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是赵国的悍将,为何最后客死楚国?

廉颇是赵国的悍将,为何最后客死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78 更新时间:2024/1/23 6:41:00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也不会觉得很陌生了,出生于赵国的中山苦陉,亡于楚国的寿春。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在史记当中有记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这个上卿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爵位,一般是授予功劳显著的臣子,相当于是后来丞相的位置。这个时期的廉颇威震诸侯,赵惠文王对廉颇也恩宠倍加。

在赵惠文王时期,廉颇与蔺相如也发生了一段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蔺相如成功完璧归赵,在赵国声名大噪,一时风头无二。次年,秦王邀请赵王渑池相会。蔺相如和廉颇商量后,决定由蔺相如陪同赵王赴会。廉颇驻军边境为策应,出发前廉颇对赵王说道:“大王出发之后,估计来回路程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前后不过三十天。要是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请让我们立太子为王,用以断绝秦国扣留您作为要挟的念头。”赵王允诺。在这里不难看出,廉颇是赵王的心腹之臣,君臣关系密切,才敢说这样的话。赵王也是一个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的人。

在渑池会时,蔺相如胆识过人,机智聪慧,面对秦王的屡次发难,不卑不亢地化解了,使赵国不受辱。秦王对蔺相如无可奈何,蔺相如与赵王毫发无损的回到了赵国。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功劳甚大,赵惠文王论功行赏,封蔺相如为上卿,位于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不过是凭借口舌之利,心中不服,扬言:“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闻此,遇见廉颇屡屡避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并不是怕自己,而是怕将相不和,影响赵国的未来。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深明大义。于是,廉颇便“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二人给历史留下了一段佳话“将相和,赵国兴。”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到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69)期间,战争的烽火不断蔓延,廉颇在此期间先后和魏国,秦国征战,接连告捷,赵国声威大震。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在长平,秦国和赵国展开大战。长平之战初期,廉颇担任主将,利用当地地形建造堡垒,面对秦军的数次挑衅,赵军坚守城池不去应战。赵孝成王反感廉颇固守不出,秦国又派人来赵国散布谣言,离间了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最终赵王临阵换帅,任命赵括为主将。结果初出茅庐的赵括,遇到名将白起,赵军被秦军断水断粮,赵括突围时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至此赵国一蹶不振,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燕国见赵国青壮大多死于长平之战,便派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王派廉颇反击,廉颇不负众望,打败燕国,燕国割让五城给赵国,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这时候的廉颇真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无故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败走。廉颇一时恼怒,便离开赵国投奔魏国。魏王收留了廉颇,却没有重用廉颇。

当赵国多次被秦国进攻的时候,赵王想召回廉颇,廉颇面对赵国使者,处处表现自己依然可以为赵国策马征战,然而廉颇的政敌郭开作祟,让赵王以为“廉颇老矣”就没有召回廉颇了。

后来楚国得知廉颇在魏国,便派人迎接廉颇来楚,任命廉颇为楚将。在楚国期间,廉颇没有建立功劳。但廉颇内心中依然想被赵国重用,说道“我思用赵人”。不过最终等待他的是在楚国的寿春,抑郁离世。

廉颇对于赵国,无愧于心。虽然忠心耿耿,却难敌君王猜忌,小人作梗。离开赵国后,廉颇便再也没回到故土,留下的只有对赵国无限的思念,最终愤懑客死楚国寿春。廉颇面对国家有难,挺身而出,虽已是迟暮之年,依然有报国之心,可歌可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高贵妃是乾隆皇帝的第一宠妃,为何死后全家都被乾隆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位即博爱又多情的皇帝,他的一生当中共有嫔妃42人,这些女子的出生家世都各不相同。在这些人当中,有着这么一位妃子,本是高官女,却给皇子做了十年无名分的通房侍女,之后一跃成为了乾隆皇帝的贵妃,这位女子就是高贵妃。都说富察皇后是乾隆的一生所爱,但是高氏跟富察皇后相比也丝毫不逊

  • 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平民以是仁慈之举,本应按照军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严是刘备任命的托孤大臣之一,但他却在诸葛亮北伐之路上故意设置阻拦,还假传刘禅口谕。导致诸葛亮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只能无奈退兵,此后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平民,最后郁郁而终。实际上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庶民已经是格外开恩,正常来说李严应该是被按照军法处置。很多人还怀疑诸葛亮此举是另有目的,就算两人有私仇,但也

  • 杨贵妃真的很胖吗?真实的体重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倾国倾城的美女,杨玉环杨贵妃就是其中的一个。杨贵妃拥有着非常美丽的容貌,而在唐朝的时候,审美是以胖为美,那么杨贵妃肯定也不会例外了。一般情况下,各朝各代都是比较喜欢偏清瘦一些的美女,但是唐朝却是个例外。在唐朝时候大家更倾向于丰腴之美。那么能够成为贵妃的杨玉环到底是有多么胖呢?关于

  • 弘昼是谁的儿子?弘昼是如何从夺嫡之争中全身而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弘昼是雍正皇帝第五个儿子,也是乾隆皇帝的弟弟。雍正晚年也对立嗣之事犯了难,他一共有10个孩子,虽然只有几位参与立嗣之争,但依然会在朝中刮起一阵腥风血雨。要说雍正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位,那就是弘昼了。弘昼靠着装糊涂从残酷的夺嫡之争中全身而退,最后还保住了后代的荣华富贵。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弘昼,这次就为大

  • 江南第一美人宣华夫人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宣华夫人,这是南北朝时期江南出名的美人,号称“江南第一美人”。在隋朝灭掉了陈国之后,宣华夫人就与其他陈国皇室都被送到了隋朝后宫。之后隋文帝垂涎宣华夫人的美貌,想要将宣华夫人那位嫔妃,在饱受丧国之痛后,宣华夫人成为了仇人的妃子。隋文帝的皇后是当年与其一起举兵的独孤皇后,独孤

  • 朱元璋曾经想要迁都西安,最后为何要改变主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而延续至今,然而若不是一位皇帝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可能就是西安了。而西安的著名的古迹钟鼓楼就是正式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讲讲为何西安差点成为明朝古都的事情吧,希望大家喜欢。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

  • 北宋仁宗皇后为何被废?这背后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会的皇室宫廷之中,皇后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帝的,一人之天下,万人之上,所以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非常注重皇后的选立。同样废除皇后也是国家的大事。虽然封建帝王权力至上,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废立皇后,但因为随意废立皇后、引发政局动荡的事例并不鲜见。今天的故事就与废立皇后有关,

  • 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李白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一提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作,李白的诗的确是独一无二,但其实李白还有一段情感故事鲜有人知,而且这段故事还是和唐玄宗的一个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而在这段故事当中,还有另外一个主角,同样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 隋炀帝为什么三次下江都?只是为了玩乐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隋炀帝,一定有很多人都对他咬牙切齿,认为他一生荒淫无度,只会贪图享受,开凿大运河也只是为了他自己出游更方便,总之就是历史上又一个暴君。但是,当天下大乱的时候,隋炀帝还要三次下江都,真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游玩的目的吗?如果真的了解隋炀帝做事情的目的之后,或许就会改变这种看法了。大业十二年(公元61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为何没有人怀疑真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情况。这时候的诸侯开始纷纷讨伐董卓,不过最终的董卓被吕布杀死了。可是这没有改变东汉的局势。从此之后东汉仍然进入了战乱时期,直到百余年后的晋朝建立,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乱世才结束。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情是众人皆知的,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让人们对三国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小说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