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说汉中是鸡肋?汉中之战曹操有没有放水?

曹操为何说汉中是鸡肋?汉中之战曹操有没有放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36 更新时间:2024/2/3 22:09:06

汉中之战对于刘备一方来说,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战役。当时刘备和曹操各自派出最强阵容争夺汉中,战事长达两年之久,最后以刘备获胜告终。这也是刘备首次单独对阵曹操取得胜利,不过曹操将汉中形容为“鸡肋”,意思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有人觉得刘备能赢其实是因为曹操放水了,那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当时刘备集团实力达到顶峰,但和曹操相比的确还有一定差距。

赫赫汉中郡,南郑古凉州。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决战,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持续长达两年之久。

刘备集团的马超、赵云、张飞、黄忠、法正黄权等人,曹操集团的曹休曹洪、曹真、夏侯渊、徐晃、张郃等,都参加了这次会战。其中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一战成名,并因此被封为五虎上将。

许褚在押运粮草的过程,因为醉酒被张飞打败。曹操一退再退,最终决定撤出汉中。在此前,曾以鸡肋为暗号,杨修从中听出了曹操的意思,也就是有意撤军。因为擅自传达妄自猜测的旨意,杨修被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斩杀。

但不久后曹操再一次吃败仗,险些丢了性命,最终不得不撤出汉中。有人就有疑虑,为何曹操都说汉中是鸡肋了,刘备为何还要拼命的攻打,真的是穷怕了吗?其实很多人误会这个鸡肋的意思了,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操说汉中是鸡肋,是因为曹军在汉中之战逐步败退,没有取胜的希望。汉中之战刚开始,黄忠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这给曹操集团一个极大的震慑。

后来黄忠联合赵云突袭曹军后方以及粮草,取得优异的成绩。王平因为与徐晃不和,烧了大营,前去投靠了赵云。刘备封王平为偏将军,而王平也成为夺取汉中的向导。

后期许褚因为醉酒押运粮草,被张飞打败。马超又驰援汉中,曹军连续败仗。最后曹操被黄忠射掉了大牙,险些丧命(演义记载),曹操痛定思痛,觉得自己在汉中讨不到什么便宜,但是撤军又太便宜刘备了。

在这样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曹操才说汉中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想夺回汉中几乎没有可能,这是他很无奈的说法。但并不代表汉中这个地方是鸡肋,恰恰相反,汉中是一块宝地。

其次曹操说汉中是鸡肋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曹魏的重点发展方向不在汉中。早在益州被刘备夺取之前,别驾张松曾代表益州之主刘璋前去拜访曹操,主要目的是益州向曹魏称臣,希望曹操共同对付汉中张鲁

然而曹操却故意把张松气走了,这里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无意于汉中和益州的争夺。当时曹操刚刚消灭马超,夺得雍凉,国力消耗巨大,曹操想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努力壮大中原地区。因此张松在向曹操献出益州的宝图的时候,曹操并没有什么兴趣。

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张鲁因惧怕刘备势大,不得不向曹操投降了,这样汉中就落到了曹操手上。但曹操的发展重点依然不是汉中,而是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的中原。汉中之战,曹军又节节败退,曹操因此更觉得汉中是个鸡肋。

然而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曹操作出的选择,假如它真的是一个鸡肋,曹操也就不会参加汉中会战了,就会直接让给刘备了。

再次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汉中是一块关乎到生死存亡、关乎到大汉江山的宝地。益州是一块宝地,易守难攻,周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北有秦岭,西有云贵高原。可以说益州有天然的屏障,其他军队想打进来,几乎不可能。

但有时候优点也会变成缺点,因为想从益州打出去更是难以登天,而刘备要想匡扶汉室,就必须打出去,这样才能消灭曹魏政权。诸葛亮隆中对说的很明白: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率益州之众,出秦川,直取长安洛阳,则大业可成。出秦川取两都,则汉中就是必经之地,没有汉中刘备集团就无法平定中原。而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一步已经完成,因为当时镇守荆州的正是上将关羽,不久后关羽也确实率军北伐樊城。

