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哥哥只说了十二个字

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哥哥只说了十二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4/1/17 7:02:10

当时,著名诗人徐志摩不顾家族压力,坚决与包办婚姻结婚的妻子张幼仪离婚,可谓是一片叫好声,人人都称赞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桩离婚案件,说徐志摩有勇气,有决心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乃是新式中国第一人。而作为这桩婚姻的另一个主角张幼仪,在当时却是一直保持沉默,任由世人评论,即便当时有很多不好的流言传出:这到底是怎样封建糟糕的一个女子啊,才会让徐志摩不惜一切要和她离婚。面对这一切的困扰,张幼仪也一直都是风轻云淡的避而不谈。

直到很多年以后,张幼仪在和侄女谈论自己过去的往事,和侄女揭开这一段过去的时候,重新面对当初的这个问题,她才终于说出了她内心的想法:她从来不认为徐志摩和她离婚,是真的为了什么反封建反包办,究其原因,徐志摩当时心心念念的,不过是为了恢复自由之身,好去追求别人罢了。

确实,徐志摩有理由不满意这桩婚事,在当时,他是才华横溢的才子,颇负盛名,也接受了新式教育,在他理想的规划里,未来应该是有一个和他在学上思想上都有共鸣的新式女子做他的妻子,孰料,家里人擅自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这就是张幼仪。张幼仪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也接受过几年的教育,但思想相对传统;在长相上,也相对普通,对于才华横溢,追求浪漫的徐志摩来说,她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妻子。

可是,当时的徐志摩,纵然万般不满,也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心不甘情不愿的娶了张幼仪,夫妻之间却几乎算是零交流,在张幼仪的回忆里,徐志摩从来不愿意和她交流。直到张幼仪生下徐家长子,自认为完成了任务的徐志摩,才松了一口气,出国留学。他想要摆脱家里的封建老朽,想去自由的国度里追寻他的人生。

而在那里,徐志摩结识了林徽因,这个充满才气和灵气的才女,他为她倾心,却碍于已婚的身份,林徽因并不肯接受他。直到后来,张幼仪远渡重洋来陪读,眼看着女神林徽因距离自己越来越远,徐志摩终于选择了离婚。

其实,当时张幼仪已经怀了第二胎了,但是徐志摩顾不了这许多了,这桩婚姻束缚了他追求真爱的脚步,他坚决的想要离婚。怀着孕的张幼仪不肯同意,她天真的以为,徐志摩不会那么狠心,抛弃怀孕的自己。谁知道,眼看着张幼仪不愿意离婚,也不愿意打胎,徐志摩就消失了,徒留下张幼仪一个人,怀着孩子,在异国他乡。

当时的张幼仪,可以说是跌到了人生谷底,一度绝望的她,只得给自己在德国的哥哥张君劢写信求助。幸好张君劢很疼妹妹,他说:“不要打胎,孩子我收养”。有了哥哥这句话,张幼仪惶惑不安的心,才终于定了下来,至少,她不是孤单一人。

在哥哥的帮助下,1922年,张幼仪在医院生下了二儿子彼得。直到张幼仪生下儿子彼得以后,消失了很久的徐志摩才终于出现了,他来,并不是为彼得而来,他带着那份离婚协议,希望张幼仪能签下。此时的张幼仪,终于明白不管自己怎么做,徐志摩也不会为她留下,这次,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在我们常规的认知里,张幼仪是受了天大委屈的。她为张家生下两个孩子,任劳任怨,什么也没做错,却被徐志摩这样无情的抛弃,作为疼爱妹妹的哥哥,应该是要狠狠教训徐志摩一顿的。但是,张幼仪的哥哥得知此事后,却是非常悲痛的说:”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如丧考妣:如同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短短的12个字,却重的让张幼仪怀疑人生。

张家是世代书香望族,哥哥弟弟们也是人中龙凤。张幼仪二哥张君劢,四哥张公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对有学之士很是尊崇,就连张幼仪和徐志摩的这桩婚事,也是哥哥张公权一手促成。因为他在在报纸上看到徐志摩的文章,惊为天人,便迫不及待的替妹妹说下了这门亲事。

所以,徐志摩抛弃张幼仪,张家兄弟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如丧考妣,正是由于徐志摩的这层才华滤镜。不要说和张幼仪离婚了,后来张家父母过世,徐志摩没有参加葬礼,张家兄弟也丝毫不觉得受辱,反倒是徐志摩母亲的葬礼,倒是张幼仪一手操办,对比来说,徐志摩对张家可以说是非常的不上心了。然而,就是因为那层才华滤镜,他的种种失礼之处,张家兄弟都可以自动忽略,并且依然对徐志摩十分欣赏。

