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生平简介,努尔哈赤是靠什么发家的?

努尔哈赤生平简介,努尔哈赤是靠什么发家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4/1/26 9:30:51

努尔哈赤是清朝政权的奠基者,如果没有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那也就没有此后的清朝了。努尔哈赤出生于嘉靖年间一个小部酋长之家,他的母亲在他十岁时去世,而继母对努尔哈赤十分严格,所以努尔哈赤十九岁便分家生活,开始做贸易来养活自己。后来努尔哈赤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来操控彼此,看准时机起兵征服建州,并且顺利统一了女真。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原来越大,他开始建国称汗,从而站上了人生巅峰。

通读我国封建历史,不难发现一个特征,那就是大部分的开国之君并非什么贵族出身,甚至出身寒微。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完全是出身平民者,更是被后来读史之人津津乐道。至于本文之主角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样出身平平,甚至还做过上门女婿,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他传奇之人生,更不会耽误他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位狡黠、残酷、刚毅甚至是嗜血之人,这恐怕也是我国封建开国帝王们共有之特征。

大清王朝史书上记载他们的太祖皇帝以及先祖们出身相对高贵。因为大清王朝是一支由关外满族人建立的王朝,在大明王朝统治时期,地处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满族)人民还是部落化奴隶制度之统治模式。因此,所谓的相对出身高贵也就是部落首领或者某头目之类。且不管先祖们出身之记载是否真实准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等到努尔哈赤之祖父觉昌安和其父塔克世之时已经落寞。落寞到什么程度呢?落寞到父子二人游走于明朝辽东总兵官和女真部落之间互通情报,有点类似双面间谍。而努尔哈赤出生这样一个落寞家族生活也更是十分窘迫。

努尔哈赤身为塔克世长子,但是年仅10岁之时,亲生母亲病逝,成为一个没有妈的孩子。而继母又对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同母弟弟舒尔哈齐十分刻薄。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就早早承担起谋生之重任,十几岁就开始翻山越岭挖参和狩猎。即便早早就为家里贴补家用的努尔哈赤,在家中依旧造尽白眼,但是为了自己和弟弟舒尔哈齐的生存,努尔哈赤只能咬牙坚持。这段童年不幸遭遇,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在逆境之中的生存之道。事后证明,正是这两个良好品性成就了他的伟业。

除此之外,也养成了对弟弟舒尔哈齐的溺爱之情,在努尔哈赤发迹之后,最受兄长照顾的就是舒尔哈齐,而他的另外两个异母弟弟,立下赫赫战功且谨小慎微,最终也只是爵位平平,几代之后,便与一般满洲贵族无异。事后也证明,被溺爱过度的舒尔哈齐,最终自食恶果,死于兄长屠刀之下。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生活的历练远没有就此止步,他的父亲塔克世为了傍上明廷辽东总兵官李成梁,“不得已”将努尔哈赤送给李成梁做人质。虽然李成梁并没有想对努尔哈赤怎么样,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总归是不好过。不过,努尔哈赤在这段人质日子里,与李成梁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更有机会学习到了很多汉人文化,据说努尔哈赤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习惯,就形成在这一阶段。这段人质经历,很好的培养了努尔哈赤的情商,努尔哈赤不但出色的完成了人质的任务,而且与李成梁父子结下父兄般情意。这段情意,在以后努尔哈赤创业之路上,多次挽救了自己生命和化解危难形式。而对于汉人文化的接触,更为以后建立基业和带领团队奠定了必要之基础。

长期的生存压力将年纪轻轻的努尔哈赤造就成为一名少年老成之人,更让他具备了一个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大脑。他做事情开始很少顾及没有必要的虚头巴脑之名声,而是关注利弊权衡,所以当辽东汉人望族佟氏家族向努尔哈赤抛来橄榄枝,要招自己为赘婿时,努尔哈赤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努尔哈赤知道,自己想要出人头地,名门望族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是否是“不齿”的上门女婿,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日后已经成为大汗的努尔哈赤,依然对于自己这段入赘历史不加隐晦,就公开场合多次提及自己的这段历史。

有了佟氏家族的支持,显然努尔哈赤生活轻松了很多,他的结发之妻佟(佳)氏,为他生了一女两子,这两子就是赫赫有名的褚英和代善。短暂的幸福生活并不能消磨掉努尔哈赤向往之人生理想,他开始以贩卖经商为由,游走于关在女真部落,开始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为自己将来之崛起扩充人脉,后金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就是在努尔哈赤游走之时结识。除此之外,努尔哈赤开始想方设法结交女真豪强部落。万历十年(1582年),几乎一无所有的努尔哈赤就敢前往叶赫东城为自己求亲。史籍上记载是叶赫东城贝勒杨吉努慧眼识人同意了努尔哈赤之求亲,答应将自己的小女儿孟古哲哲许配给他,但是实际上这个过程绝非如此简单,倘若不是努尔哈赤表现的异于常人并许下什么承诺,恐怕这门亲事成不了。要知道,这女儿虽然不能带兵打仗,但是却可以为本族挣来万夫雄兵,怎肯轻易交给他人?

