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朱允炆有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还有一支部队却没机会调用

靖难之役朱允炆有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还有一支部队却没机会调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3/12/20 5:10:57

靖难之役由朱允炆对阵朱棣,当时朱允炆手上的兵力要远胜朱棣,朱棣的燕军大概只有30万人左右,而朱允炆坐拥百万大军。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胜者竟然是朱棣,经历几番大战燕军消灭了南军的主力,最后胜利攻入应天。朱允炆下落不明,关于他的结局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实际上朱允炆当时还有一只部队,只是一直没机会调用。如果朱允炆一开始便全力围剿朱棣,恐怕朱棣是没有太多能力反抗的。

历史上著名的朝廷与藩王之间的战争其实并不多,更别提藩王获得胜利的战争更为少数。在明朝,“靖难之役”是最具著名的一场国家内战,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

“靖难之役”是由明成祖朱棣向朱允炆朝廷发动的一场战争,这是一场叔侄抢皇位的战争。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他曾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而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在他年老之际,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由于新帝登基,他得为未来考虑,所以他和朝廷大臣一起,开展一系列削藩措施。明太祖的第四子朱棣当时被封为燕王,在他知道朝廷要铲除自己势力之后,便开始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朝廷和藩王势力相比,朝廷的资源肯定更加雄厚,实力更加强大。但是在这场造反运动中,朱允炆所在的朝廷却输的一败涂地,更何况他手下其实还有一支30万人的军队,然而这场战争中他并没有调用。究其根本,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朱允炆自身的性格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明明作坐拥30万大军,却因为他自己的优柔寡断没有调用出来使用。朱允炆性格温和,至孝仁厚,他崇尚儒家风尚,主张仁政,在战争中其实也有过胜利的机会,只是他不忍心下定决心,怕担负杀叔父之名,始终顾虑重重。所以,他性格上的柔弱是导致他至死都没有调用的原因。

其次,朱允炆没有调用这支30万人的军队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了机会,完全来不及调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叔父会对自己这么残忍,直逼京城,没有一丝犹豫。当朱棣的军队兵临城下,想调用也已经不可能这么快来到京城抵挡朱棣的势力了。其实,不管怎么说,或许朱允炆自己在之前有想过调用,但是他实在狠不下心来,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性格上的懦弱,他没有办法做到对亲人狠心。

30万人的军队就这样拱手让人。其实,这支军队是沐家军,他们跟随朱元璋共同打下了明朝的江山,是朱元璋的得力军队,而沐家军对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在朱元璋死之前,他就把这支军队交与朱允炆手上,以备不时之需。

“靖难之役”前前后后共持续了四年,其间定有很多机会让朱允炆调用这支军队。但是世事难料,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之后也不知去向了,既有他在战争中被杀死的说法,又有他逃去寺庙做和尚的传言,事情过去这么久了,真相到底如何,也无从知道。但是这场战争的确存在。皇位,如此有诱惑力的一个位子,能让亲人之间相互残杀,这么看来,多少的皇位都是沾着同族鲜血得来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原本的确是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因为秦国需要他,但是面对人生当中那个重大抉择的时候,李斯还是选错了。他以为扶持胡亥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却没想到赵高做事那么狠绝,如果他选择了扶苏的话,秦国或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他就算是不得重用,也不至于结局那么悲惨,得一个善终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李斯临死

  • 唐朝龙武军是什么?龙武军的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唐朝军制,长安城内的皇家禁卫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部队,直接负责保护皇室安全。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龙武军,很多观众也是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的骑从护卫,当时只有百人。武则天上位后,把龙武军的百人部队扩充为千人部队,

  • 关羽被杀之后,为什么刘备不马上报仇而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让蜀汉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其实关羽的死,和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有些奇怪,他是过了几年之后,才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展开了夷陵之战,然而当时,在关羽死了之后,为什么刘备没有立刻去报仇,却要等几年?关羽随后刘备不仅没有报仇还称帝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呢?公元219年,

  • 每个朝代都有盛世,为什么康雍乾盛世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盛世,不过除了秦朝和隋朝那样年份太短,晋朝那样太乱的朝代没有之外,其他的很多朝代都有一个。然而清朝时期的盛世,也就是康雍乾盛世,虽然名字上是被叫做盛世,却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甚至可以说是遭到了质疑。那么康雍乾盛世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人们对它的质疑又是有什么原因呢?中国

  • 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最出名的也就是与吴国之间的争斗了,也因为勾践的故事而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国家。虽然越国在春秋末期灭掉吴国之后,越国国君成功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最后一个霸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就好像失去了踪迹一样,就再也看不到越国的身影了。那么战国时期的越国又是去哪了呢?自

  • 唐高宗为什么总被轻视?其实唐高宗并非弱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继位后唐高宗依然延续唐太宗的各种制度,并且重用良臣共同辅政,为人也十分勤政,因此创建了“永徽之治”。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唐高宗总被贴上“弱主”的标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同时期的武则天太强势吗?好像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确

  • 朱棣称帝后,他是如何处置朱标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在朱标13岁的时候朱元璋便下令立他为皇太子。朱标性格宽厚,无论对待外人还是自家兄弟都十分和气,还曾替犯错的朱棣求情,所以朱标在朝中的声望也是最高。无奈,朱标意外中风寒病逝,走在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心痛不已,最后决定把皇位继承人传给朱标儿子朱允炆。但朱允炆却内

  • 明朝五大开国功臣排名,谁才是第一开国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1、徐达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逐渐确立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徐达不仅具有“

  • 夏朝皇帝顺序姓名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夏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朝代,我们虽然习惯了说夏商周,但是却有很多人拿着一些言论,指出夏朝其实并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夏朝遗址都是假的。然而前段时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就给这些人打了脸了。夏朝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资料很少,夏朝时期的君主还不叫皇帝,我们只取其意,一起来看看夏朝时期皇帝的资料。夏朝(约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能够开国立唐,李世民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李渊也深知李世民的功绩要大于李建成,但他还是选择把太子位封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然立长子是传统,但李世民在军中的声望根本不是李建成能比的,而且李世民肯定也不服李建成。实际上李渊这样做也有他的理由,只是他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