远远没达到可以追谥为皇帝的地步。

至于说孙策把江东交给孙权,如果那个时候的江东已经有了一个政权的雏形,那么,孙权应该给他兄长一个名分,但实际情况是,江东当时远远称不上是一个“政权”,孙策也只是一个太守,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晋代史学家孙盛对孙权不追谥孙策有一段专门的评述:“夫正本定名,为国之大防;杜绝疑贰,消衅之良谟。是故鲁隐矜义,终致羽父之祸;宋宣怀仁,卒有殇公之哀。皆心存小善,而不达经纶之图;求誉当年,而不思贻厥之谋。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孙氏因扰攘之际,得奋其纵横之志,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势一则禄祚可终,情乖则祸乱尘起,安可不防微于未兆,虑难于将来?壮哉!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将相在列,皆其旧也,而嗣子弱劣,析薪弗荷,奉之则鲁桓、田巿之难作,崇之则与夷、子冯之祸兴。是以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绝异端之论,不逞杜觊觎之心;于情虽违,于事虽俭,至于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谓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故宫内有报警器是真的吗?紫禁城内的报警器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故宫,也就是紫禁城那是当时明清两代人的皇宫,紫禁城非常的大,里面有皇帝办公,休息的地方,还有后宫妃子婢女生活的地方以及就是宫女太监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严格的制度和规矩,可以说当时生活在紫禁城那是一种既艰难又快乐的事情。其实,在古代时候也有强盗偷窃东西,一般的老百姓遇到小偷那只能自认倒霉了,但是,

  • 历史上首崇满洲是什么意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的成语那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说到中国古代的一个词语首崇满洲,其实当小编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小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清朝时期,当时清朝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顺治皇帝6岁便可以登上皇位,也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满人。首崇满洲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要以满洲为统一。具体体现在

  • 关羽丢了荆州如果活了下来,蜀汉后期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丢掉荆州最后丢掉性命这件事情想必大家也还是有话说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所以要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只能用假设来说这件事情了,假设关羽丢了荆州但是关羽却没有死,那么蜀汉的后期会这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关羽丢了荆州后活着逃回西川,这实际就是当初临时去麦城暂

  • 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出于荆州利益的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在丢了荆州之后被杀了,也还是有很多的话说的,听到了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好像就是马上做出了回应,那就是为关羽报仇,那么这真的是报仇吗?还是说只是为了利益考虑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考虑看看吧!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处于荆州利益,这个问题要分《三国演义》和历史两部分来看。从《三国演

  • 古代清朝行森和尚是谁?为什么顺治皇帝总是跟着行森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时期的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在当时,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故事那也算得上是顺治皇帝一生中最为经典的桥段,据说当时的顺治皇帝非常喜欢董鄂妃,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好的东西都给董鄂妃,后来,董鄂妃还是死了。据说是病死的,从那一刻开始,顺治皇帝的身边就总是出现了一位和尚,这位和尚

  • 历史上清朝的内务府是如何推动清朝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清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沟通,清政府认为当时的自己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认为只需要自己搞自己的便好了,于是,放松了学习,清朝的各种陋习以及人们的无知接踵而来。不过,后来的清政府也是被外国列强强行的打开了国门,清政府当时的统治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落荒而逃

  • 郭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够预测孙策的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孙策的死亡,虽然明面上看起来是被刺客所杀,但是很多人对此都持有怀疑的看法,甚至牵扯出来认为是弟弟孙权策划了这起事件。然而抛开这些不谈,在《三国志》中,孙策还活着的时候,曹操的谋士郭嘉居然能够预测出来孙策的死法,应验到让人怀疑他是穿越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郭嘉能够预测到孙策的死亡呢?虽然在三

  • 历史上皇太极驾崩后为什么顺治上位了?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一般都是长子继承皇位,这也是流传已久的嫡长子继承制。中国古代的清朝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落后,因为当时的社会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说到皇位继承,那就不得不提到顺治皇帝了,一般皇子争夺大多都是都心斗角的,甚至有的还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顺治皇帝当时六岁便登上了皇位,

  • 摸金校尉是真的么?摸金校尉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鬼吹灯一推出,让摸金校尉这个词火了,摸金校尉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人,之后还在多部电影里有出现过。但是在古代真有摸金校尉么?摸金校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古代肯定是有盗墓的,但是叫不叫摸金校尉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因为当时很多陵墓的陪葬品都是稀世珍宝,非常值钱,但是盗墓终究是一件不

  • 汉朝灭亡后,刘备称帝合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称帝不称帝这个话题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话说的,有的人说刘备称帝什么的是合理的,有的说不合理,那么到底合理不合理我们还得从从当时的情况出发去看看的,所以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先说一说东汉刘和西汉刘是一脉吗?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政权的传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