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干什么?

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29 更新时间:2024/2/3 22:07:15

商鞅变法,作为春秋时期历史上改变秦国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热议,如果不是商鞅和秦孝公进行的这一次的变法,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还真的是不好说,或许永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国家给干掉了吧。不过秦国在变法图强的时候,后来成为秦国攻击对象的山东六国,他们分别都在做些什么,有没有同样也在变法的国家呢?

秦孝公即位后,因为他的父亲秦献公在与魏国河西之战中失败,秦孝公被迫割地求和,之后秦孝公在天下七国范围内发布求贤令,决心改革图强。

之后,商鞅因在魏国仕途受阻,前往秦国,然后为秦孝公提出了秦国强大的《强秦九论》,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些列整套变法改革的策略,与秦孝公谈了三天三夜,深得秦孝公的信任,被授予左庶长。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商鞅变法,变法内容分别涉及到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而在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的这段时间里,山东六国都在干嘛呢?

齐国——整顿吏治,对外用兵,走向霸业

公元前356年,齐桓公死后,儿子齐威王即位。齐威王刚即位,赵魏韩就一起攻打齐国,真是可恨。

齐威王二年(公元前355年),齐威王采纳邹忌谏言并任邹忌为相,开始整顿吏治。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

公元前353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十月,齐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

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齐威王开始贪图玩乐,不理政事。

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卫国攻打齐国,齐筑长城。

齐威王九年(公元前348年),赵国攻打齐国,占领齐国的甄城。

魏国——前脚打人,后脚被打,走下坡

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魏国称霸。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

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战败。

公元前352年,秦军进攻魏国,夺取魏国安邑与少梁。同年,魏惠王面西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国。

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赵国——挨打,公子夺嫡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公元前355年,魏国贡献给赵国建筑良材荣椽,因而用它来修建檀台。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公元前351年,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赵魏两国结盟。同年,秦国进攻赵国。

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与太子赵语争立君位失败,逃奔韩国。于是太子赵语即位,是为赵肃侯

韩国——申不害变法,诸侯不来侵伐

公元前357年,韩昭侯攻打东周,占领东周的陵观、邢丘。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丞相,力行变法,实行改革。申不害运用法家的权术,内政修明,加强中央集权,以“术”治国,使韩国国内得到治理,诸侯不来侵伐。

公元前352年,韩昭侯前往秦国与秦孝公会见。

楚国——趁人之危,攻城略地

前358年,楚伐魏,决河水以攻长垣。

前354年,魏军攻围赵都邯郸,楚军援赵。并向西侵入巴地。

前353年,楚伐魏。魏拔邯郸,楚取魏睢濊间地。

燕国——没事开会

公元前356年,燕后文公与赵国在阿地举行会议。

商鞅变法十几年之后,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游说燕后文公,而后初使赵国,联合六国合纵攻秦。

这是后话。

以上就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期间,山东六国正在做的事,除了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整顿吏治之外,其他四国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争霸战争打的不亦乐乎。

这个问题无外乎是想问,在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山东六国为何不能效法秦国也变法,其实,从上面的罗列也不能说明山东六国的短视,只能说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不过那段时间秦国确实获得了战略上的安全期,不仅没有山东六国侵略,还出兵攻打过赵国和魏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也,势也,更在人为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复辟李唐,最后却被夺去官职忧愤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柬之作为复辟李唐的大功臣之一,最后却落得一个忧愤而终。705年,张柬之联合桓彦范等人在紫薇城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病重最后只能被迫答应,三天后禅让,太子李显正式复位。不过此后张柬之遭到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的排挤,他拿韦后诬陷张柬之,导致李显下令免除张柬之的宰相之位。此后张柬之再遭重创,不仅被

  • 吕布有女儿吗?吕布死后他的女儿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吕布,不管是正史上的也好,还是《三国演义》当中的也好,吕布这个人的形象也是非常鲜明的。很多人比较关心,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了,但是貂蝉毕竟是虚构的,所以说她去哪了都是对的,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正史上的吕布却真的有一个女儿,只是没有留下名字,那么吕布死了之后,他的女儿去哪了呢?说起

  • 岳飞背上刺的并非是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英雄,也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岳母给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就是以往岳飞能够好好的报效国家。而岳飞也是一名大孝子,一直记着母亲的忠告。不过岳母刺字这个典故虽然广为流传,但源头却是出自民间,宋朝历史和野史都没有记载过这件事的发生。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岳

  • 如果把和珅的财产放到今天,能排在世界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作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大贪官,最后死的也是很惨的,也算是连累了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其实长得很帅,但是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大贪官,抄家的时候连皇帝都震惊了,他的财富说是富可敌国毫不为过。那么,如果把和珅的财产放到今天来看,能够在世界上排名第几呢?和珅算是清朝中后期非常著名的人物,也

  • 靖难之役沐英的30万沐家军为何不救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今天不说他,我们来说当时的朱允炆和沐家军,其实沐英的沐家军可以说是朱允炆最忠实的拥护者,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话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沐英的沐家军却没有出来帮忙,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其实这个还是挺有说法的,也有很多人都问了这件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 韩信得不到项羽重用,为何刘邦却能信任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早期投奔项羽,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用,于是转投刘邦结果成了名震天下的初汉三杰之一。不过项羽不重用的人,为什么刘邦就敢用呢,难道是项羽不识人才?其实韩信初来乍到也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夏侯婴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并没有在意。韩信此后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另寻明君,此时萧何急忙将韩信追回,这才有了&ldqu

  • 汤和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汤和是明朝著名将领,也是开国功臣之一。都说朱元璋登基以后处理了不少功臣,但汤和却能自保成功,最后还得以善终。汤和早年跟随郭子仪起义,后来转投朱元璋,此后汤和接连击破元军,立下显赫战功被升为元帅。为什么汤和最后就能自保成功呢?实际上这也跟汤和的为人有关,朱元璋十分熟悉汤和,虽然也有猜忌但最后还是放了他

  • 唐玄宗为什么要提前禅位?实际上李隆基也是被迫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一共在位44年。这44年也是唐朝最鼎盛的一段时期,因为此后爆发安史之乱,给唐朝的衰落埋下隐患。很多人不理解唐玄宗为什么要主动禅位,让李亨继位,虽然安史之乱是因他而起,但他还没有被逼上绝路。只能说唐朝皇帝的权威还并没有达到顶峰,当时唐玄宗已经很难稳坐皇位了,原因就是他处理安

  • 司马懿为什么要杀何宴?何宴这一举措惹怒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何宴父亲早逝,母亲被曹操纳为妻妾,何宴也就成了曹操养子。不过何宴长的好看,而且年少有才,所以深的曹操宠爱。曹丕登基后并没有给何宴一官半职,应该也是有一定的防备之心,而曹睿觉得何宴虚浮不实也没将他重用。此后何宴依附曹爽,在朝中慢慢积累起自己的势力。其实何宴才能或许被很多人低估,他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 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时期?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刘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曹刘孙三个人,可能受到更多关注的,就是刘备了吧。刘备出身是三个人当中最低的,就算真的是汉室后裔,但是发展到他的时候,已经成了平民,曹操稍微好一点,关系上比刘备多一点,但是家境也算不得太好,而孙权则是最好的一个了。那么,出身最差的刘备,他发展到自己地盘最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