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突然死亡?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突然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19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这个死亡之谜已经困惑无数人1000多年了。很多人都说是被弟弟赵光义所杀害,这会是真的吗?这一判断似乎是毋庸置疑的,赵匡胤的非正常死亡在史学界已经成为了定论。《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寥寥数字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正史中仅仅十七个字便简单交代了宋太祖的死亡,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在此之前宋太祖并未有过任何的不适,宋太祖出身武将,体格一直非常好,如果说正常死亡的话,在此之前身体一定会有征兆,正当所有人对宋太祖猝死迷惑不解时,于文莹的《湘山野录》中记载了一条新线索:“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乞,禁漏三鼓,殿下雪已三寸,帝引柱斧戳地曰‘好做,好做’”云云。在这一句话中透露了很多信息,首先于文莹认为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和这场酒席有关,而和赵匡胤一同饮酒的这个人有最大的嫌疑,而此人正是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在拥立赵匡胤登基为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陈桥兵变中,赵光义与赵普合谋将黄袍强加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半推半就也就答应了,赵匡胤登基后对这个弟弟也是非常照顾,然而赵光义却得寸进尺,经常收拢强兵悍将,时刻想等待机会夺取皇位,赵光义的野心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然而他依仗着母亲和哥哥的宠爱有恃无恐。

赵匡胤对他多次敲打,但是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在《宋史·郭密传》、《宋史·王昭远传》、《宋史·戴兴》中都多次提到赵光义收买人心的线索,如果没有图谋,赵光义为何要招揽如此众多的猛将呢?或许赵光义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赵匡胤猝死,自己便要取而代之,但是赵匡胤的身体一向很好,这让赵光义犯了难,思来想去就出现了历史上记载的那一幕:烛光斧影。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那天夜晚,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对兄弟喝的相当尽兴,我们甚至可以猜测一下赵匡胤和赵光义追忆往事和成就大业的情景,赵光义极力想勾起赵匡胤的回忆,这让赵匡胤逐渐放松了警惕,不久之后便不胜酒力,逐渐沉醉,而赵光义却心怀鬼胎,想要置哥哥于死地,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赵光义用斧子砍杀赵匡胤的可能性不大,例如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就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赵光义就是再傻也不会做出这种蠢事!

乾隆皇帝更是为赵光义喊冤,认为赵光义根本没有杀赵匡胤,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已成铁案,而作案的手段可能与街坊传言有所出入,世人皆以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用斧子砍死的,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赵光义是用毒酒害死了赵匡胤,为什么呢?因为用斧子作案实在太过显眼,不可能没有血迹,明眼人一看便知赵光义是篡位,赵光义既然有夺位的心机又怎么肯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呢?

所以史学界的一部分专家认为赵匡胤确实是死在赵光义手中,但是并非被弟弟用斧子砍死的,而是用毒酒毒死的,这是最符合历史的一种可能。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这在后世的史学界看来也纯属子虚乌有,很有可能是赵光义害死赵匡胤之后威胁母亲杜太后,而杜太后为了防止事件扩大,只能顺从赵光义,承认其即位的合法性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有多爱武将?看看他是如何纵容王继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继勋,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是我国宋朝时期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的的姐姐王氏就是赵匡胤的第二位妻子。后周显德五年,当时的赵匡胤还是垫钱督点检,赢取这位名门之后为妻。后来赵匡胤登基为王后,在建隆元年册封王氏为皇后。王继勋在出生时就充满传奇色彩。据说其母生他时,&ldquo

  • 朱元璋请徐达喝酒,为什么杀了他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徐达是朱元璋一位重要的开国功臣,堪称明朝的第一开国功臣。民间流传着很多朱元璋将功臣们请到一座高楼上吃饭,结果一把火把他们都烧死的事情,但其实可信度并不高,不过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倒是真实的。不过对于徐达,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过却也请了他喝酒,然而喝酒的中途却下令杀了他的妻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太祖朱

  • 秦灭六国哪一场战役最简单?最难打的反而轻松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能多数人会觉得秦国灭韩国、燕国这样的小国比较容易,还有后期逐渐走衰的赵国和楚国。实际上结果和预想还不太一样,长平之战后秦国认为等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攻赵便能轻易拿下,但最后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原本难攻的齐国却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便拿下,这究

  • 关羽如果身在曹魏,他的地位能否和在蜀国保持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一直仅次于刘备,如果刘备托孤时关羽还在,那关羽此后必定会成为蜀国第一人。不过要是把关羽放在曹魏,他的地位能不能和在蜀汉时保持一致呢?魏国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能人异士。不过曹操也一直很欣赏关羽,宁愿将他放走也不愿杀他。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答的分析,看看关羽和五子

  • 曹刿论战与贾诩论战分别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刿论战,这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被初中教材给收录了,成为了熟读并且背诵的文章之一。很小伙伴们在初中的时候对三国只是浅浅的了解,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再稍大一些重新了解三国可能就会接触到贾诩论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品读一下两位的论战。曹刿论战,说的是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借口鲁国曾帮

  • 林九郎历史原型是李林甫吗?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朝右相,皇室宗亲,也是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正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共19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李林甫利用自己的权利排斥贤才,扰乱纲纪,并且重用安禄山等人,这才给安史之乱埋下隐患。李林甫病逝后遭到杨国忠诬告,最后削官改葬,

  • 战国七雄最弱的是韩国吗?其实韩国并非弱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一直都是韩国。的确,韩国无论是疆域面积还是兵力都是最少的,但韩国并非是任人鱼肉的弱旅,反而他也有令人敬佩的一面。三家分晋后,韩国在七雄中算小国,但和其他诸侯国相比实力依然强大,而且韩国将士勇武的名声众人皆知。韩国军事战力远比想象中强大,不然也不可能屹立1

  • 秦国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最著名的还有“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自然是说以后只能使用同一种文字,毕竟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原本的七国可能文字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国家甚至可能根本看不懂另一个国家的文字,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用来祭祀先祖还有帝王的场所。朱元璋建国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帝王有16位,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定位25位。那最早由朱元璋选定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介绍,顺便也能了解下在朱元璋的心里,他究竟最佩服哪位皇帝。实际上古人一直都有祭祖的习惯,现

  •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谁都不帮,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被誉为是一代兵仙,他带兵作战的能力是一流的,当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韩信的对手,即便是放在其他时代,或许韩信也能够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韩信一开始投靠了项羽却得不到重用,后来在刘邦手下混的非常好,而且有了韩信之后,刘邦才逆转了自己的劣势,那么如果当时韩信谁也不帮,那么楚汉之争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