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

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1/31 0:58:03

李白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一提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作,李白的诗的确是独一无二,但其实李白还有一段情感故事鲜有人知,而且这段故事还是和唐玄宗的一个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究竟和李白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而在这段故事当中,还有另外一个主角,同样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公主金尊玉贵,是皇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瑰宝,即使是被身为皇帝的父亲为了政治目的许配下嫁,也是有驸马的。强横如太平,先后嫁给薛绍武攸暨,将门红颜平阳昭公主有驸马柴绍,更不用提因为与丈夫的欢喜冤家口角一场而衍生成经典戏剧《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可就在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唐朝,也有公主选择终身不嫁,她们的生命里或许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优异男性,但最终他们也只是在朋友关系上止步不前,哪怕是遇上诗仙李白一样才华横溢的男子,玉真公主也依旧选择在一个人的寂寞里看一场属于自己的雪月风花。

玉真公主是唐睿宗的女儿,后世闻名的唐玄宗李隆基是和玉真公主同母的兄弟,众所周知,李隆基除了与杨贵妃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在早期的政治与文化领域也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梨园的创设就与这位多才多艺的皇帝分不开关系。作为李隆基的同母胞妹,由于时代久远,玉真公主虽无太多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但她与“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等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有很好的交往。文人节高,尤其是高傲如李白,轻狂一世,高力士也要为之捧靴,杨贵妃尚要为其研磨书墨,但李白一生都与玉真公主有着良好尊重的诗友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到,玉真公主也是胸有丘壑的女性。

玉真公主身份尊贵但是却选择了出家为女道士,玉真公主的出家并不是像很多在红尘中经历了一番之后幡然醒悟看破红尘的女性,她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选择放弃俗世的牵绊,舍弃红尘,选择青灯道观。但也因为身在道门,不能用俗世的规则去约束她,她得以在道法文化研习中与各界名流交往。

说起玉真公主结交的文人,李白是绝对不能忘却的。这位笔墨千金的大文豪曾经为玉真公主写诗,做赋。李白当年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被唐玄宗千宠万爱的杨贵妃写诗,也得依照诗仙的脾气,饮足酒给足面子才肯下笔。而身在道观的玉真公主,虽有公主身份,但毕竟与红尘割裂权势必然不如盛宠时的杨玉环,而李白在诗作中极力称赞玉真公主的气韵与华彩,将她比作天上神仙,绝不仅仅是“花想容”这样简单。

李白和玉真公主又是怎么结识的呢?玉真公主出家为女道士,而恰好李白一生以道为名,对道家的钻研十分精深,两人不及及是泛泛之交,而是有很深的理念上的认同感的,这就不难想象,为何李白疏狂却肯为玉真公主大书特书。而玉真公主也为能认识李白这样同样在道家钻研甚为精深,彼此交流也十分投契,都有卓远胸怀和自由抱负的男子而高兴。她一反往常不与权贵结交的习惯。为了使李白的才华能够被更多人赏识,她带着李白的诗作和诸多贵族交流,并将李白的文采见地向她的皇帝哥哥唐玄宗积极传播。原因无他,这个男子实在太过优异,而除了优异,他在思想与心胸中流露出的宏图见地更让她倾慕,这样一个男子就应该如同日月高悬,瞩目的才华应该得到世人的膜拜,而不仅仅是在诗酒唱和中消磨。

很快在玉真公主的活动之下,李白的才华得以在长安城绽放出应有的光华,而不是“斯人独憔悴”的籍籍无名。唐玄宗更是亲诏李白入宫,亲自与李白交谈。按理说,这样好的时机,这样好的人,玉真公主很容易“凡心偶炽”与李白这样洒然如仙的男子有一些情感纠葛,或是干脆,像当时很多托名不嫁的女道士一样,脱离道籍,与男子结婚。可是终其一生,玉真公主或许真的与李白有过“恋人未满”,但也只是止步于未满了。

这样好的年华,这样好的男子,这样诚挚的倾慕,为何玉真公主依旧托庇于道观呢?这就要说到玉真公主的身世了。玉真公主与李隆基都出生于武则天时期,他们的父亲唐睿宗虽然是武则天最小最宠爱的儿子,但政治手腕酷厉的武则天怎么会因为儿子就放松自己的统治呢?面对长大了,参政了,因为李姓而可能威胁到自己武周统治的儿子李旦,她十分防范。武则天身边的侍女因为喜欢李旦而求爱不成,就向武则天诬告李旦的妻子在家诅咒武则天。这样的诬告其实是没有证据的,但是武则天对儿子以及儿子的势力很担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杀鸡儆猴震慑儿子,武则天把李旦的妻子诏入宫中秘密杀害。而这位李旦的妻子就是唐玄宗与玉真公主的母亲。

