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如何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孙权一语道破真相

古人如何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孙权一语道破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2/5 6:07:38

诸葛亮司马懿之间的比拼,是三国迷们最喜欢拿出来谈论的话题。北伐之战上,诸葛亮就像是一杆锋利的矛,而司马懿是无坚不摧的盾,最后盾战胜了矛,获得了胜利。不过当时魏国和蜀国国力差距实在太大,诸葛亮也没资本长久耗下去。如果纯粹比较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谋略水平,到底谁会更胜一筹呢?这次我们不妨听听古人是如何评价的,而且还是和他们同处一个时代的人。

导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在三国的历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两个人的形象都很鲜明。近些年,人们通过读原著或者观看电视的方式,大家对两人也更加了解。两人的对擂,最后司马懿战胜了,蜀军全面撤退,诸葛亮死后,孙权无心赞司马懿:“司马公善用兵,变化如神,所向无前”,在他看来,无疑是司马懿更厉害。

那么,两个老冤家中,在谋略上谁更胜一筹呢?大家众说纷纭,而在小编看来,从战术和排兵布阵来说,诸葛亮一定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而且他诚实,忠信,有智慧,品德上来说的,诸葛亮几乎没有瑕疵。而司马懿反过来,他老谋深算,擅长权谋和算计,用兵以诈。

如果往难听里说,司马懿不算光明磊落,他骨子里面透着阴险,透着算计,只要能达到目的,不管选择何种手段,反正他做得出来,忍得下来。所以虽然他胜利了,但是很多人都觉得他胜之不武。就拿五丈原的对峙来说,他坚守不出,不管你诸葛亮是用自己遗落的盔甲,还是用妇人的衣服来羞辱自己,反正他都可以无动于衷。

使者前来请战,他假装关心诸葛亮饮食起居,实则是探听他的弱点,知道他事事亲力亲为,吃的还不多,所以就更是阴着不出兵,就等着诸葛亮病死。从这点来说,他确实阴险,善于谋略。

五丈原的对峙,诸葛亮输了,司马懿赢了。就在司马懿觉得今天要命丧上风谷的时候,他和他的士兵说了什么话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高声喊喝军士,告诉他们不用陪着自己丧命,只要愿意的,都可以投降诸葛亮,这样至少可以保留一条性命,然后他打算举剑自刎。

但是有一个细节,大家看过电视剧的人可能还记得,就是在这之前,他曾经抬头观天象。虽然他没有诸葛亮那么是天地理,但是他确实是看出了天象有变的。

换句话说,他在打算举剑自刎之前,给军士们说的这番话,其实是一个铺垫。铺垫什么?就是他知道会下雨,还有生的希望。但是他也知道,谷口有大量伏兵,就算上风谷火被灭了,要想杀出谷口重围,还是需要进行一场恶战的。所以,他这么说这么做,其实是在笼络军心,让他们更卖命,更齐心。所以,到了最后,诸葛亮只能眼睁睁看着功败垂成,气上不来,一口血喷薄而出。

结语:综上所述,在权谋和阴险狠毒,不择手段方面,个人觉得孙权说的没错,确实是司马懿要更厉害。但话说回来,这种权谋给了司马懿什么呢,更多的是世人的批驳。而诸葛亮相反,他的磊落,他的初心,他的坚守,让他至今仍然被世人所传道;他的智慧,他的才华,他的品德,依旧被赞誉为千古独此一人,这是司马懿骑着火箭也追不上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侯国都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齐国有三十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这是古代先祖的智慧,这些节气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依旧具有很大的意义。不过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从确定下来的时候开始,就一直不变的延续至今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他的诸侯国用的都是二十四节气,但是只有齐国有三十个,为什么他们会有三十个节气呢?齐

  • 明朝将领卢象升是一个怎样的人?卢象升性格特点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卢象升是明朝末期著名将领,卢象升早年镇压叛军有功,升至右副都御史,此后又率兵击败张献忠,而且还是抗清军的主力部队。因为卢象升捷报连连,导致遭受宦官高起潜的陷害,因此被夺去尚书一职。1639年,卢象升率军抵抗清军,最后被困在巨鹿贾庄,又得不到援军支援,最后战死沙场。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了,可能还有不少朋友

  • 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只是为了权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安史之乱,让原本盛极一时的唐朝走上了一条下坡路,差一点亡国不说,从此之后再也恢复不到以前的境况了。不过安禄山最终还是被安庆绪,也就是他自己的儿子给杀掉了。安庆绪为什么要杀自己老爹,如果安禄山成功了,自己难道不会成为太子吗?还是说安庆绪只是想自己当皇帝,不想让安禄山当皇帝吗?其实亲手杀

  • 若魏延不死,对战司马懿有多大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在长沙投奔刘备之后屡立战功,尤其是在五虎上将亡故之后,魏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一些了,当年诸葛亮每战必将魏延作为先锋军。公元249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了五丈原。蜀军中发生了内讧,长史杨仪与魏延火拼,结果杨仪得胜了,魏延被夷三族。若是魏延在与杨仪的对抗中胜出,接替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蜀汉会怎样

  • 夏侯惇经常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曹魏第一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名将,自然是需要靠自己的战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白起、王翦、项羽、韩信等等,他们的战绩都非常辉煌,随便说出来一个大都是大名鼎鼎的所以他们被称为名将也是理所应当。但是在三国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打仗经常失败,但是却依旧稳坐第一大将的位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既然打不了胜仗,为什么还能有这样高的地位

  • 楚共王五个儿子四个称王,为什么唯独公子皙不能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楚共王是春秋末期楚国国君,在位一共30年时间,楚共王一生中的大事记之一便是诸子争位。楚共王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称王,分别是楚康王、楚灵王、楚初王和楚平王,唯独四儿子公子皙没能称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储位之争的事件在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了,为了皇位兄弟可以反目,甚至大义灭亲。那楚共王的这几个儿子

  • 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所了解的吕布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在书中描写的吕布勇猛无敌,被冠以“人中吕布”的称号,但是又被张飞称之为“三姓家奴”。所以在我们很多人的主管印象当中,吕布就是一个勇猛且容易善变的武将。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

  • 崇祯死后葬在哪里?是谁把他葬入皇陵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也是一个挺悲情的皇帝了,明朝的烂摊子到了他的手上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没救了,偌大一个国家,他根本解救不了,到最后只能选择把自己吊在树上,算是给这个朝代陪葬了。而崇祯皇帝死后,明朝也就不存在了,清朝取而代之,那又是谁将崇祯埋葬了呢?崇祯死后被葬在明十三陵,哪座陵墓是他的?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欲挽大明王

  • 燕王哙为什么要给国相禅位?此举差点导致燕国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燕王哙是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燕王哙在位期间曾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化的事情,而这件事差点导致燕国亡国。那就是燕王哙主动给国相子之禅位,君王给大臣让位?这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那燕王哙究竟为什么要给子之禅位呢?实际上这跟燕王哙的为人有关,他亲信鹿毛寿的劝说,认为此举既不会失去天下还能获

  • 魏忠贤到底算不算奸臣?魏忠贤的恶行更多是因皇帝不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熹宗时期,他极其重用客氏还有宦官魏忠贤,而明熹宗又是一位出名的木匠皇帝,对于木匠活极其痴迷,导致根本无心处理朝政。此后魏忠贤一步步扩张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魏忠贤的确是一位祸国殃民的奸臣,但他的恶行多半还是因为皇帝不作为。实际上魏忠贤权利再大,只要皇帝一句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