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灭亡的时候最后一个周天子是谁?有可能力挽狂澜吗?

周朝灭亡的时候最后一个周天子是谁?有可能力挽狂澜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2/5 5:44:00

周王朝虽然号称有八百年的历史,但是实际上从东周时期开始,周天子就已经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了,而且大家的关注点基本上也都不在周天子的身上,或许你知道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比如刘协、崇祯等等,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周朝的最后一位周天子是谁了。那么这位周天子究竟是什么人呢,他当时的情况下,有可能力挽狂澜重新振兴周王朝吗?

周朝末年,也就是战国时期,周王室虽然还尚存一丝生息,可还是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这个时候周王室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手下的齐楚各国随便拿出来一个,实力都要比周朝强盛。因此到了这个阶段,经营周王朝相当于经营着一个夕阳产业。这个王朝中的最后一位周天子倒是一个有些抱负的人,却也是没什么办法可以挽救了,何况这位周天子头脑还有些不太灵光,最终竟是加速了周朝的灭亡。

东周王朝的最后一任周天子是姬延,他坐上王位之后,可以说是没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此时一家独大的秦国让姬延很是头疼,秦国总是发动战争抢占别人的土地。可是说实话,这原本并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他虽然没有了实权,但还是各国名义上的天子,一切待遇也都还在。可这个姬延却始终没办法认清眼前的形势,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光复自己的大周王朝,再次一统天下。

说这姬延脑瓜子不灵活还真不是故意诋毁他,他想要再次称霸的第一步竟是要出兵攻打秦国。虽然他看不清形势,但是对于自己的实力,他心里倒是有数。他深知凭借一己之力自己肯定打不过秦国,于是动起了联盟的心思,想要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项壮举。列国君主可不像他那样没头脑,他们早就知晓秦国的厉害,万万不敢答应姬延的请求。于是姬延的第一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虽然没有实力,可是他的决心倒是很大。他费尽心力在自己的领土上招到了五千名士兵,有了士兵他却没有粮草,于是他打起了城里那些富商的主意。姬延向大家承诺只要等他打了胜战回来,一定如数奉还。这些富商可不像他这样冲动,几乎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于是他又张贴告示,承诺等自己回来一定将借来的钱数倍奉还,这下倒是有了很多人愿意“帮”他一把。

于是姬延终于拉起了一支队伍前去攻秦,只是等着他的是周朝的完全覆灭。秦国早就看不惯这个碍眼的周天子了,可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前去讨伐。要是无端前去,肯定会被其他各国所诟病,这姬延倒好,送上门来了。因此秦军向姬延的领地发起了进攻,姬延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看到秦军一来便投降了。不得不感叹,要是姬延没有这样冲动的对秦朝发起进攻,周朝或许可以多存在几年。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代周天子难道就没有一个贤君可以力挽狂澜吗?这个问题在史学家都是一个很难下定论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春秋战国那么多代周天子竟然没有一位可以力挽狂澜,重振雄风?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代周天子是谁。根据史书记载,第一代周天子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名字叫做姬发。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指的就是第一代周天子率领八百诸侯灭掉了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西周王朝。

我们知道,周武王原本是周文姬昌的儿子,周文王姬昌原本是商朝时期的西伯侯。也就是商朝的一个地方诸侯。有点类似上朝的一个附属国。那么,说明分封制原型在商朝时期可能就存在了。周王朝建立以后实行了分封制,这也就是后来周天子被诸侯架空的根源。

西周建立以后,当时周天子实力是最强大的,基本上诸侯都是俯首称臣、唯唯诺诺,马首是瞻,也没有哪个诸侯敢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当然,这是在西周中前期的事情。

分封制在当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西周王朝的疆土,和扩大了西周的版图,当时从西海到东海,从南海到北海都是周朝的版图范围之内。周天子不用直接治理边远的地区,也可以获得诸侯们的进贡和带兵随从作战。

然而,问题也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周天子的登基,分封制的味道就变了。因为当一个周天子登上王位以后,就要大肆分封诸侯,把周天子控制的土地、人口分封给新的诸侯,这样一来周天子控制的王畿之地就越来越小,而原先那些大诸侯的土地却原封不动,而且有些大诸侯还吞并了一些小诸侯。周天子的实力也在逐步下降。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却拥有较大的虚名,我们说这就叫名不副实。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实际上已经沦为一个中等诸侯国,甚至连郑国都打不赢。这样周天子威严扫地。

