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看起来窝囊,为什么美国认为它是中国最伟大的朝代?

宋朝看起来窝囊,为什么美国认为它是中国最伟大的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03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24

在很多人看来,宋朝就是“弱宋”,重文轻武带来的结果就是,军事力量很薄弱,所以面对辽和西夏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无能为力,打也打不过,只能依靠源源不断的给别人送钱来平息战火,这听起来的确是挺窝囊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我们眼中的窝囊的王朝,在美国人眼中却是一个非常厉害非常了不起的朝代,这究竟是怎回事?

这是因为中西视角的不同。

对于宋代,国外许多汉学家、史学家都极为推崇,称之为“中国最伟大的时代”(费正清)、“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史景迁)、“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墨菲)、“当时最先进的国家”(谢和耐)等等。这些老外的赞美之辞,令我们这些大宋后人深感鼓舞与骄傲。可是我们也要冷静地反思一下,何以在多数国人眼中,宋朝的形象并非如此。千古流传的《杨家将》、《岳家将》都有一种悲壮的旋律,陆游、辛弃疾的诗词,总带着望不到尽头的无奈。

为什么中西视角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第一,中西视角的不同,在于感受的不同。

西方学者们生活在一个以科技、经济来衡量国家的时代,当他们发现中世纪的大宋帝国在这些方面远远胜过同时代的欧洲时,由衷地发出赞叹。中国汉代时,西方世界有罗马与之媲美,大唐盛世时,西亚有阿拉伯帝国与之匹敌,而在宋代时,中国鹤立鸡群,更彰显其耀眼的光芒。

作为局外人,西方人对于宋朝,很难有中国人那种一个国家遭受屈辱的感受。当把文明从历史中抽离出来时,其他事件,譬如“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感伤、譬如“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痛苦,就轻而易举地抹煞了。

因此,西方更看重文明,中国更看重国力。

第二,宋代文明何以伟大?

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其一,政治文明化。

宋代政治文明首先体现在人道主义上。宋太祖留下的祖训是“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代政治清明,以此为标志。北宋程颐在罗列宋朝超越前代的五件事中,就有一件是“百年未尝诛杀大臣”。

当然,例外是有的,特别是在两宋之交那段时间,宋高宗先是杀了上书的太学生陈东及名士欧阳澈,后来又杀了岳飞与张宪,造成千古冤狱。除了高宗一朝外,其他皇帝时即便有蔡京、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权臣,也没有大开杀戒,对付政敌顶多就是流放。

政治文明的另一个体现是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是产生于隋唐,却是在宋代是达到顶峰。这项古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绝对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文明,其意义在于打破等级,以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吏,使下层的寒门庶族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其二,思想的自由化。

宋代由于政治清明,没有明清时大规模的“文字狱”与禁钳思想的严刑峻法,故而充满勃勃生机。

宋代的文化多元且兼容并蓄,从大的领域来看,儒、释、道三足而立,其中儒学是主流,而释、道两家为辅翼,尤为可贵的是,三家并行不悖,而且都积极吸收他家之所所长以补自己之所短。儒家融合佛道,完善自身的本体论及认识论系统,同样,佛教融合儒道、道家融合儒佛,思想的相互渗透愈发明显。

由于思想领域的自由化,诞生了程朱理学、陈亮的功利主义儒学、陆九渊的心学等等,极大拓展与丰富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由于援佛、道入儒,使得儒学从单纯的伦理学、政治学走向哲学化与体系化,重构儒学本体论基础,由此开创中国哲学的新纪元。

其三,艺术的多元化

宋代自由的思想也向文学艺术领域渗透,比如宋代绘画中成就最高的山水画,画的是山光水色,体现是却是艺术家的幽情美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自由恬静而悠然自得的心境。文学形式也更多自由多样,诗歌形式转向更灵活的词,骈体文被自由文体取代,白话文学兴起等等。

宋代的文学革命,是从“高大上”走向平民化、通俗化。宋词较唐诗,形式更为灵活自由,约束更少,特别在大师辛弃疾手中,一物一景,可信手拈来入诗,读来平易近人。散文的革命,也是如此,我们读先秦诸子散子,虽然不一定能全看懂,但大致内容是看得明白的,反观后来魏晋南北朝的时文(骈文),读之如坠云雾之中,不知所云。文学通俗化的革命,产生了新的、更通俗化的体裁,话本小说出现了,为文学发展辟出一条新路,同时戏曲文学也在民间发展起来,为后来的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开了先河。

其四,科技与经济的奇迹

宋代的科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巅峰时代。

中国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火药与活体印刷术都出现在宋代,指南针技术在宋代也得到大大改进。这三种大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火药开热兵器时代,指南针在航海的运用,为大航海奠定基础,印刷术的普及,使得书籍得以普及,人类伟大思想得以传播并发扬光大。对此,英国汉学家麦都思这样评价:“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在经济领域,宋代成就独冠全球。

