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为什么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魏国为什么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76 更新时间:2024/2/3 22:11:39

司马昭掌权以后,率先发动了灭蜀之战,为何魏国的首选目标是蜀汉而不是东吴呢?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当时蜀汉国力是不如东吴的,但蜀汉的地理优势让他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突围,而且蜀汉兵力也在10万上下,已经不算一个小数字了。其实司马昭会做这样的选择,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下面就从四个方面为大家简单分析下,当时魏国是如何看待吴蜀两国的,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俗话说得好,柿子要捡软的捏。对于司马昭来说,想要通过消灭三国中的一方来建功立业,显然不会一上来就挑一个难度高的。相对于东吴,司马昭消灭蜀汉的难度相对较低。一方面,就蜀汉来说,在兵力、人口上都要落后于东吴。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在三国后期,曹魏的人口约为450万人,按照10:1的比例,曹魏拥有45万左右的大军。在曹魏之后,东吴的人口在230万左右,也即其拥有20多万的大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蜀汉来说,巅峰时期的人口只有95万左右,也即其兵力,最多只有10万人。

由此,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的。对于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消灭蜀汉的难度显然是相对较低的。同时,对于公元263年前后的蜀汉,可谓人才凋零,缺乏一流的文臣武将。就蜀汉丞相诸葛亮来说,早在公元234年就病逝五丈原了。虽然诸葛亮留下了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才,但是,公元263年时,这些人才大部分都去世了。而就姜维来说,其频繁的北伐中原不仅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也给了曹魏讨伐蜀汉的借口,也即正是因为姜维的多次袭扰曹魏边境,曹魏才出师有名,以此发动大军来进攻蜀汉。

进一步来说,就蜀汉内部来说,后主刘禅即便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其至少不是一位非常有才干和作为的皇帝。并且,后主刘禅对于黄皓等奸臣的宠信,客观上削弱了蜀汉的实力,这也是邓艾兵临成都时,蜀汉后主刘禅立即放弃抵抗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司马昭掌控的曹魏,如果要发动消灭东吴的战争,必须要建造一大批船只,以此越过东吴的长江天险,也即曹魏进攻东吴,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师。而进攻蜀汉来说,则不需要借助于水师,只需要原来的步兵、骑兵就可以了。换而言之,曹魏进攻蜀汉的成本要小于进攻东吴的。

最后,众所周知,巴蜀之战处在长江流域的上游,而东吴则处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比如今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就属于三国时期东吴的疆域。由此,对于司马昭来说,一旦消灭了蜀汉,那么,其也将拥有巴蜀之地了。在此基础上,等到司马昭想要进攻东吴的时候,不仅可以从中原地区发兵进攻东吴的侧面,还可以从巴蜀之地出兵,也即派遣一支水师从长江上游出发,以此进攻长江中下游的东吴。而这,无疑会让东吴腹背受敌,从而降低消灭东吴的难度。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可以不断蚕食楚国的疆域,就是因为其抢先占据了巴蜀之地,以此实现了对楚国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同理,司马昭先灭蜀汉,也可能是出于这一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英宗继任者是谁?宋英宗是如何立遗嘱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年幼的赵曙接入宫中,当做继承人培养。不过宋仁宗一直没有把赵曙皇太子的身份给确定下来,导致赵曙十分不安。直到宋仁宗病危,他才正式把赵曙立为太子。这段经历也让赵曙落下一个毛病,在他立遗嘱的时候选择立长子赵顼,但因为没有具体说明而被大臣们要求重写,当时宋英宗也是重病在身,可见宋

  • 宋朝的外交手段就是用钱买和平?真的只是被逼无奈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十分卓越的成就,但唯独在军事上一直被周边国家所压制,导致宋朝的外交被称为是用钱买和平。当时宋朝每年都会给辽国、金国贡献岁币,以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发展,但这样下去始终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为何宋朝就没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军事力量呢?恐怕这其中的缘由外部内部都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事实

  • 春秋战国为何各国要相互派质子?当时质子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质子的意思就是人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相互牵制,所以会把君王的子嗣派到他国当人质,这对于各国来说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频繁爆发的战乱。其实质子在他国生活也挺不容易的,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就曾在赵国做过质子,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帮助才顺利回到秦国。而秦始皇就是在他父亲当质子的时期出身,然后在赵国生活了

  • 陶谦为什么会把徐州让给刘备?他是如何在群雄争霸中落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三让徐州算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当时陶谦任徐州太守,为了让徐州百姓免受战乱疾苦,所以甘愿把徐州让给刘备。实际上陶谦在东汉末年也是具备一定实力的,而且陶谦的战斗力要比大部分的群雄厉害的多,那为何陶谦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呢?有人觉得陶谦太软弱,其实陶谦非但不软弱,而且还十分有担当,软弱的人是

  • 山东简称为什么是鲁不是齐?其实和孔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山东简称是鲁,所以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鲁国,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最强的诸侯国并不是鲁国,而是齐国,所以为什么山东简称是鲁不是齐呢?这其中的缘由要分几点来看。周武王灭商以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就封于鲁,鲁国也一直被当做是尊尚仁义、传统的礼仪之邦,而且鲁国还出了一位影响中华千年的人物孔子。实际上

  • 清军是如何击败蒙古的?当年朱元璋也没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虽然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将蒙古大军击退至漠北,但并没有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此后清军却把蒙古彻底击溃,还把蒙古的统治权给收入囊中,清军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早期清军八旗和蒙古是盟友关系,但清军也明白一旦入关以后,蒙古肯定也想分一杯羹,所以就要提前削弱蒙古的力量。也是经过一系列的政策才把蒙古给悄然

  • 萧何通过自污名节保命,却被认为是有自知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初汉三杰,韩信被杀,张良明哲保身,萧何自污名节。三位汉朝的开国功臣最后的下场都不算好,或许对于张良和萧何来说能够保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自污名节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萧何此番作为才会被认为是有自知之明,只是这种“自知”未免有些太憋屈了。萧何最早是刘邦的上司,到头来自己的生死还

  • 姜维北伐为什么不敢回成都?姜维在外屯田却引发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扛起了北伐大旗,继续率军发动北伐战争。姜维对于后期的蜀汉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不过姜维虽然打仗在行,却处理不好和百官之间的关系,导致有不少人反对姜维继续北伐的策略。姜维不敢回成都,就是担心黄皓会加害于他,所以选择在外屯田养兵。实际上这给蜀国带来了一些隐患,也打击了蜀汉的整体性

  • 度牒什么意思?为何宋朝官员会购买度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度牒在唐宋时期,是由官府专门给僧人发放的凭证。因为当时的僧人可以免地税还有徭役,所以必须获得度牒才能证明身份。而官服则可以出售度牒,这部分的收入将会进入国库,在宋朝度牒收入就是军费的一大收入来源。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官员会购买度牒,官员买这样一个僧人的证明是有何用呢?实际上度牒的用处还大着呢。下面就为大

  • 刘秀为什么要封刘赐为安成侯?刘赐并没有开国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刘赐是汉室宗亲,青年时曾为兄报仇,杀了朝廷命官,此后被迫过上了逃亡的生活。等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以后,刘赐则回到洛阳拜见刘秀,从此归顺刘秀,而刘秀则封刘赐为慎侯。刘赐并没有开国之功,为什么刘秀还要对他封侯呢?实际上虽然刘赐没有帮助刘秀打天下,但刘秀会去河北就是刘赐提议的,而且刘秀的大恩人任光也是被刘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