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时期?地盘有多大?

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时期?地盘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31 19:26:14

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刘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曹刘孙三个人,可能受到更多关注的,就是刘备了吧。刘备出身是三个人当中最低的,就算真的是汉室后裔,但是发展到他的时候,已经成了平民,曹操稍微好一点,关系上比刘备多一点,但是家境也算不得太好,而孙权则是最好的一个了。那么,出身最差的刘备,他发展到自己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他的什么时期?那个时候的刘备地盘究竟有多大?

刘备的全盛时期是公元219年,当时他的地盘比曹操略小,比孙权略大。不过,刘备全盛时期,并不是他地盘最大的时期,公元215年初,他和孙权以湘江为界,平分荆南四郡之前,才是他地盘最大的时期。

先说后一个时期,也就是公元219年,刘备的全盛时期。

公元217年,刘备与曹操争汉中之前。他当时的地盘有十五个郡。分别是:

益州的十二郡:蜀郡、犍为郡、朱提郡、越隽郡、牂柯郡、建宁郡、永昌郡、巴郡、梓潼郡、广汉郡、巴西郡、益州郡。

荆州的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为了取得战略主动权,刘备发动了耗时三年之久的汉中之战。公元219年,当黄忠夏侯渊于定军山后,曹刘两方在汉中郡的攻守形势彻底转换。

尽管后来曹操亲提大军与刘备决战汉中,但刘备凭坚据守,赵云、黄忠又乘机在汉水截断了曹军的粮草,曹操在无奈下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取汉中的南郑。与之同时,刘封孟达分别率领一支偏师拿下了房陵和上庸两地。整个汉中郡遂被刘备所攻占。

备注:按照东汉的行政区划,汉中郡也属于益州。另外,上庸、房陵等郡原本是汉中郡的下辖县,是后来被曹操单独划出得。因此所谓的上庸三郡,其实都应该算在汉中郡的范围内。

另外,由于汉中郡被刘备攻占丢失,凉州的武都郡变成了一块飞地。曹操在将武都郡的五万人移走后,遂主动放弃武都,给刘备留了一块空地。

此时,刘备的地盘教汉中之战前,又增加了两个郡——益州汉中郡、凉州武都郡。

汉中之战一个月后,在荆州驻守了五年之久的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事先没有与刘备达成共识,属于关羽擅自行动)

曹操派遣于禁增援襄阳,但岂不料于禁在汉水河畔被关羽大败,损失三万精兵。而后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守城曹军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关羽又派人包围襄阳,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见关羽势大,都出城投降了关羽。

几乎是同时间,由于不堪徭役,北方的陆浑民、孙狼等叛上作乱,声援关羽。这些义军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一时间,关羽的声势威震华夏。

因此在公元219年10月,就是刘备势力最巅峰的时间点。按保守估计,刘备当时的兵力起码在18万人左右,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地盘大约为半个荆州、整个益州(益州南部是羁縻地区),以及凉州的武都郡。

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到了当年年底,孙权遣吕蒙陆逊偷袭南郡,驻守南郡的糜芳和傅士仁向东吴投降。关羽起先不知道南郡已丢的消息,还打算回师救援。结果走半路上才得知后路被断,于是赶紧向西逃亡,打算与上庸的刘封、孟达会合。然而逃至距益州不过二十里路的临沮(湖北南漳)时,还是被东吴军所包围,随后被擒被害。

在关羽逃亡期间,东吴从南郡兵分两路,一路向西直抵夷陵(宜昌),一路向南直取武陵和零陵两郡。于是整个荆州南部被东吴所占,刘备损失了三郡之地。同时孟达向曹操投降,房陵和上庸也被曹军所占。刘备又损失了半个汉中郡的地盘。

截止到公元220年初,刘备的地盘只剩十三个半郡,即益州十二郡、凉州武都郡、半个汉中郡(按照东汉时期的划分)。兵力损失起码在五万人以上。

说完刘备的巅峰期,再来说刘备地盘最大的时期。

公元215年,刘备打败了刘璋,占据了除汉中外的益州12个郡,加上他的荆州5郡。当时他的地盘是17个郡。

不过,由于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就想要从刘备手里取回荆州。刘备回应说,自己得了凉州,就还荆州。惹得孙权大怒,于是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对此自然不能忍,便亲率兵五万从益州东下荆州,同时让关羽领兵入益阳,准备与孙权火拼。