费正清与赖肖尔所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美国史学家墨菲在《亚洲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在11世纪生产的铁、钢和其他金属制品,可能比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生产的还多。”而宋朝采用煤进行冶炼的技术,比欧洲要早了七百年。

宋代还出现人类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也是世界货币史的重大事件,欧洲在六百多年之后,才出现纸币,美国学者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从这个意义看,宋朝的确显得十分“现代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蜀汉为何敢重用夏侯霸?只要此人在曹魏夏侯霸就会效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夏侯霸原本是魏国将领,他的父亲是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不过夏侯霸却选择投奔蜀汉,还得到了刘禅的重用,难道就不怕这位曹氏宗亲叛变么?实际上,只要有一人还在曹魏,那夏侯霸就会效忠蜀汉,这人便是司马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夷灭三族。而夏侯霸此前受到曹爽恩惠,他又和司马懿亲信郭淮不和,所以才会想要转投

  • 如果吴三桂当年成功了,史书会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吴三桂,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或许还是始于他曾经为了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吧,虽然最终陈圆圆还是因为人老珠黄而被吴三桂嫌弃,结局悲惨,但是人们向来喜欢的也就是那些美好的传说而已。不过吴三桂因为最终还是失败了,所以现代人对他的评价可能更多的还是感慨,那么如果吴三桂当初成功

  • 李世民曾受关羽水淹七军启发,顺势除掉心腹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水淹七军是关羽后期一场十分经典的战役,当时关羽利用雨季造成的水灾,将魏军困住,并且乘势进攻。最后取得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辉煌成果。其实关羽在谋略方面的才能,放置整个三国时期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受到关羽的启发,同样利用水攻顺利除掉心腹大患。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

  • 样式雷什么意思?样式雷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笔记》中曾提及“样式雷”,很多小伙伴还不太明白样式雷究竟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样式雷是清朝对雷姓世家的誉称。因为当时专门负责宫廷建筑的都是雷家人,他们整整把持了200年的皇家设计。在故宫内,就保存了样式雷设计的建筑图档,包括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出自雷氏之手。如今在看看

  • 东吴实力更强为何不去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都在坚持不懈的北伐,虽然说自己最终也累死在了北伐途中,但是他的这一举动虽然在消耗蜀国自己的国力,却也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办法。不过,相比蜀汉,东吴的整体实力还要更高一些,为何东吴却并不热衷于北伐?东吴对此有什么考虑,或者当时的局势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似乎很少与曹魏对抗?三国史,是

  • 袁术很厉害吗?为什么说他是三国所有人的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虽然说人物众多,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顶多也就是一家人各种分支之间的争斗,比如曹魏和蜀汉,张飞娶的就是夏侯家的女儿,再比如东吴和蜀汉,孙权的妹妹就是刘备的夫人,而且远不止此,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理得清楚。但是却又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袁术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这是

  • 孙尚香和刘备有孩子吗?结婚三年为什么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孙尚香孙夫人与刘备之间属于政治婚姻,为了能够巩固东吴和蜀汉之间的联系,毕竟孙夫人和刘备之间年龄相差甚远,当孙夫人还是一个妙龄闺阁女子的时候,刘备却已经年过半百,这样的婚姻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小说里面的描写纯粹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了。不过毕竟结婚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他们最后并没有生下一儿半

  • 刘伯温为什么不愿当宰相?这便是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虽然朱元璋开国以后处理了不少功臣,但一直对刘伯温信任有加。朱元璋在废除丞相之前,曾多次暗示想让刘伯温担任宰相一职,但都被刘伯温拒绝了。刘伯温什么不愿当宰相呢?实际上这正好说明了刘伯温有先见之明,当时朱元璋已经对宰相有了厌恶之情,他知道这个职位存在的时

  • 晋朝司马家族的灭亡竟和曹操有关?曹操这一决定害惨司马懿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对于司马懿的评价比较两极,但多数人还是不喜欢司马懿,认为他是一名毫无忠心可言的奸臣。其实司马懿的一生十分富有戏剧性,他早年为了躲避出仕甘愿在家装病数年,没想到这样一位厌恶为曹操的事的人,最后却亲手毁掉了曹氏江山。司马懿能够熬过曹操、曹丕以及曹睿,已经算是个奇迹了,最后会选择发动政变也说明司马懿

  • 珍妃到底做了什么让她葬身井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故宫中有着那么一口井,它见证了一位皇帝爱妃的死,同时也见证了一个王朝的没落更替,这口井便是珍妃井。如今,故宫里的这个口珍妃井已经成为了收费景区,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来此参观。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珍妃与慈禧太后的那些事儿。第一,慈禧太后一度很喜欢珍妃光绪皇帝17岁那年,慈禧太后给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