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天罡是如何预言武则天当皇帝?

袁天罡是如何预言武则天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4/1/19 11:34:56

武则天能成为皇帝,其实是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但是后世却一直流传着,在武则天之前,就有袁天罡预测出,武则天能成为皇帝的预言,又把袁天罡这个人物形象弄得更加神秘了一些。那么袁天罡真的有过这样的预测吗?袁天罡为什么能预测出武则天的命运,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古人真的有那么强的预测吗?

中国的相术文化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路边摊上看到《麻衣相术》、《相理衡真》之类的书热卖。袁天罡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相术师,他和李淳风编着的《推背图》更是将自己推上了神坛。一个江湖术士,是如何将自己包装为活神仙,而以大师身份混迹于大唐官场的呢?

袁天罡是四川成都人,在隋朝当过盐官令。在东都洛阳时,袁天罡与杜淹、王珪、韦挺三人关系很好。袁天罡先对杜淹说:“老兄你博闻强识,将来一定能凭借文章发达。”又对王珪说:“你不出十年,就能官至五品。”最后对韦挺说:“韦大哥你面相和猛虎一样,以后会做武官的。”袁天罡一一给他们看过相后,预言道:“三位虽然命中富贵,但都要经历一次被贬,到时咱们兄弟还能相会。”后果不其然,杜淹任天策府学士、王珪做太子中允,韦挺当了武官左卫率。

这种所谓预言看上去很神,说穿了也没什么。因为袁天罡和三人是朋友,当然清楚他们各自的家世:杜淹出身北周士族,父祖做过刺史、太守;王珪出身北方顶级豪门——太原王氏,世代为官;韦挺的父亲是隋朝民部尚书。袁天罡对他们做出预言的时候还在隋朝,凭借这几个人的家世,要出仕做官岂不易如反掌?至于预言他们的官位就更容易了,杜淹有文才,韦挺会武艺,做官也要发挥特长。这就好比一位老师,不会说一个文科状元未来能当科学家的。

入唐之后,杜、王、韦都与隐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因杨文干谋反案牵连获罪,被贬往隽州,与老朋友袁天罡重逢。袁天罡再次预言:“将来三位还是要继续富贵的。老杜能位列三品,但可能不会长寿。王、韦两位会在老杜之后当上三品官,活得比老杜久。”后杜淹被唐太宗召回任吏部尚书,王珪做了侍中,韦挺官至太常卿。

袁天罡第二次预言,说不好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杨文干事件被定性为太子串通亲信谋反,但李建成最后并没有因此事被废。杜、王、韦三人既是为太子顶罪,以后李建成当了皇帝,又怎么会亏待他们?岂知一场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秦王李世民成为大唐天子。李世民登基后,召回了才能出众的杜、王、韦三人,让袁天罡的预言又一次实现。这三人都是唐初名臣,有他们帮着袁天罡在朝中做“广告营销”,不仅很快让大师名扬天下,还得到了唐太宗的注意。

贞观初年,太宗召见袁天罡,对他说:“古时候有严君平,现在朕得到了你,你觉得自己比他怎么样?”严君平是西汉着名的道家学者,精通术数。袁天罡道:“那严君平生不逢时,臣则遇上了陛下,所以臣胜过他。”这马屁拍的可谓是不着痕迹。

皇上常听杜淹几个人说袁天罡的灵验,估计耳朵都起了茧子,自然要当场试他一下。太宗先让袁天罡给岑文本相面,袁天罡说:“岑先生注定以文章名闻天下,官至三品。不过骨多肉少,恐怕不能长寿。”太宗又招张兴成、马周来做实验,袁天罡看后说:“马大人鼻子上的伏犀骨隆起,直贯发际,贵不可言。张大人发达可能会晚一些,但必定官至宰相。”这三人后来都当上了宰相。

唐太宗先听说袁天罡的本领,随后又亲闻了他的预言,潜意识中也就有了岑文本、张行成和马周要做大官的印象,袁天罡相当于是在皇帝面前力荐了他们。袁天罡先与杜淹、王珪和韦挺三人建立了一个圈子,然后拉进了皇帝,通过皇帝又把岑、张、马发展为信徒,由此他在大唐朝廷中的地位也就不可撼动了。

袁天罡的口碑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朝中的大臣们自然竞相成为“袁大师”的座上宾。当年袁府前车水马龙的盛况可想而知。

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夫人杨氏,听说袁天罡有这么大本事,就把他请到家里来,给自己的几个孩子看看相。袁天罡一见杨氏,就说:“看您相貌,就知道是能生贵子的。”这句真是废话,杨氏是唐高祖李渊亲自给武士彟选的继室,夫妻两个都大有来历,儿孙们就是坐吃山空,也能吃几辈子的。

袁天罡先看了武士彟前妻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说:“他们能当三品官,但没有大作为。”又看杨氏生的大女儿说:“此女命中富贵,但是克夫。”后来武大小姐的丈夫贺兰越石果然早死。最后杨氏让人抱出穿着男装的二女儿,袁天罡一见之下大惊失色:“这孩子怎么长着龙的眼睛、凤的脖子,富贵已极。如果是女儿的话,以后当做天子!”