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许多周天子向重振雄风,摆脱被诸侯架空的局面。然而,当时诸侯争霸,人心涣散!周天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无法掌控那些雄心勃勃的诸侯们,也是奈何不了。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楚王还直接到洛阳问鼎,史称:问鼎中原,直接挑战周天子王权!因此,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不想重振雄风,是有心无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渊退位之后过得怎样?他真的被李世民羞辱软禁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可以说是在李世民的重压之下,不得不选择退位的,退位之后的李渊自然就当起了太上皇。只不过,李渊的太上皇和乾隆可不一样,毕竟乾隆还是大权在握,但是李渊就算还是皇帝的时候,都被一场玄武门之变弄得没有办法,那李渊退位之后的生活又过的是怎样的呢?到底是逍遥自在,还是真的被李世民软禁起来了?公元626年6月

  • 李斯为什么帮助赵高?秦二世继位对他有何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千古第一相”,他为什么要协助赵高将扶苏逼死,扶持秦二世继位呢?恐怕其中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李斯是秦国丞相,秦始皇不在后理应他的权利最大,如果李斯能够坚持立场,阻止赵高的阴谋,或许此后千年的历史都将因此改写。那李斯最后为什么会同意赵高,并且加入他的阵营呢?这次就

  • 曹参有哪些功绩?曹参与刘邦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虽然他的名声不如张良、萧何那么大,但也是刘邦身边十分重要的一位帮手。曹参是西汉第二位相国,他早年跟随刘邦在沛县反秦,立下无数战功。据说曹参曾攻下两国还有122个县,可见曹参的军事能力非同一般。不过曹参当了相国以后,却被后人称为“萧规曹随”,因为他的政策

  • 三皇五帝都有谁?他们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说三皇五帝,而“皇帝”这个称呼也是从此而来,秦始皇自认功劳高过三皇五帝,所以要取一个前无古人的称谓,这才有了皇帝。不过三皇五帝到底分别都是谁,他们在历史上是不是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还是说他们只是神话传说中才存在的人物,历史上其实并没有?那就一起来看看,究竟历史上有没

  • 曹丕是如何取得士族信任,从而顺利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曹丕唯一超越曹操的地方,恐怕就是曹丕当上了魏国皇帝,终结了汉朝百年的统治。其实曹操在世时肯定也有称帝的想法,但一路上的阻碍太多,最终都没能如愿,其中士族力量逐渐壮大,使得曹操难以坐上皇帝的宝座。那曹丕继位后,什么他就能获取士族的信任,从而顺利登基呢?这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的一点。那曹丕到底是如何计划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不敢杀一个厨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的确是杀了不少功臣,也不只是功臣,还有其他臣子,因为各种原因,单单是洪武四大案就杀了十多万,说起来的确是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朱元璋尽管杀了不少人,但是却有一些人是他一直都不敢动的,其中就有一个厨子。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却偏偏不敢动这个厨子呢?大家都知道中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

  • 卫青霍去病霍光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卫青、霍去病、霍光这三个人,都是西汉时期很有名的人物,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大将,霍光是大权臣,而他们三个人之间还都是一家人,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而霍光和霍去病又是亲兄弟。看起来一家人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又都是汉朝的栋梁,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知道卫青是霍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频繁举行戚城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戚城是卫国的都城,戚城会盟是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相互结盟的一种方式。随着汉室权威每况愈下,各个强大的诸侯国开始相继称霸,不过各国为了统一战线往往会拉拢其他国家结成联盟,这样就能使己方更加强大,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会盟事件,其中戚城会盟的次数是最多的。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到戚城去结盟呢

  • 刘备为什么知道马稷不可重用?他看人比诸葛亮更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稷一直是被诸葛亮寄予厚望,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就派马稷担任统领驻守街亭。但马稷却刚愎自用,擅自违抗诸葛亮的指令,导致蜀军惨败,街亭失守。实际上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不可重用马稷,为什么刘备早早就看出马稷不适合予以重任呢?其实这便是刘备看人的能力要比诸葛亮更客观一些。诸葛亮认为自己已经十分了解马稷,

  • 李斯为什么要与赵高合谋,害死女婿扶苏帮胡亥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身为秦朝丞相,可以说一生中做的那么多事情中,只有一件对他来说是一个错误,那就是帮助赵高,杀了扶苏让胡亥上位,他在被赵高害死之前,可以说是很后悔的了,但是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他的命也无法挽回。只是,聪明一世的李斯,为什么会在这件事情上糊涂一时?他放着自己的女婿不帮,却要帮赵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