可以说刘备是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步伐走的,因此汉中就成了他必争之地,就算拼了老命也要拿下,因为这是汉室的希望所在。这就是为何曹操说汉中是鸡肋,而刘备却要拼命夺取的原因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萧皇后嫁了六个皇帝,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萧皇后,历史上有名的隋炀帝的皇后,历史上关于萧皇后的传闻一直都是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莫过于,萧皇后一生先后一共嫁给了六个皇帝,但是最终竟然被李世民“接手”了,但是所谓传言一般来说很多都是有问题的,萧皇后虽然的确嫁了六个皇帝,但是等到李世民接她回去的时候,早就已经成了一位老

  • 卫国是被谁灭的?为什么卫国是最后被灭的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在周朝多数时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但这个诸侯国却享有907年的历史,也是最后一个被灭的诸侯国。卫国第一代国君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封,此后虽然也有过强盛时期,但还是比不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但卫国也能很好的保全自己。直到战国后期,卫国国力日益衰减,卫元君被废为庶人,这才宣告卫国真实灭亡。准确来说卫

  • 宋朝人出行有哪些交通工具?女性出们规矩繁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在多数人印象里,古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马和马车之类的,其实在宋朝时期市面上就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出行工具了。而且各个不同阶层的人士,能享受到的出行待遇也不同,皇帝、官员和平民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其中女性更为特殊,女性出门只能乘坐封闭式的工具,例如小舆、轿子等,为什么女性出门会有这样的规定呢?下

  • 揭秘陈立夫陈果夫是怎么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陈立夫和陈果夫其实大家也是知道的,那就是这两个人厉害得狠啊,在民国时期这两个人就成了民国的四大家族之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两个人好像没有太好的出身啊什么的,怎么就变成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蒋、宋、孔、陈四个家族,别看陈家被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赵光义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死的离奇,而他最后没有把皇位继承给自己的儿子也是让人难以理解。古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是遵循皇位世袭的继承制,但赵匡胤却把自己的弟弟定为继承者,难免让人怀疑其中的真相。赵光义究竟有没有动手脚好让自己上位,其实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谜案,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作为证据,关于这起历史事件的传说也是层出不穷,只是

  • 赵敏哥哥的原型王保保,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赵敏身为《倚天屠龙记》的女主角,和张无忌的故事也是非常的经典,而赵敏本人却并不是汉人,而是蒙古人,很多人一定也还记得赵敏的那个哥哥吧,虽然在小说里面只是一个配角,但是连朱元璋在里面也是一个没怎么露面的人呢。历史上真实的王保保,远比小说里面要厉害多了,他可是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rdq

  • 司马懿养三千死士,为什么一直没人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史书记载,司马懿曾经背地里偷偷地养了三千死士,这段情节在一些电视剧中也有展现,但是不幸的是被人发现了,无奈之下只好杀人灭口,却引起了别人的怀疑。但是在历史上,司马懿养死士的这件事情,其实一直都是没有被人发现的,这也是他最终用死士,在曹爽离开洛阳去祭拜的时候,用死士控制京城,夺取政权的重要原因。但是为

  • 宋高宗下12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他是怕宋钦宗回归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得到各地义军支援,接连收复郑州、洛阳等地,面对金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此后宋高宗却连下12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岳飞无奈只能会师,没想到回去后竟然遭到秦桧等人的诬陷,导致被冤杀。一代抗金名将就这样被冤死了。实际上宋高宗会下12道金牌实属罕见,而他的动机被认为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

  • 沙丘之变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为什么会被后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遗诏令长子扶苏主持葬礼,寓意让扶苏继位。但赵高和李斯却在中间作梗,擅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还废掉扶苏的太子之位将其逼死。最后扶持胡亥秦二世继位,史称沙丘之变。赵高和李斯合谋的计划应该并没有透露给太多人知晓,毕竟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危险,一旦走漏消息肯定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个秘密他们势必会带入坟墓,在

  • 李商隐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上也学过很多由李商隐著写的诗歌,风格十分独特。李商隐大概有600多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而他本人成就最高的诗体是近体诗,其中七言律绝最为经典。李商隐也被认为是继杜甫后,第二位在七律上立下自己里程碑的人。不过李商隐虽然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着坎坷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