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毅能力有没有被夸大?他和赵括谁厉害?

乐毅能力有没有被夸大?他和赵括谁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4/2/5 5:49:54

可能很多人会把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赵王采用了赵括。赵王既然不想用廉颇,那也可以乐毅啊,乐毅怎么说也曾率军攻破齐国70余座城市。实际上乐毅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可能后人对他的能力多多少少有些夸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乐毅不一定就比赵括要强,和廉颇更是比不了。廉颇怎么说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那乐毅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呢?可以通过这场战役了解下。

公元前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就准备割地求和,不料上党郡守冯亭却把上党17座城池献给了赵国。秦国劳师费力,却为赵国做了嫁衣,秦昭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派王龁统率大军伐赵,双方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军野战不是秦军的对手,廉颇只得率部凭险固守,秦军连攻数次都没有占到便宜,双方在长平形成了对峙局面。

廉颇的本意是用拼消耗的方式来拖垮秦军,他认为赵军本土作战,补给要比秦军容易的多。但廉颇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秦国的国力要比赵国强的多,当时赵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拼消耗,又怎么可能拼赢秦军呢?果然在对峙了三年之后,赵国的粮食就耗尽了,士兵没有饭吃,还怎么打仗?

赵孝成王无奈,只得向齐国借粮,但齐王害怕因此受到秦国的报复,没有把粮食借给赵国。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决定拼死一搏,命令廉颇主动出击,和秦军决战。廉颇知道野战打不赢秦军,所以拒不出战。于是赵王就用赵括替代了廉颇,结果赵军一败涂地,40万士卒被白起坑杀。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拼进攻,当时以进攻闻名天下的名将乐毅就在赵国,赵王为何不用他替代廉颇呢?

乐毅本是中山国人,后来中山被赵国所灭,乐毅就成了赵国人。赵武灵王去世后,乐毅离开赵国来到了魏国,后来又辗转到了燕国,受到燕昭王的重用。燕昭王一心想向齐国复仇,派使者说服了赵、魏、韩和楚四国一起出兵伐齐,乐毅被任命为五国联军的统帅。双方在济水展开决战,五国联军在兵力上远超齐军,对齐军形成了碾压之势,加上骄横的齐愍王不听从主帅触子的正确建议,一味硬拼,最终一败涂地,主力尽没。

乐毅凭借济水之战一战成名,但老实说,这场强弱悬殊的对决换联军中任何一国的将领指挥,恐怕都能取胜,因此单凭此战就说乐毅是名将多少有点牵强。济水之战后,乐毅乘胜追击,此时齐军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因此乐毅很快就攻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这时齐国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个地方,然而就是这两个城池,乐毅攻了5年都没能打下。

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名将应有的表现,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被围5年之后,即墨城中的军民非但没有被饿死,竟然还有上千头牛可以让田单摆火牛阵用,而且士兵一个个还生龙活虎。在围困即墨的5年时间里乐毅竟然毫无作为,堪称战国时期最水的名将了。这样的表现,赵王自然不敢用他来替代廉颇打长平之战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古代学书人宁愿放弃状元榜也要当探花郎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科举制度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甚至到现在还在延续着当年的这一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给我选拔出来了不少的人才,可以说是能够主导着一个国家的兴亡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在古代是有多么的重要了。就像是如今的各种考试,什么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等等,都是由当年的科举制度演变而来的。科举制度最大的人贡献者就是隋文

  •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有多厉害?关于张辽的三大谜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实张辽跟随过的主公有很多,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吕布被曹操击败以后张辽才转投曹操麾下。此后张辽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又击败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差点带兵杀至孙权主帅旗下,令吴军威风丧胆,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他也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实际上关于张辽还有三大谜题没有揭开,

  • 清朝强制留辫子,那秃顶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满清入关之后,曾经颁布过历史上最严苛的一条剃发易服的命令,为了让外表上看不出来是满人还是汉人,他们要求所有的汉人都必须穿着满人的服饰,发型也要和满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杀头,历史上也有坚决抗争的人民,可最终都被残忍杀害了。不过,留辫子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比如秃顶的人,那满清是如何处理的呢?现代人

  •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无限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一个布衣出身的刘邦,显然

  • 光绪为什么称呼慈禧为亲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爸爸不是男性吗,为何光绪要这样称

  • 元朝时期社会矛盾为何如此尖锐?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元朝,这次首次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79年,元朝大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彻底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到了元朝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是没能走上正轨。到了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元末的农民起义。元代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主要体现在&ld

  • 西汉丞相陈平能力如何?陈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陈平名声不如萧何、张良大,但他也是刘邦身边很重要的谋士。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曾设计离间项羽和群臣之间的关系,导致范增被弃用,最后忧愤病死。没有范增的辅佐,项羽的事实也是大打折扣。实际上陈平能力十分出众,但存在感一直不高,有人喜欢把陈平和吴用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人到底是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这次就帮大

  • 明朝的妖狐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狐妖,一直以来都是古代的神话传说当中的形象,在很多人看来,狐妖就是能够惑乱人心,颠倒黑白的妖物,所以古人说起狐妖,可没什么好感。而明朝时期,还发生了一起狐妖案,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到害怕了,虽然狐妖其实是神话人物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明朝的这个狐妖夜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古往今来,常听说世间有灵物可成精,其

  • 嘉靖皇帝是掌控帝王之术的高手,为什么还会被严嵩父子耍的团团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壬寅宫变后,嘉靖皇帝开始逐渐怠慢政事,并且十几年不上朝,不过朝中大权依然牢牢握在嘉靖手中。其实嘉靖皇帝是一位玩弄帝王之术的高手,朝中无论是能臣还是奸臣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看似他长期被严嵩父子耍的团团转,实际上他也知道严嵩背地里的那些勾当,嘉靖帝的处事之道不是常人能猜透的。但嘉靖帝绝对是个聪明人,只是在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连“安”这个字都不想看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此前从未发生过的重大危机,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有亡国的危险。唐玄宗被逼禅位后,唐肃宗李亨继位,此后唐肃宗负责平叛,终于是拿回了长安和洛阳两京。实际上当时唐肃宗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却要自己来处理,导致唐肃宗一度连“安”这个字都不想看见。安史之乱也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