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61 更新时间:2023/12/19 23:03:22

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原本的确是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因为秦国需要他,但是面对人生当中那个重大抉择的时候,李斯还是选错了。他以为扶持胡亥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却没想到赵高做事那么狠绝,如果他选择了扶苏的话,秦国或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他就算是不得重用,也不至于结局那么悲惨,得一个善终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李斯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却并不是为自己喊冤,而是和儿子说了一句家常,这是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

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丞相的李斯,不仅位高权重,且是胡亥从龙之臣,加之他真无谋反之心,那么他在蒙冤临刑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秦始皇时期,李斯一直备受重用,始皇临终之时,算是将李斯、赵高列为托孤大臣。《史记》中说赵高伙同李斯篡改诏书,帮主胡亥谋夺了扶苏的皇位,但北大收藏的西汉竹简《赵正书》中却记载秦始皇传位胡亥。

当然,不管胡亥得位正不正,但李斯都功不可没,有从龙之功。

然而,李斯却斗不过赵高,因为掌握内廷的赵高,算是“挟天子以令群臣”。赵高让胡亥过上声色犬马生活,当有一天胡亥与美女玩乐之时,李斯等人上书请求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结果被胡亥关进监狱。

与李斯一同劝谏的人有三个,除了李斯之外,还有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但冯去疾和冯劫在被捕前商量说“将相不受辱”,也就是丞相和将军不能遭受这种羞辱,就犹如后来的李广不想遭受刀笔吏的羞辱而自杀一样,于是这两人就此自杀了。

显然,当时没有自杀的李斯,与冯去疾、冯劫相比,缺少了一些“舍生取义”的精神,多了一些苟且偷生。常理推测,李斯醉心名利,算是贪生怕死之辈,临刑之前肯定要挣扎一番,然而《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刑法之前,只是与儿子默默的说了一句家长里短: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只是与二儿子说了一句话,“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没有喊冤,表现比较平静,最终被腰斩。一个苟且偷生、醉心名利之人,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喊冤,难道李斯突然得道,淡看人生风云了?

其实,不是李斯突然淡看生死,而是李斯被打怕了。

李斯被关进监狱之后,《史记》上就记载了一次上书,上面写了“七宗罪”。当然,与其说是罪,不如说是功,李斯希望胡亥见到奏章后,能够想到李斯之功。

然而,赵高一心想要除掉李斯,怎么可能让奏章到胡亥手里?史书记载是“赵高使吏弃去不奏”,而且赵高还说了一句话,让李斯此后没办法上奏章,所谓“囚安得上书!”

除此之外,赵高还做了一次人体条件反射的试验。

赵高派人假冒御史、谒者、侍中等皇帝身边之人,反复审讯李斯,只要李斯据实而说,那就遭到一顿毒打,只要承认谋反,那就平安无事。终于有一天,胡亥派人前来审讯,结果李斯怕挨打,就承认谋反。好嘛,胡亥听了很高兴,说多亏了你赵高,不然就被险恶的丞相蒙蔽了。

胡亥庆幸看到了李斯乱臣贼子的本质,所以李斯自然必死无疑。但对李斯来说,谋反铁证如山,根本没办法翻供,自己亲口承认谋反的,还能咋滴?

值得深思的是,李斯之死冤不冤?其实,关键在于胡亥是不是正常继位,如果按照《赵正书》的记载来看,胡亥奉诏正常继位,那么李斯“腰斩,夷三族”还真挺冤的。

另外,李斯、冯去疾、冯劫三个重臣上书,结果三人全死,这或许是大秦帝国连诸侯国地位都保不住的关键:杀尽了中流砥柱之臣,还如何抵挡刘邦项羽?所以,胡亥弱智程度令人震惊,所谓“虎父犬子”也,秦始皇一世英名被胡亥全部葬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龙武军是什么?龙武军的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唐朝军制,长安城内的皇家禁卫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部队,直接负责保护皇室安全。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龙武军,很多观众也是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的骑从护卫,当时只有百人。武则天上位后,把龙武军的百人部队扩充为千人部队,

  • 关羽被杀之后,为什么刘备不马上报仇而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让蜀汉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其实关羽的死,和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有些奇怪,他是过了几年之后,才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展开了夷陵之战,然而当时,在关羽死了之后,为什么刘备没有立刻去报仇,却要等几年?关羽随后刘备不仅没有报仇还称帝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呢?公元219年,

  • 每个朝代都有盛世,为什么康雍乾盛世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盛世,不过除了秦朝和隋朝那样年份太短,晋朝那样太乱的朝代没有之外,其他的很多朝代都有一个。然而清朝时期的盛世,也就是康雍乾盛世,虽然名字上是被叫做盛世,却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甚至可以说是遭到了质疑。那么康雍乾盛世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人们对它的质疑又是有什么原因呢?中国

  • 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最出名的也就是与吴国之间的争斗了,也因为勾践的故事而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国家。虽然越国在春秋末期灭掉吴国之后,越国国君成功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最后一个霸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就好像失去了踪迹一样,就再也看不到越国的身影了。那么战国时期的越国又是去哪了呢?自

  • 唐高宗为什么总被轻视?其实唐高宗并非弱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继位后唐高宗依然延续唐太宗的各种制度,并且重用良臣共同辅政,为人也十分勤政,因此创建了“永徽之治”。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唐高宗总被贴上“弱主”的标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同时期的武则天太强势吗?好像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确

  • 朱棣称帝后,他是如何处置朱标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在朱标13岁的时候朱元璋便下令立他为皇太子。朱标性格宽厚,无论对待外人还是自家兄弟都十分和气,还曾替犯错的朱棣求情,所以朱标在朝中的声望也是最高。无奈,朱标意外中风寒病逝,走在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心痛不已,最后决定把皇位继承人传给朱标儿子朱允炆。但朱允炆却内

  • 明朝五大开国功臣排名,谁才是第一开国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1、徐达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逐渐确立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徐达不仅具有“

  • 夏朝皇帝顺序姓名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夏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朝代,我们虽然习惯了说夏商周,但是却有很多人拿着一些言论,指出夏朝其实并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夏朝遗址都是假的。然而前段时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就给这些人打了脸了。夏朝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资料很少,夏朝时期的君主还不叫皇帝,我们只取其意,一起来看看夏朝时期皇帝的资料。夏朝(约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能够开国立唐,李世民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李渊也深知李世民的功绩要大于李建成,但他还是选择把太子位封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然立长子是传统,但李世民在军中的声望根本不是李建成能比的,而且李世民肯定也不服李建成。实际上李渊这样做也有他的理由,只是他万

  • 伍子胥为什么鞭尸鞭的是谁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鞭尸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和人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古人向来死者为大,人都死了,所以他生前所做的事情也都算是一笔勾销了,自己就算是满腔愤怒,也不应该朝着一个死人发火。不过却一直流传着一件事情,伍子胥鞭尸,但是在死者为大的古代,这件事情是真是假还是应该仔细考证,如果是真的,那伍子胥鞭的又是谁的尸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