几年后取得长足发展的努尔哈赤迎娶了这位叶赫格格,这位格格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她本人也是大清王朝第一位皇后(追封)。

能够成为开国之君的人,都具备在逆境中寻找机会的本领,而且极具冒险精神,努尔哈赤自然也不例外,这完全“仰仗”他漂泊式生活所锤炼而成。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祖、父二人被李成梁部“误杀”。努尔哈赤悲痛之余敏锐地发觉这是一个难得之机会,我祖、父二人本为明军向导,无辜被杀明廷怎么都得给个说法。而以此时势单力薄的努尔哈赤,明廷根本不会理财他的赔偿要求。于是,努尔哈赤就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高举“为父祖报仇大旗”发难当时依赖明廷的尼堪外兰,这尼堪外兰正是挑唆李成梁“误杀”努尔哈赤父祖之人。努尔哈赤虽然此战失利,但是却赢得了道义,并且努尔哈赤还能在被俘情况下,在李成梁的帮助下神奇脱身,之后更是得到了明廷的“误杀”赔偿。努尔哈赤这次真是捞到了“第一桶金”,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之手段。

而李成梁这位大明王朝的边关名将,简直就是努尔哈赤之“福音”。李成梁对努尔哈赤不但放虎归山,给了他创业资本,更是帮助了努尔哈赤立山头。李成梁先是纵容努尔哈赤硬吃尼堪外兰,并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允许,努尔哈赤将尼堪外兰的地盘都归为己有,使得努尔哈赤有了根据地。之后,更是对努尔哈赤连连称好,努尔哈赤也是表演得十分逼真,对明廷一再示好,最后明廷居然同意在辽东抚顺开关,这一关口给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卫带来了巨额财富,努尔哈赤就这样在大明王朝眼皮子底下日益强大,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灯下黑”?

即便是“灯下黑”,也一定是努尔哈赤利用了人性之弱点而为之。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并且最终脱颖而出,相比他的能征善战之能力,这类“与人斗”高智商的软实力就更加重要了。当然,就“与人斗”而论,清太祖努尔哈赤要比之明太祖朱元璋,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开国之君绝非寻常人可以匹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安石为何一度会被认为是奸臣?王安石一生具有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王安石变法,实际上正是因为通过王安石一系列的改革,才让北宋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不过王安石在民间曾一度被认为是奸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也是因为民间百姓误解了王安石的良苦用心。历朝改革或许都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想要推行新政并不是一件易事,而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活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延的死,很多人其实都会觉得有些可惜,毕竟魏延的才能是非常厉害的,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这样的名将也是比较珍贵的。然而魏延最终还是死了,还是被诸葛亮派人杀掉的,既然魏延对蜀汉还有作用,为什么诸葛亮要杀了魏延?如果诸葛亮没有杀魏延,他一直都还活着,又会对蜀汉的局势造成什么影响吗?首先要理性的看待诸葛

  • 阿房宫有多大?天下第一宫并非浪得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阿房宫实在清朝时期,由秦始皇下令建造的一所宫殿。阿房宫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宫,也是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一。不过目前阿房宫只剩下遗址了,宫殿已经被全部毁坏。《阿房宫赋》让很多以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实际上并非如此,阿房宫如此壮丽美观,项羽为什么要将它烧毁呢?很多人好奇阿房宫究竟有多大,其实秦始皇时期展开的大功

  •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底下可以说是强将如云,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曹魏的人才一直都是三国当中最多的一个,而且能力都非常厉害。不过,在曹操手下的武将那么多,而且很多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然而对于曹操来说,最值得敬重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夏侯惇。为什么曹操对夏侯惇的态度会与别人完全不一样?夏侯惇究竟有什么

  • 李世民弑兄上位,登基后为什么没有下令修改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朝逐渐强盛,此后也有人把李世民称为“千古一帝”。但李世民一生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争议,而且怎么绕也绕不过去,那就是他是通过弑兄才坐上这个皇位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大义灭亲,不成功便成仁,这段历史可以说是李世民最大的黑点。不过等李世民顺利登基以后,他为

  • 黄盖上演苦肉计并非真实历史,曹操谨慎难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上,曹操大军南下誓要拿下荆州,这也造成孙权和刘备第一次联手抗曹。当时抗曹的主力军还是东吴军队,最后能击退曹操最大功臣也被认为是周瑜还有黄盖。要不是周瑜和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恐怕也没办法引得曹操落入陷阱。不过苦肉计只是《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并没有真实发生过。而且黄盖作为孙家初代老

  •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农民起义的例子在历史上其实是非常多的,数不胜数,其他朝代都还算好,但是宋朝两宋加起来竟然有四百多次农民起义。不过,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大起义,之后几乎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然而,为什么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竟然从来没有过农民起义?当时也是战事频发,为何不会有农民出来维护自己

  • 浑河之战明军有多少兵力?明军虽败却让人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浑河之战发生在明朝末年,当时明军对上后金部队已经很难取得胜利,明朝只能转守为攻依靠城池拖延后金的进攻。在浑河之战上,虽然明军战败,但也让后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过程让人心生敬意。当时明军只有7000兵力,后金部队万人以上,但后金却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才拿下这场战役。而很多明朝将领见胜算无望也都选择悲壮

  • 文鸯和文虎是什么关系?三国最被低估的两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文鸯和文虎是兄弟关系,文鸯是魏末晋初的名将,曾效力于大将军曹爽。等司马师废除曹芳后,文鸯打算转投东吴,但吴国却发生内讧,文鸯又只能降于司马昭。文鸯一生勇猛果敢,曾大破秃发树机能,还惊死司马师。不过关于司马师这件事,应该还是杜撰成分居多,但文鸯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而文虎也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可以说他们是

  • 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广之子李敢?或因此导致霍去病神秘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敢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的儿子,也曾多次和匈奴交战,并且立下功劳。不过李敢最后不是死于沙场敌方之手,而是被自己人给射死了,凶手还是西汉名将霍去病。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呢?根据古书记载,霍去病是因为李敢伤了卫青才动手,不过李敢如果只是伤了卫青应该也罪不至死吧,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此事没过多久,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