由这个预言,引出本文另一位主角李淳风了。李淳风是现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他父亲李播当过隋朝的高唐县尉,后来辞官回家,改做了道士。李淳风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自然也对道家理论情有独钟了。李淳风是货真价值的科学家,他编《麟德历》、改良浑天仪、整理算经、留下星相学名着《乙巳占》,其在天文学和数学上的贡献为世界所公认。至于占卜吉凶可以说是李淳风一项业余爱好。李淳风在终南山做道士,自称见到太上老君下凡,告诉他“唐公当受天命”。因此投靠刚刚起兵的李渊,后任秦王府记室参军,是李世民的亲信。

唐太宗听到“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的传说后,召见李淳风,问他知不知道这条预言应在谁身上。李淳风显然也听说过这句话,他为皇上加了一条注脚:“这个预言是由上天定下的,那个人也已在宫中了。过四十年,那个人称帝后,要大肆屠戮唐室子孙。”唐太宗追问:“我想找到这个人,把她杀了,不知道行不行?”李淳风叹气道:“天命已定,没有人能改变。如果那人是真命天子,那是绝不会被杀掉的,只能牵连无辜。四十年后,她已经是个仁慈的老人,说不定还会对唐室手下留情。要是现在杀了她,上天为了实现预言,就会降生更年轻的人。那她篡位时就不是老年,而是壮年,就要把陛下的子孙杀光,以求斩草除根了。”太宗听后无奈,只好罢手。

袁天罡明确预言了武家二小姐要做天子,而唐太宗听到的“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则比较笼统,由此可见唐太宗并不知道袁天罡预言的事情。袁天罡到武家帮忙看相的事应该是有的,但他有没有对二小姐做过那样的预言,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试想,袁天罡正被大唐皇帝宠信的时候,怎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地预言有人要代唐自立?这罪名足够诛九族的。

从前因后果来看,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关于“武氏代唐”的故事很可能都不是真的,而是武则天称帝前后所散布出的谶语,以为武周政权的建立提供合法性。武则天成功地利用了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人苦心营造出的名声,与此同时,“武氏代唐”的预言也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变得更加神乎其神。至于历史真相是否如此呢?就需要新史料的验证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有人说大明亡国,是因为张居正而不是崇祯,那张居正做了什么亡了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灭亡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话说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有的人说其实就是因为崇祯了,但是最近有很多人却说并不是因为崇祯还是因为张居正,我的天啊,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受到如此非议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不放揭秘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之所以有人说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而实亡于

  •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黄盖是东吴名将,也是拿下赤壁之战的功臣之一。要不是有黄盖和周瑜上演苦肉计,恐怕曹操还不会轻易上当。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黄盖在赤壁之战以后就消声灭迹了呢?好像关于他的记载瞬间少了很多。其实这也是正史和演义的区别之一,在演义里黄盖在赤壁之战充当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但在正史上赤壁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还

  • 香妃嫁给乾隆的时候年近三十还是已婚,为什么还能得到乾隆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还珠格格》里面的香妃这个人物角色,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是虚构出来的,毕竟像这样身上自带香气的设定,怎么看都只会存在于小说当中,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香妃的一些特点虽然是虚构,但是她却是真的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这这个历史原型让人有些惊讶,因为她嫁给乾隆的时候已经是快三十岁了,这个

  •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为什么皇太极改成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自然也是留存下来资料最多的朝代,所以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应该也是远多于其他朝代。不过“大清”这个名字,却是皇太极改名而来,原本是叫做“大金”,努尔哈赤取的名字。那么,为什么皇太极要改名字,这两个

  • 董卓为何不如曹操?他和曹操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从董卓占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东汉政权就此名存实亡。其实董卓和曹操都做过相同的事情,但董卓却没能达到曹操这样的成就。董卓生于凉州,和羌人交好,但他也讨伐过羌人。此后受袁绍所召,进京讨伐十常侍,这才让董卓有了把持朝政的机会。但董卓的行为却惹来天下诸侯共怒,这次又是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讨伐董卓,最

  • 清朝的地位皇贵妃孝献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自古帝王家是最无情的,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却是一个出情种的朝代,而且主角都是皇帝。前有雍正与年贵妃,后又乾隆与富察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顺治帝最爱的妃子孝贤皇后。孝贤皇后原名叫做董鄂妃,是清朝时期的第一位皇贵妃,性格非常的温柔娴熟,是顺治帝一生的最爱。董鄂妃是在1639年出生的,是满洲白棋人

  • 宫女为何要杀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明朝时期,这是一个奇葩皇帝辈出的时期,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还算正常外,其他的一个个都是奇葩。有成天跟蛐蛐作伴的皇帝朱瞻基、木匠皇帝朱由校、战俘皇帝朱祁镇、怠工皇帝朱栩君等等。若要是给明朝皇帝来个奇葩排名的话,那绝对是朱厚熜莫属了,翻遍整个中国古代史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因为明朝的文官实在太烦了,让人不

  • 良妃在历史上真的获得了康熙皇帝极大的宠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良妃是清朝皇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位妃子,在众多妃子当中,良妃可以说是资历最浅,生子最晚的。但是由于康熙宠爱有加,也是位居康熙五妃之一。不过在《清高宗实录》中有记载着这样一段,说是当年康熙骂胤禩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康熙既然宠爱良妃,但为何却还要骂她是“幸者库贱妇&

  • 三国时期刘备国号是汉,为什么不叫汉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人一提起三国就知道“魏蜀吴”三国,魏国和吴国都没什么,但是蜀国这个名字其实是有问题的,当初刘备创立国家的时候,国号分明是“汉”,和蜀没有丝毫关系,但是后世人在称呼这个国家的时候,都是叫做蜀国,或者蜀汉,却从来都不叫“汉国”&

  • 宋朝是如何走上重文轻武之路?北宋兴衰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北宋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唯独对外总吃败仗这点,有失前几个朝代的风采。汉朝、唐朝的军事实力,和同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唯独到了宋朝外患问题变的十分严重。很多人不明白,宋朝究竟是如何走上重文轻武之路的,其实这一切还是要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说起。单纯指责宋朝“重文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