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是什么盛世?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是什么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2/3 22:12:30

赤壁之战是三国奠定的基础,经历了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击败并且重创了曹操,使得曹操不得不退回去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再有战事的了,所以,从孙刘的角度来说,尤其是刘备,赤壁之战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却有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赢得赤壁之战,必将迎来一个盛世!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的印象或者认识特别是对于曹操的认识,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然而首先《三国演义》不是史实,另外基于儒家礼法正朔的考虑,对曹操形象的打压和篡改几乎达到面目全非的境地。然而文治武功,曹操都丝毫不输秦皇汉武,治下的北方也是人才济济,人口密度也远胜吴、蜀之地,他的子代曹丕、曹植也是远胜刘氏后代以及孙权家族。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夙愿难遂。

无论如何,曹操赤壁之战时,并未篡汉,所以他对东吴和刘备的征讨,实则是代表汉王朝的统一战争,而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则是冒险搏命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

我们可以合理设想一下,曹操赢得赤壁之战之后历史的进程(208年至240年):

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1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中汉,起讫年代:公元210-1949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中汉始皇曹操。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胜。208年至210年,曹操灭东吴、同时灭刘备、209年曹操灭张鲁灭,刘璋出蜀来降、210年平辽东,孝献帝主动退位,曹操称帝,仍沿用汉朝,称中汉,曹操史称汉沧海帝。

211年,平三韩,曹操于釜山望扶桑临海赋诗,诗曰:对海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波涌浪急,海鸥横飞。绕桅三匝,传信扶桑。山不厌高,海不厌广。天下地上,莫非汉壤!

212年,平马腾,至此,收马腾、赵子龙、诸葛亮、周瑜、庞统、吕蒙、陆逊、关羽、张飞、魏延黄忠一应文武,加之原来猛将谋士,均于军中朝中效命。

213年,中汉大军抵北海,鲜卑、匈奴归降,并随中汉大军远征贵霜、安息。

218年,贵霜、安息归顺,中汉与罗马直接接壤。

220年,诸葛亮南征,孟获降,并为先锋,平缅甸,直出印度洋。

221年,李冰第23世孙李晨,上表填平台湾海峡,获沧海帝批准,工程巨大,动劳工30万,挖平武夷山,填平台湾海峡,永绝外族之觊觎,永绝外悬之离心。(PS:因工程巨大,整个工程持续300年,至中汉320年才得以完工,最后完工的总工以及总统领乃李冰37世孙李诞)。

221年,陆逊领兵沿交趾,收真腊,一路南征直达今新加坡。

……

240年,汉沧海帝曹操向曹丕禅位5年,于太上皇位隐居武当山,仙风道骨,无疾而终,享年85岁。

曹操在位25年(公元210-235年),海晏河清,天下一统,万方来朝,国泰民安,史称沧海盛世。

而后,不闻有五胡乱华,不闻有颓唐软宋,亦不闻有大明湖畔,更不闻有蛮元妖清,只有强汉、强汉、强汉,强汉到今,于1949年成功升级转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多活十年,第六次北伐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死,对于蜀汉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没了诸葛亮,很多人甚至觉得三国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对于后面的事情也不甚关心的。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时候的三国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只是诸葛亮被神化之后,就成了三国故事的核心人物了。那么如果诸葛亮当时没死,还能再多活十年,下一次第六次的北伐,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如果

  • 李自成攻入京城向崇祯提出了什么条件?崇祯为何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起义以后,采取了兵分四路的作战策略,此后李自成将自己的部队发展成为百万雄师,击败了明朝的主力军。等李自成攻入京城以后,他有向崇祯皇帝提出几个条件,但崇祯并没有答应,此后也正是宣告明朝彻底灭亡。当时李自成究竟是提出了怎样的条件呢?如果崇祯皇帝答应是不是就能保住明朝根基?恐怕也很难,毕竟当时八旗军

  • 孔子篡改历史是怎么回事?孔子改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篡改历史”这样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被人诟病的,历史发生了就是事实,史书如果能够如实记录在册,这是秉承着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如果有人对史书当中的内容进行了篡改,那就是对后世的不负责任。然而,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竟然有很多人认为他也对历史进行了篡

  • 历史上的令妃是什么样的人?延禧攻略如懿传哪个更接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当中出现的曾经“火”及一时的历史人物,令妃吧。令妃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影视剧的改编和真实的历史一定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影视人物都不是百分百的还原历史。但是,影视人物却可以接近历史,接近历史上真实的那个人物,那么相比之下,延禧

  • 魏国为什么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昭掌权以后,率先发动了灭蜀之战,为何魏国的首选目标是蜀汉而不是东吴呢?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当时蜀汉国力是不如东吴的,但蜀汉的地理优势让他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突围,而且蜀汉兵力也在10万上下,已经不算一个小数字了。其实司马昭会做这样的选择,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下面就从四个方面为大家简单分析下,当时魏

  • 宋英宗继任者是谁?宋英宗是如何立遗嘱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年幼的赵曙接入宫中,当做继承人培养。不过宋仁宗一直没有把赵曙皇太子的身份给确定下来,导致赵曙十分不安。直到宋仁宗病危,他才正式把赵曙立为太子。这段经历也让赵曙落下一个毛病,在他立遗嘱的时候选择立长子赵顼,但因为没有具体说明而被大臣们要求重写,当时宋英宗也是重病在身,可见宋

  • 宋朝的外交手段就是用钱买和平?真的只是被逼无奈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十分卓越的成就,但唯独在军事上一直被周边国家所压制,导致宋朝的外交被称为是用钱买和平。当时宋朝每年都会给辽国、金国贡献岁币,以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发展,但这样下去始终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为何宋朝就没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军事力量呢?恐怕这其中的缘由外部内部都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事实

  • 春秋战国为何各国要相互派质子?当时质子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质子的意思就是人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相互牵制,所以会把君王的子嗣派到他国当人质,这对于各国来说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频繁爆发的战乱。其实质子在他国生活也挺不容易的,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就曾在赵国做过质子,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帮助才顺利回到秦国。而秦始皇就是在他父亲当质子的时期出身,然后在赵国生活了

  • 陶谦为什么会把徐州让给刘备?他是如何在群雄争霸中落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三让徐州算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当时陶谦任徐州太守,为了让徐州百姓免受战乱疾苦,所以甘愿把徐州让给刘备。实际上陶谦在东汉末年也是具备一定实力的,而且陶谦的战斗力要比大部分的群雄厉害的多,那为何陶谦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呢?有人觉得陶谦太软弱,其实陶谦非但不软弱,而且还十分有担当,软弱的人是

  • 山东简称为什么是鲁不是齐?其实和孔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山东简称是鲁,所以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鲁国,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最强的诸侯国并不是鲁国,而是齐国,所以为什么山东简称是鲁不是齐呢?这其中的缘由要分几点来看。周武王灭商以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就封于鲁,鲁国也一直被当做是尊尚仁义、传统的礼仪之邦,而且鲁国还出了一位影响中华千年的人物孔子。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