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单雄信?只因单雄信不愿投唐吗?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单雄信?只因单雄信不愿投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50 更新时间:2024/1/20 10:34:36

单雄信是隋末名将,在《隋唐演义》中单雄信勇武过人,以仗义著称,曾多次帮助秦琼,还让他免受牢狱之灾。单雄信对于求贤若渴的李世民来说,绝对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单雄信却始终不愿意投唐。原因或许是因为李渊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不过最后单雄信本有机会可以活下来,多为重臣都为单雄信求情,但李世明还是选择处死单雄信。这又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这也是李世民一个无奈的选择。

乱世的时候,经常会涌现出很多的英雄,在隋朝末年显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帮助父亲夺取天下,与他收罗了很多的英雄好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的单雄信,不仅有着一手过人的武艺,更难得的是他最具备英雄豪气。然而大家都看到了,一向求贤若渴李世民,却偏偏要将他杀掉,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当时对于单雄信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强硬到底的资本。正是受他的委托,当时徐世勣替他出面苦苦求情,但素来以宽容大度著称的秦王,这次却铁了心,根本不顾手下大将的面子,坚决地回绝了他的求情。

由此可见,其实并不是单雄信不肯归附,而是李世民不能容他。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两个人素有旧仇。此前李世民在侦察敌情时,没想到忽然遇到了单雄信,尉迟恭救驾迟来一步,他早就小命不保,何谈当上皇帝开创贞观伟业?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把对方当成了仇敌,必欲杀之而后快,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愿意放过了。

有的人说当时各为其主,为何要死死揪住不放呢?包括秦琼、程咬金这些将军,此前也都是敌对阵营的。他们在看到李密失败后,也赶紧丢了弃暗投明,对此李世民也是既往不咎,反而委以了重任。

此外魏征也是同样的例子,他以前可是李建成的人,后来与李世民不也合作的蛮好吗?

其实这就牵涉到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李世民看来,单雄信这个人留不得。

与小说中把他描写的义薄云天不同,在真正的历史上,他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比如当年他出走瓦岗,并没有像秦琼等人归顺李世民。其实他之所以要跟王世充,是因为他觉得在那里能当老大,而到了秦王这边,兵多将广,也显不出他的威风。

其实此前在瓦岗的时候,他就已经露出了这样的端倪,当时李密决定要和王世充决战。

然而出于私心作崇,他原本答应的配合作战,结果来了一个按兵不动,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密才最终落败。事实上此前李密能够上位,也是他的功劳,当时翟让被搞掉,他也立了很多的功劳。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看明白了,单雄信其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谁对他有利,他就跟着谁混。秦琼等人有情有义,归顺自然会受到认可;而他的性质则完全不同,数次反水完全是自觉、主动的。等到觉得王世充也不行了,他当然要央求徐世勣替他求情。李世世如果留下他,肯定会是后患无穷,为此才选择一定要杀了他,这才是真正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退位之后为什么没人敢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为了一个皇位,杀了很多人,在登基之前,有很多反对她的人被杀了,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同样也杀掉了不少人,而且还推崇酷吏,让很多大臣们都遭了秧。不过,历史上即便是继承而来的皇位,也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抢过来的皇位、但是,武则天在时之前已经杀掉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在她退位之后,竟然没有一

  • 戚夫人变成人彘前,有没有自尽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变成了人彘,这一点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一味的去指责吕雉却也是不合理的,毕竟吕雉也不是见人就杀,薄姬她就没动,因为薄姬势力小,根本对吕雉构不成威胁。戚夫人的下场也是真的很惨的,但前提是戚夫人在受刑之前还活着,如果死了不就没有这些痛苦了?那么,在戚夫人受刑之前,她是否有机会自杀呢?戚夫人被铁圈套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什么又把陈圆圆抛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人们都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对于这种为了心爱的女子不惜代价的作为,有赞叹,也有不值,但是试问这个世上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做到这一点?不过,虽然说吴三桂那个时候为了陈圆圆也是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好的地步,但是到了后来,为什么吴三桂依旧还是抛弃了陈圆圆?难道真的是因为红颜易

  • 项羽封了很多诸侯王,为什么最后一战没有一个人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项羽当年也曾经分封过很多诸侯,天下都被分了出去,不过项羽自己得到的自然还是最大的一块地,另外的诸侯就是六国原本的王室后人,还有其他的像刘邦这样的起义军。不过,虽然说大家都是因为项羽的分封才坐上了诸侯王的位置,为什么最终,项羽和刘邦在进行人生中最后一战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帮他呢?项羽头上的王中王

  • 诸葛亮和姜维是什么关系?姜维并非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马稷死后很多人觉得诸葛亮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姜维身上,或许是想让姜维顶替马稷的位置。不过从姜维的战绩来看,他的能力是要远胜马稷的,他们二人并不具备可比性。姜维算是诸葛亮从魏军手上挖来的人才,而姜维也十分感恩诸葛亮之后对他做的一切,可以说姜维很好的继承了诸葛亮想要匡扶汉室的意志,直到最后都还在寻找机会复国

  • 光绪帝和慈禧的死有没有关系?慈禧人生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光绪帝驾崩于1908年11月14日,而仅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后慈溪太后也寿终正寝,这两人的死亡时间相隔如此之近,会不会隐藏着怎样的关联呢?其实很多人都对这样一件事感到好奇,未免有些太巧合了,而且慈禧本身就跟光绪帝不和。不过想要寻找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了,慈禧在她的人生最后时刻也做了很多准备,如果光绪帝

  • 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为什么都不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夺了曹魏家的江山,曹操辛苦了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到了司马家的手里,不过司马懿最终并没有称帝。而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同样也没有称帝,当时曹魏名义上还是曹家人当皇帝,但是却也已经是相当于傀儡了,毕竟大权都在司马家手里。但是为什么司马懿和他的儿子都没有称帝,最后反而是司马懿的孙

  • 赵高为什么要逼死秦二世?赵高是想自己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也就是秦二世。不过秦二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最高实权却掌握在赵高手中,随着赵高滥用职权导致在民间爆发了起义。六国复国运动也接连爆发,眼看秦朝政权不稳,赵高竟然带着手下逼死了秦二世。赵高究竟为何要这样做呢?有人觉得赵高是想自立为帝,不过赵高并没有这样做,他立

  • 春秋时期楚国最早称王,此后还有哪些诸侯国也跟着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楚国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在春秋年间,楚武王熊通建议周天子提升楚君的封号,却被拒绝。此后熊通大怒,自封王号“楚武王”,当时楚国国力强盛,周室也无可奈何。等楚国开了这样一个先河以后,其他诸侯国也跟着蠢蠢欲动,想要寻找一个好的时机称王。整个春秋时期,不是只有楚国国君称王,还有几个诸

  • 刘备打仗为何不喜欢带上诸葛亮?两人性格差异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总有人说刘备打仗不喜欢带上诸葛亮,其实也就只有夷陵之战诸葛亮有缺席。对于伐吴一事,诸葛亮和刘备的确有争执,诸葛亮不希望刘备贸然行事,而刘备气攻心头已无人能劝阻,最后才义无反顾的踏上伐吴之路。当时蜀汉国力正值鼎盛,和东吴并没有太大差距,可能谁也没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刘备惨败。如果诸葛亮在刘备身边或许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