然而由于当时曹操定汉中,严重威胁到了刘备北部的安全。于是刘备就与孙权议和,双方重新划分了荆州。刘备将长沙和桂阳两郡送给孙权,同时从孙权手里收回零陵郡。

虽然说,刘备在公元219年和215年的地盘都是17个郡。但由于刘备送给孙权的长沙和桂阳两郡的地盘比他后来夺取的汉中郡和武都郡要大。所以刘备地盘最大的时期,实际上应该是215年他跟孙权平分荆南四郡之前。

刘备与孙权谈妥后,回到成都,在准备了一年多后,掀起了后来的汉中大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就没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平王东迁,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历史上周朝时期,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西周时期都城在西边,东周时期都城在东边,所以才有这样的划分。不过从历史上来看,西周时期,周朝还是比较繁荣的,但是平王东迁之后,就走上了没落的道路,各个诸侯国崛起,影响到了周天子的威信。但是为什么只是迁都而已,周王朝就走上了没落的路呢?东

  • 大唐江山是谁打下来的?李渊和李世民谁功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和李世民父子都是建立唐朝的功臣,不过李渊是长辈开国一事自然还是要交给他来完成。不过总有人认为李世民的功劳要大于李渊,真正打下大唐江山的人其实是李世民。但李渊却没有平等对待李世民,还将太子位传给李建成,这才导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李世民的确对开唐有功,但论功绩李渊也不会在他之下。李渊才是灭

  •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怎么样了?曾幻想召回杨贵妃魂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一生有三位皇后,九位嫔妃,昭仪才子数十名。其中最著名的还是李杨之爱,杨贵妃被称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她没能当上皇后,但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要比皇后多多了。当时很多文学作品都把李隆基描写成是一位专一的皇帝,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把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永久记录了下来。不过杨贵妃最后时刻下落

  • 韦皇后想当第二个武则天,为什么她最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韦皇后是唐中宗李显第二位皇后,韦皇后有着很大的野心,她想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唐中宗复位以后,韦皇后专擅朝政从韦温手中拿到了朝政大权,在朝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以韦氏为首的专政集团。如果长久下去,韦皇后很有可能达到目的,从李显手上夺过皇位。不过李隆基却破坏了韦皇后计划,李隆基发动政变将韦氏除掉,从而化

  • 李白的身世是什么?李建成是李白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应该都对李白的身世感到比较好奇,甚至有人说他应该是外国人,不过是唐朝时期的外国人了。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李白并非是外国人,而李白就像是一个谜一样,他的出身、他的死亡,都无法了解的非常完整,甚至还有人认为,李白应该是和李建成有关系,是李建成的后人。这是真的吗?李白和李建成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通过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完善科举制造福后人,能不能因此以功抵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期间经常沉迷酒色、滥用民力还拒纳忠言。所以历史上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大部分还是负面为主。不过隋炀帝一生也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功绩,那就是修建大运河还有完善科举制,算是造福了后人。那隋炀帝的功究竟能不能抵消他的国呢?其实这很难客观的进行衡量。对于隋炀帝来说,他算无德有功,但帝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是演义杜撰出来的情节,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算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名场面,就算你没看过三国,肯定也会知道这个故事。不过正史上关羽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情节,目的是为了将关羽的人物形象给放大。毕竟关羽可以说是演义前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当时关羽被曹操缉拿,但曹操十分欣赏关羽想让他归顺自己。不过此后关羽和曹操

  • 常何在玄武门之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不叛变或许李建成不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明发动玄武门之变能顺利成功,有一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常何。常何先后跟随李建成、李世民等人作战,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故意将常何安排在玄武门值守,最后才成功将李建成等人困在门内。不过常何当时算是李建成的人,如果他不叛变的话或许李建成还有可能活下来,那整个历史也将会改变。为什么常何最后会选择

  • 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被朱允炆火速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几天,不会立刻下葬,称之为停灵,家属亲戚好友都回来祭拜,向死者做一个告别仪式,之后才会安排下葬。普通人是如此,那些皇宫里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比如皇帝,死后需要停留更长的时间。但是当年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却并没有下令要停灵,而是马上就把朱元璋下葬了,这是为何?天气原因是其中之一,

  • 三家分晋之后,为什么韩国是最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被看做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经历了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不过,三家分晋既然是分,最终为何会分出一个最弱小的韩国?难道是实力不均造成的吗,而且韩国还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可见韩国的确是太弱了,究竟为何韩国会那么弱,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晋、楚两国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