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盖上演苦肉计并非真实历史,曹操谨慎难上当

黄盖上演苦肉计并非真实历史,曹操谨慎难上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95 更新时间:2024/2/27 2:59:43

赤壁之战上,曹操大军南下誓要拿下荆州,这也造成孙权刘备第一次联手抗曹。当时抗曹的主力军还是东吴军队,最后能击退曹操最大功臣也被认为是周瑜还有黄盖。要不是周瑜和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恐怕也没办法引得曹操落入陷阱。不过苦肉计只是《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并没有真实发生过。而且黄盖作为孙家初代老臣,怎可能如此轻易叛变,也不要太小看曹操了。

“苦肉计”是《三十六计》里的第三十四计。指故意伤害身体以骗取对方的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苦肉计”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苦”到让别人相信,这就需要深刻理解对方的心理,摸准对方的心理状态,用自己的苦来博取对方的信任,让对方接纳自己,苦肉计要把握好尺度,要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在我国历史上“苦肉计”也被用过多次,最有名的莫过于“周瑜打黄盖”。

小说《三国演义》写道:公元208年,曹操带领大军南征,想一举击败东吴,在赤壁,曹操军队与周瑜军队隔江相望,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不谙水战,一交锋,曹军大败。于是曹操下令将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黄盖和周瑜探视一番,于是想到了苦肉计。

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军令,顶撞周瑜。周瑜大怒,于是派人将黄盖痛打了一顿。黄盖一怒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信给曹操,黄盖后来带了十余艘船,船上装满干草,并在上面浇了油,用布遮好。一切准备妥当后,黄盖带领战船驶向北岸,当离曹营没多远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而战船上的人都撤离了。战船冲去曹营,引起了大火,曹操军大败。

然而真实的事件又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上黄盖并没有和周瑜进行苦肉计,但是黄盖诈降确有其事。《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时,黄盖经过周瑜同意,用轻利船舰数十艘,全部装上柴草,浇上油,树起牙旗,大船之后有小船,然后他带领船队向北行驶,离曹操军营很近时,黄盖放开大船,点火后船舰不仅烧了曹操的水军船只,还蔓延到岸上。曹操军队大败。

《三国志.江表传》还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信,大抵意思就是自己深受孙氏厚恩,但是现在也看清了形势,区区几万大军是抵挡不住中原大军的,他希望投降,准备见机行事,为曹操效命。曹操接到书信后,亲自召见了送信的人,还盘问了许久。虽然曹操怀疑,但是最后还是相信了。

依据这些史实,罗贯中进行了修饰,经过加工编排,比史书写的更精彩。有苦肉计,有阚泽献书,还有二蔡诈降为内探等,使得原本的故事更加精彩了。虽然故事很精彩,但是苦肉计确实不存在,历史上只有黄盖诈降,没有苦肉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农民起义的例子在历史上其实是非常多的,数不胜数,其他朝代都还算好,但是宋朝两宋加起来竟然有四百多次农民起义。不过,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大起义,之后几乎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然而,为什么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竟然从来没有过农民起义?当时也是战事频发,为何不会有农民出来维护自己

  • 浑河之战明军有多少兵力?明军虽败却让人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浑河之战发生在明朝末年,当时明军对上后金部队已经很难取得胜利,明朝只能转守为攻依靠城池拖延后金的进攻。在浑河之战上,虽然明军战败,但也让后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过程让人心生敬意。当时明军只有7000兵力,后金部队万人以上,但后金却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才拿下这场战役。而很多明朝将领见胜算无望也都选择悲壮

  • 文鸯和文虎是什么关系?三国最被低估的两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文鸯和文虎是兄弟关系,文鸯是魏末晋初的名将,曾效力于大将军曹爽。等司马师废除曹芳后,文鸯打算转投东吴,但吴国却发生内讧,文鸯又只能降于司马昭。文鸯一生勇猛果敢,曾大破秃发树机能,还惊死司马师。不过关于司马师这件事,应该还是杜撰成分居多,但文鸯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而文虎也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可以说他们是

  • 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广之子李敢?或因此导致霍去病神秘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敢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的儿子,也曾多次和匈奴交战,并且立下功劳。不过李敢最后不是死于沙场敌方之手,而是被自己人给射死了,凶手还是西汉名将霍去病。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呢?根据古书记载,霍去病是因为李敢伤了卫青才动手,不过李敢如果只是伤了卫青应该也罪不至死吧,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此事没过多久,霍

  • 隋朝有六个皇帝?除了隋文帝隋炀帝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历史上“二世而亡”的朝代,很多人都会想到秦朝和隋朝。的确,这是两个短命的王朝,但是隋朝虽然短命,可皇帝却不止两个。很多人知道励精图治的隋文帝,但是最后却败在了荒淫残暴的隋炀帝手上,但事实上,隋朝历史上除了这两位最有名的皇帝之外,还有四位皇帝,那他们分别是谁,为什么很少有人

  • 孙权称帝有哪些障碍?为什么比曹丕、刘备晚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登基称帝的时间最晚,比曹丕晚了9年,比刘备晚了8年,孙权想要称帝究竟有哪些障碍呢?其实孙权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缺乏自立的理由。曹丕取代汉室已是大势所趋,而刘备为了继续将汉朝延续下去,所以也能很快称帝,而孙权又有什么称帝的理由呢?当时孙权还是选择屈居于曹丕之下,如果孙权也跟着冒然登基,恐怕曹丕和刘备

  • 鸿门宴最早出处是哪?并非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鸿门宴是发生在项羽和刘邦开战前期非常重要的一起事件,而这篇史传文多被认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实际上,记载鸿门宴一事最早是出自《楚汉春秋》,《楚汉春秋》是由西汉外交家陆贾著写,陆贾要比司马迁早出生95年,所以鸿门宴并非是由司马迁最先记载的。从情结和人物来看,和鸿门宴大致相同,而且情结更加生动形象。

  • 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何不重用盛庸?盛庸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著名将领,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击败朱棣大军,差点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势。只可惜朱允炆后知后觉,并没有在初期重用盛庸,导致朱棣部队有了喘息之际。此后朱棣攻破京城,他十分欣赏盛庸的能力,所以没有杀他,而是继续重用。不过盛庸却多次被人指出有二心,最后将他逼入绝路,选择自刎。盛庸一生也挺憋屈的,虽然尽职

  • 清朝皇帝为什么生育能力越来越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皇家也是非常讲究子嗣的,虽然子嗣兴旺是好事,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兄弟几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子嗣多了,不管最终是谁坐上皇位,总归是有人继承的,然而如果没有子嗣或者孩子很少,这苦恼恐怕比争夺皇位更让人担忧吧?而清朝末期的几位皇帝,却都是生育能力很差的,存活下来的皇子少之又少,这究竟是

  • 如果没有列强入侵,清朝能否一直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也是人们说起来最为痛心的一个朝代,不管是这个朝代的建立,还是这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很让人痛心的。清朝末期遭到了列强的入侵,正是因为长期的封闭,导致自己的落后,最终一败涂地。那么,如果当时并没有列强入侵,清朝还是维持之前的样子,那么清朝最终会不会灭亡,又能够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