特别是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简直可以算是徐志摩的脑残粉了,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他不仅支持徐志摩与陆小曼谈恋爱,还把出席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看作人生大事一般,“姐姐,原谅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只为参加你前夫的婚礼”,徐志摩空难离世,他放下手中事专赴空难现场,为徐志摩处理丧事。他孙女张邦梅为张幼仪写回忆录《小脚与西服》时,他一再叮嘱孙女,写徐志摩时,对他“要忠厚些”。晚年他还在遗嘱中说,他死后,家人不要放哀乐,只要朗诵几首徐志摩的诗即可。

张家兄弟对徐志摩的欣赏,是基于对徐志摩才华的尊重,而这对于张幼仪来说,却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情。诚然,张家兄弟都很疼张幼仪,张幼仪被离婚以后,也是他们一直在照顾她,只是,张家兄弟对这场婚姻的看法,对徐志摩的惋惜,却都深深刺激着张幼仪。

标签: 张幼仪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医华佗死的一点都不怨?如果你是曹操肯定也会杀他,真正的原因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对于神医华佗的死因,层层迷雾让很多人疑惑不解。今天笔者就来为大家揭秘,让我们接着来往下看!说起华佗这个人,我们从古代中国历史上面可以得知他的医术非常的厉害和高明,在当时的时代里面,他的医术救治了许多人给了普通的老百姓的生存的希望,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医术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华佗的在医术上面

  • 李斯出身低微,却为秦始皇统一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秦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247年前后,楚国兰陵县(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荀子家中。眼下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只听年轻的学生对老师说: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身处

  • 同样是匡扶汉室,刘秀居然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秀,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最为强大的两个封建王朝,小编认为应该是汉朝和唐朝,因为现在我们的后世就经常有强汉盛唐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王朝的强大,而其中的汉王朝作为我国的第2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绵延了400多年,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国祚时间相对比较长的一个王朝了,而汉朝又分为西汉和东汉,其中西汉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 蓑衣渡战役简介 太平军受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蓑衣渡是湘江上的一个渡口,在全州城东北,行陆路才十里,行水路则有十二里。过蓑衣渡五十里,即可经黄沙河水路进入湖南。蓑衣渡一战,是清廷战胜太平天国、苟延残喘的关键之战。"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如无蓑衣渡之战,长沙陷落,湖南尽入太平军之手,丁忧的曾国藩必不能回乡募勇甚至会为太平军所俘,曾、胡、左、李诸中

  • 孔子的墓碑上到底写着什么 为什么康熙看了之后不愿祭拜下跪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孔子始终是被历代帝王所崇敬的人,因为古代尊孔是文化的根本,清朝更是如此。那么曲阜作为孔圣人的老家,也就成了文化的圣地,就连顺治帝都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几乎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他,即使在国外现在知

  • 皇太极去世前两天还很活跃,为什么突然就暴毙身亡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清朝,历史解密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亥刻(1643年9月21日夜九时左右),大清王朝的创建人,清帝国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 · 皇太极突然暴毙宫中,追随着他心爱的海兰珠去了,享年52岁。但是关于皇太极的突然离世,清朝官方史料则只有6个字的记载:“无疾端坐而崩”。简言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疾而终”。但问题是,皇

  • 明朝的杨家将有多强?当面与皇帝顶撞,皇帝反倒要嘉许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杨洪算是个官三代,他祖父跟着朱元璋一起闹革命,被封为百户。他的父亲在靖难之役中战死,他作为烈属直接顶职。而这位顶班上的青年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不学无术,杨洪骑射极好,而且作战非常勇猛。在和朱棣一起北击蒙古的过程中,曾获得朱棣亲口称赞。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的时候,杨洪被任命为特种兵首领,带着两百名最精锐的

  • 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竟割让国家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指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正是华北平原的最北面,是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可以说从秦汉开始,燕云十六州的就是汉族对抗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但是这么一个重要战略要地,却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可以得到辽国的支持,而拱手相让。这致使后来的北宋王朝在

  • 清末时期最貌美的格格,恋上溥仪,一辈子没嫁人?晚年时期分外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就连现在很多人对她都充满了好奇,而且这个女子一生都没有嫁,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女子叫做完颜立童记,也叫做王敏彤,我们知道清朝分八旗军,她属于黄旗人,她的父亲是完颜立贤,母亲是爱新觉罗恒慧,母亲的名字我们自然不陌生,而她母亲的身份确实不一般,她母亲是乾隆皇帝的五系孙女,她的外公是乾隆皇帝的长子,后来到了

  • 哀牢国的起源是什么?哀牢国存在了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哀牢国,汉朝,历史解密

    在傣族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哀牢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关于哀牢开国君主的传说,大意是: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