从小在这样危机四伏,人与人亲情的叛变中成长,而后又经历唐中宗事情的动乱,父亲唐睿宗即位后姑姑太平公主的动乱,玉真公主虽然金尊玉贵但面对这样亲人间的倾轧早已对人世俗世间的家庭组合失去信心,她可以为一个男子付出,为一个男子倾倒,但在婚姻家庭这一面上,却在少年时的晦暗里选择抱定独身主义的观点,纵然李白文采卓著,彼此间惺惺相惜,但终究玉真公主没有踏出她心中的“道观”。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得不到俗世的结合,玉真公主更加在文化与道法领域上徜徉其间,在封建时代,固守了一人一世一人全的故事,终其一生未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隋炀帝为什么三次下江都?只是为了玩乐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隋炀帝,一定有很多人都对他咬牙切齿,认为他一生荒淫无度,只会贪图享受,开凿大运河也只是为了他自己出游更方便,总之就是历史上又一个暴君。但是,当天下大乱的时候,隋炀帝还要三次下江都,真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游玩的目的吗?如果真的了解隋炀帝做事情的目的之后,或许就会改变这种看法了。大业十二年(公元61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为何没有人怀疑真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情况。这时候的诸侯开始纷纷讨伐董卓,不过最终的董卓被吕布杀死了。可是这没有改变东汉的局势。从此之后东汉仍然进入了战乱时期,直到百余年后的晋朝建立,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乱世才结束。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情是众人皆知的,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让人们对三国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小说中,作

  • 秦始皇立嗣为何不立长子?扶苏为什么不愿自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生前并没有明确嗣子是谁,只是在临终前发布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但秦始皇的遗诏却遭到了赵高还有李斯的篡改,他们拥立胡亥登基,扶苏则是被逼死。可以说这一起事件对于秦朝来说是致命的,也是秦朝早衰的原因之一。为什么秦始皇不早点立扶苏为嗣子呢,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赵高擅自更改遗嘱的情况。而且扶苏本有机会自立

  • 邓艾是如何实施偷渡阴平的?邓艾入蜀带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魏国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军事行动。蜀地易守难攻,魏国派出了18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领主力部队10万余人,诸葛绪和邓艾各率领3万多兵马。但钟会因遭遇蜀军阻拦,无法继续前行,此后邓艾提出偷渡阴平的想法,如果能够直穿涪城,蜀军必定回救,这样一来魏军便可继续前进。也正是

  • 唐初名将王君廓有多厉害?王君廓功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王君廓是唐朝初年名将,他早年只是一名四处劫掠的强盗,后来投靠瓦岗军,等唐朝建立后又率军投降唐朝。此后王君廓便开启了人生的高光时刻,王君廓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刘黑闼等,期间多次立下战功,后被封为拜左领军大将军。《隋唐演义》中的王君可,其历史原型就是王君廓。可能有人会觉得王君廓的形象和关羽比较像,这应

  • 乾隆写了几万首诗,为何只有一首出现在小学课本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高产不代表高质量,高质量也未必就一定会高产,这两者并非是有确定的关系的。历史上不乏高产又高质量的诗人,却也有乾隆这样,一生写诗写了四万多首,堪比整个《全唐诗》,但是却只有一首在小学课本里出现,而且其中还有一句是别人续上的,这对于乾隆来说真是有些打脸了。不过术业有专攻,乾隆做好皇帝就可以了,写诗这种事

  • 都说曹操是“赘阉遗丑”,为何还有不少名士吹捧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出身宦官之后,他的养祖父曹腾曾是朝中著名宦官。所以曹操早年入仕后还会被经常瞧不起,各路官员也不愿带曹操一起玩。此后等曹操稍微有了起色,依然有人嫌弃他是“赘阉遗丑”,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宁愿在家装病数年,也不愿为曹操出仕,不过就算如此天下还是有不少名士会吹捧曹操,甚至是

  • 李承乾已被立为太子,为何还要计划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李世民登基称帝没多久,就将李承乾立为太子,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疼爱。李承乾自幼明聪好学,而且态度谦逊,本该有大好前途。但李承乾长大后却产生了叛逆心理,对李世明阳奉阴违,甚至还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此后李承乾和自己的兄弟也逐渐交恶,更是计划暗杀胞弟,还对李世民进行逼宫。事情败露以后,

  • 曹雪芹家里做什么的,为什么会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雪芹这个名字,自然是会和《红楼梦》一起被提起的,曹雪芹写出《红楼梦》流传千古,而故事里面所描绘的世家大族,其实也算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应,也是曹雪芹自己本身的写照。曹雪芹家族曾经也算是名门望族,但是最后却走向了没落,还是被抄家的。抄家可是皇帝抄家,曹家到底是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抄家呢?雍正当上皇帝

  • 赵云为什么三枪都没杀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虽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与刘备的各种考虑和赵云的为人有关,赵云的实力却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竟然对周仓,三枪都没能刺死他,甚至还让周仓负伤逃跑,去找关羽求助,难道说周仓比赵云还要厉害吗?还是说赵云有其他的打算,周仓是个什么样的人,赵云为何要如此呢?依据演义中“一吕二赵